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渐欲迷人眼 Del.icio.us的成功经验

2019-03-06 07:25:54来源: blogbeta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作为目前网络上最大的书签类站点,Del.icio.us的迅速崛起以及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标志着互联网上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的复兴。同flickr一样,Del.icio.us均为标签类站点,标签的作用就是可以让人们对某一条目进行标注,如添加词语以及短语。但就Del.icio.us而言,所进行标注的条目换成了书签。

  Del.icio.us.在网络上展露头脚,大部分得益于其自身的标签累计功能。这种功能在用户数量增加时而随之增加。所形成的大的协作框架协议就称之为“分众分类法”(Folksonomy),这种分类方法对原有的网络导航模式进行了更新。使用时,用户可以对自己收藏的书签进行标签(tag),然后通过含有标签关键词的界面对其进行导航。这样就可以不用使用专门的条目分类技术(taxonomy)。除此之外,如果Del.icio.us.对其所有用户的书签种类进行信息聚合,从而可以在用户规模以及标签内容的基础上给每一个用户提供方便易得的分众分类标签服务。

  当前网页设计的一个主要难题就是如何实现用户语言,而类似于分众分类以及标签服务的出现,用户进行自定义设定,并且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与发展。但是大部分的技术爱好者(包括笔者在内)却忽视了Del.icio.us广受欢迎的原因。我暂且把这种原因称之为“Del.icio.us成功经验”。在去年的11月份的一篇日志中我对这个原因进行过探讨。从那以后,那篇日志就成了Bokardo上引用次数最多的日志,今天这篇日志继续对 Del.icio.us成功模式进行探讨,展示其成功的原因。

  当个人价值超越社会网络价值

  Del.icio.us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将社会网络价值的侧重点转移到个人身上。即如果我们每个人要建立的社会网络的价值,那么社会网络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先寻找到自己的个人价值,之后才有可能整个社会网络价值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以Del.icio.us为例,用户最重要的是在保存书签的过程中寻找到了自身的价值,而其他的使用方法就屈居次位。

  随着Del.icio.us用户数量的增加,人们就会获得更多的自身价值。使用各种标签功能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签。但标签并不是 Del.icio.us三.的唯一主要功能。Del.icio.us网上进行的各种标签操作都是次要的,用户只是通过这种方式寻找的自己的个人价值。

  Del.icio.us上的标签的社会价值也不是主要的。虽然大家对Del.icio.us的社会价值谈论的非常多,但它并不是受用户欢迎的原因所在。

  Google提供的信息聚合功能可以让用户在不同的网页之间进行跳换,和Google的信息聚合类似,Del.icio.us也采用了信息聚合功能,这样可以了解用户对标签内容的价值的评估情况。举例来说,如果1000人对同一个书签保存并进行了标签。可以肯定这些用户都发现了标签中所蕴涵的价值。但是换个角度进行思考,人们进行不同的标签,这样使信息聚合起来,也给用户创造了利它主义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每个人都不对信息有占有权。

  聚合渐欲迷人眼

  对大多数软件开发者而言,信息聚合技术所具有巨大的能力似乎成为了软件获得成功的一种固定模式。而在新开发的软件中,标签功能成了必需的组成部分。近来收到许多软件开发人员的来信,信中软件开发人员竭力宣传他们所开发的新软件的诸多优点。这些软件自身就具有用户进行标签的功能,给人的感觉就是用户钟爱标签功能就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但现实中人们只是处于自己的喜好进行标签。如果标签的本身目的不明确的话,用户是肯定不会使用的。

  信息聚合是软件中的第2大特色功能。如果我们开发软件的初衷只是为了实现更多信息的聚合,而不首先给用户提供有形的价值。那么用户也就不会使用开发的软件了。我个人的观点是信息聚合技术(aggregation technologies)的功能强大这一特点可以被用户添加到自己已经从事的各种网络活动中,而无需任何聚合技术中受益的承诺。

  Del.icio.us.的标签功能与元标签关键词的区别

  Yahoo收购Flickr不久,搜索引擎观察组织(Search Engine Watch)的丹尼苏利文就对标签功能提出了疑问。他将标签与搜索引擎中常用的“元标签关键词”(meta keywords)技术做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元标签关键词在网络上的表现远不尽如人意,在搜索测试中主流的搜索引擎都对其不能识别。丹尼的观点是对的:元标签关键词标签功能已经过时。

  Del.icio.us.成功经验模式使得自身的标签功能与元标签有着区别。在任何情况下,元关键词标签都不能提供个人价值。它只是搜索引擎对结果进行聚合,然后将信息提供给用户,换言之,元标签关键词只是为了吸引用户的注意。而Del.icio.us.标签就不同了。在每次某个用户索取书签时,它就会提供给其他人书签用户出个人价值。

  不过丹尼的怀疑并不是无中生有。因为一些的标签功能的最初目的并不是提供个人价值。像Amazon和Technorati这样的站点都有自己固定的标签形式。在Amazon的网站上,但用户得到的是何种类型的个人价值不得而知。Amazon的站点上给顾客提供了各种便于记忆的物品清单。而在 Technorati网站上,标签纯粹是用来进行信息聚合,用户不会从中得到任何益处。戴维 西弗雷(Dave Sifry)指出“博客使用Technorati的标签功能只是通过其他人的搜索得到结果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此观点虽然有些片面。就如同元关键词所能提供的社会和个人价值一样。更深层次来讲。Del.icio.us的成功经验可以让我们对戴维的统计数字做一详细分析。例如:47%的博客帖子都与其标签和分类有关。如果Del.icio.us的成功经验的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这就说明将近47%的博客日志都是用户在自己的日志中加入了个人价值。而不仅仅用标签来吸引别人的注意来增加点击量。那好,我倒想问一下戴维。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将这两组数字区别开来?

  协同工作提供社会价值服务

  关于标签服务的创新和讨论只是昙花一现,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的是如何在在企业内部使用标签功能。对于为何标签比分类更易于使用 辛哈(Rashmi Sinha)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本月在爱丁堡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万维网会议(WWW2006)上甚至成立了网络标签合作工作室(collarborative web tagging workshop),就目前形势看来,标签流行已成为大趋势。现在人们都想进一步了解标签的工作原理和成因。而这方面最好的例子非Del.icio.us莫属。

  菲利普 科勒(他将在万维网会仪上发表关于标签功能的演讲)在一篇日志中讨论了如何利用标签功能来拓展关键词的方法,其中他就对“标签革命是否停滞不前了?”表示了自己的怀疑。现在,随着标签用户数量的飙升,这样的问题已经么有什么新意。

  对于上面那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标签革命并没有停滞不前。不要对新生事物有排斥心理,并且不想让标签活动变成你的网络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相反,必须保证标签的个人价值超越其社会网络价值。做到了上面一点,就不愁没有大量信息进行聚合了。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卫夕 | 机器知道你会点广告:写给普通人的CTR预估科普

下一篇:Web 2.0 创建的16条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