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书写中国web2.0的历史?

2009-05-12 10:43:37来源:未知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web2.0在中国的发展已经两年多了,它的概念是2004年在一次o'reilly和media live的头脑风暴会上被首先提出的,所谓互联网先驱和O'Reilly公司副总裁的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注意到,互联网在渡过了2000开始的长久低迷之后,不仅没有“崩溃”,而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令人激动的新应用程序和网站正在以令人惊讶的规律性涌现出来。关于web2.0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仁者见仁。在程序员的眼中,web2.0是ajax、web service等新兴的技术;在设计师的眼中,web2.0是用户体验和web标准;在草根的眼中,web2.0是以博客为代表的自我表达空间;在精英的眼中,web2.0是社交平台,是时尚的生活方式。

    在web1.0时代,我们习惯于接受权威媒体推送给我们的内容,默默接受了千篇一律的软件和web服务界面,因为别无选择;个人主页与生俱来的随意性和创建门槛,注定了它只会是少数奇客们的玩物,让我们几乎忽略了自己也有在互联网中发表主张的可能。而在web2.0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建立博客来张扬个性,发表主张,通过网络平台来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RSS使信息标准化,也为内容聚合提供了方便的渠道;tag让我们可以方便地管理自己的知识和内容,进而达到社会化的聚合;podcasting的出现更把互联网变成了每个用户的舞台。如果说web1.0时代的门户网站像百货商场,那么web2.0时代的网站们就像无数充满创意的个性小店,释放并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潜在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web2.0代表着人的因素在互联网中的回归,是所有在用户行为中体现自身价值的网站的集合。

    Google的故事给中国的创业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使互联网变成了淘金者和梦想家的乐园。人们或照搬或臆想出形形色色的商业模式,谈论着口碑传播和颠覆传统,开源软件使小成本创业成为了可能,与是就有了众多小型的创业公司。但当置身其中,却发现降低的只是网站创建的门槛,他们的力量很难形成激发口碑传播的规模效应,他们提供的服务也脱离了绝大多数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实际需求。即使在web2.0时代,也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回避盈利模式。一批批中小网站倒下,又有一批批后来者接踵而至,大浪淘沙,能够让我们记住的是那些真正为用户提供价值,抱着平和心态开发产品和运营服务的网站,如豆瓣、抓虾...。他们的规模虽然依旧比不上那些传统的门户网站,但却凭借他们的创新和活力,在书写着中国web2.0的历史。

    web2.0时代,其实真正的决定因素是在于用户。用户只会选择那些有理由让他们留下来的网站,他们用自己鼠标的点击来进行投票,并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使用感受告诉身边的朋友。web2.0像一场草根的盛宴,给中国互联网带来的最大变化,莫过于使Internet真正变成了每个人的互联网。精英们是web2.0舞台上的表演者,而我们在影响着他们的命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一条记载web2.0在中国发展历史的时间线上,记录下了那些值得沉淀在我们记忆中的网站和事件,是一件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其中的主角,像wiki一样,在时间线上添加事件并参与内容编辑。当有一天我们细细品位时间线上星罗棋布的历史瞬间,会带给我们许多思索的空间,让我们更加清晰的知道脚下的路在何方。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17岁女生建网站成功秘诀

下一篇:国内博客年度10件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