关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2008-04-09 04:12:17来源:互联网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应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新形势。文章针对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现状,结合WTO的市场准入原则和国际经济合作活动规则,提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的改革已经在神州大地上愈演愈烈。对于建筑业来说,在经历过多次改革的洗礼之后,仍然没有构筑成熟的建设市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构建符合市场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价运动的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法律等管理手段,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达到提高投资和经济效益的行为和活动。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有效控制、提高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已加入WTO的现实状况,我们将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国际竞争将变得日益激烈,而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也必须逐步与国际工程造价惯例接轨,作为建筑业中发挥着灵魂作用的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是建设市场最终最根本的改革方向。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必须要建立以市场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搞清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1 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价格管理还是定额管理?

众所周知,多年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是定额,是以一种类似政府定价的形式存在,并直接决定了工程造价计价的形成。因此,不少人认为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定额管理。其实,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定额的作用是焦点,但经过近十年的争论和实践,定额的性质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按定额本身的属性,它是一种信息,是具有参考性的,但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定额依旧是作为定价性文件执行的。在我国,定额具有其“量价合一”的特殊性,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中,价格长期人为地固定化。为了简化计价工作,定额管理部门将定额配以价格,形成了“量价合一”的单位估价表。我国的预算定额规定的统一取费标准,限制了承包商个性条件的竞争。而费用定额是与预算定额配套的计价基础,虽然对费用定额提出了几项“竞争费”成本,但却限定了范围与幅度,没有体现出建筑产品单件性强和承包商个性化的特点。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下,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也要逐步向国际接轨,按国际惯例,定额的原义是消耗的量的标准,并没有将价格固定在定额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还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定额管理。

按国际惯例,在定额管理问题上是采取统一消耗标准方式发布。目前国际上通行并公认的英联邦国家的管理模式、美国的管理模式、日本的管理模式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都是只规定统一的工程量计价规则,根据设计图纸按统一项目划分计算出工程量,然后按市场价来计算工程造价,而不在定额中放价。当然,世界各国的计价、定价模式并不是唯一的,即WTO并不能强制我们接受当今世界上美、英、日三大工程计价模式中任何一种模式,所以理论上看工程造价领域里的国际惯例是一种软约束,并没有强制力。但是,我国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是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直接制定并管理,只注重定额的消耗,却忽视了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统一,造成各地区各部门编制的定额差异较大,通用性差。这阻碍了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工程造价管理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现有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将更为突出。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各种措施逐渐放开价格,各地也都作了大量的改革,但由于定额的编制和调整的相对滞后而赶不上市场变化,这种模式从本质上带有政府定价的影子。所以,我国目前的工程价格机制只能算是半管制价格管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价格管理。

因此,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应该在中国特色的“定额”管理中保留消耗标准部分而将价格部分舍去,避免形成定额单价,使消耗量成为国家标准,使价格成为市场信息,对定额实行管量不管价的原则,实现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化、工程量计算方法标准化、工程造价确定市场化。

2 按目前定额取定的工程造价:是计划价格还是市场价格?

我国工程造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系。目前,在市场价格的压力下,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已经在逐步放开价格,一些地方特别是沿海地区已经开始编制工程综合单价,但是仍然摆脱不了“量价合一”的束缚,因此有人称之为过渡时期的计价依据。这种价格机制虽然没有政府指导性的法定基础,但通过政府的一系列工程造价管理规范性文件使它批上了“政府指导价”的外衣。目前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批准发布的工程定额是按社会平均成本的原则编制的,因此定额规定的成本价与企业成本价二者间有一定的差异。我国的工程造价主要是根据估价表计算来的,这种估价表就是“量价合一”的具体表现,这种计价模式显然带有浓厚的计划价格色彩。其实,真正市场化的价格机制是通过价值规律来起作用的,从而通过这只市场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建设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因为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组织经济活动的灵魂。市场机制能够通过供求的相互作用,把与之相关的必要的信息集中反映到价格之中,所以,市场价格应该包含全部必要的信息,市场主体可以根据价格变动而作出相应的调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价模式是不可能达到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建设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目标,因为其价格并不能反映工程的全部内在信息,这种实行“量价合一、固定收费”的政府指令性计价模式不利于企业间的竞争,不利于施工企业内部潜力的挖掘和积极性的发挥。其实,所有竞争最终是围绕着价格进行的,而作为建筑业竞争结果的工程造价,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导致对社会资源的流向起到扭曲的导向作用,最终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只有在现有定额中排除价格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制订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并在统一项目划分下计算出各项目的消耗标准,然后各企业最终按照竞争策略的要求根据市场价格形成自己的工程价格,这样才能得出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价格,才能使价值规律在工程建设领域中起到价格调节作用。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

下一篇:科学理解和实施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