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益积累也是财富 专访鞭牛士董江勇

2009-05-12 11:49:27来源:未知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核心提示:一个承载了网络三百万编辑梦想的公益站点,一个聚集了无数门户编辑的人脉平台。一个热衷于公益的IT前辈,本期访谈带您走近这样的站,这样的人。专访鞭牛士董江勇。

  江勇是个及其低调的人,用圈内一朋友的话来概况,在北京这样IT氛围相当浓的城市,想不低调也不行。在采访江勇前,小编对于江勇的印象只有两点:一、搜狐IT前主编,呼风唤雨并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的牛人。二、热情好客,处事相当随和的老好人。

  在一个并不算寒冷的下午,小编在鞭牛士公司的新家约见了百忙中的江勇。之所以不算寒冷,是因为北京上空的太阳明晃晃的照着,但好似那么直的阳光照射下的北京并没有丝毫暖意,只让小编感慨,冬天快来了。今年是暖冬,明年是寒冬。互联网也大抵如此吧。

  在小编的固有思维里,江勇应该是坐在独立办公室里拿着电话边打边指挥属下干点什么或者最少应该是有个属下被训斥着,但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让小编大跌眼镜,当小编问及江勇何在时,趴在员工桌上忙碌着的一群人中突然冒出了个斯文的青年人,搞的小编那想迈向办公室的脚缩了回来,那感觉叫:措手不及,或者,叫措脚不及也可以。

  简单的寒暄过后,江勇将小编让进会议室,都是搞IT或被IT搞的,很自然的进入了访谈状态,小编在完成这篇访谈时,一直在想,到底是使用对话形式还是叙事形式去完成这篇访谈,压力大就大在江勇是做过主编,出过著作。是个标准的练家子。实在是害怕班门弄斧。当然,进入状态了,那也得硬着头皮继续下去。

  鞭牛士的起源 IT编辑的小分舵聚合

  混业界的,几乎没有几个人不知道鞭牛士,其实这个道理就好像几乎没有站长不知道CHINAZ.COM类似。鞭牛士(bianews.com),一个以论坛起家,致力于为300万编辑群体服务的网络编辑之家。bianews的一个响亮口号:欲知网编事,必上鞭牛士。从中看出了站点的豪气程度。

  江勇在谈及鞭牛士的起源时,只用了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带过,还早在搜狐IT工作的时代,当时还只是搜狐IT的编辑陈中与苏昌茂以及曾雄杰一起做了这样的一个圈子,意在将平时经常联系的编辑们串联起来,有个可以讨论和学习的地方。这就是鞭牛士的起源。一推出来,即得到了圈中人好评,迅速膨胀了的会员注册量以及人脉圈子的不断复制,让新建伊始的鞭牛士流量直冲云霄。

  当问及如何成功时,江勇含蓄的说:“严格意义上来讲,鞭牛士并没有成功,我们只是刚上路。”这让小编想起了周润发的一段广告:“成功?我才刚上路那。”自然,鞭牛士也有这样的豪情壮志。“鞭牛士的人脉网络和业界消息往往都是最新的,因为混在鞭牛士的一般都是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尤其门户编辑居多,消息即时、传播范围广让第一次来的用户不得不选择鞭牛士常驻。”一个被访问的老会员讲到。超过一万名的在职编辑、最高千人的在线人数,让鞭牛士迅速攒升到同类站点第一阵营中去,甚至一度领先同类站点。活跃的会员气氛,让整个社区热情澎湃。

  热衷公益 誓要打造网络编辑的另一片天

  迅速攒集的人气让陈中等创始人目不暇接,本身就有众多事务的几个人,已无暇顾及鞭牛士太多的繁琐管理工作,为了鞭牛士的发展,陈中等找到当时还是他们顶头上司的江勇,热衷公益并想做出一番事业的江勇毅然接下了这个摊子。现在谈及当时的情景时,江勇还感叹到做了个少有的正确决定。

  “互联网十年,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编辑规范,被视为编辑界元老的陈彤也只是半路出家,网络编辑培训认证也只是近一两年被提上议程上来,而健全网络编辑基础、道德判断、价值判断等一系列工作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有效和整体的流程。”江勇在面对小编提出为何热衷于做免费的网络编辑培训时回答到。据悉,鞭牛士已开展的27期培训中,1300名左右的在京编辑受到了熏陶。而江勇表示,这还远远不够,还会继续加大力度去做这样的事。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闷声挣钱:个人站长经营几十万个网站

下一篇:专访波兰华人站长:让中国的产品通过我走进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