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阳香包插上飞翔的翅膀

2009-05-12 11:03:27来源:未知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在今年的庆阳端午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庆阳香包、刺绣、剪纸等民俗文化产品新妆亮相,紧紧地吸引住了市外宾客和市内各行业人士共计2万多人的眼球。此次文博会紧紧围绕地方名优绿色产品展销“形象展示、产品销售、产品订货”三大主题,为庆阳人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在啧啧的惊叹中,人们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他穿一件印有“庆阳香包刺绣网”字样的白半袖线衣,黑黄中透明亮光泽的皮肤,中等个儿,他就是庆阳香包刺绣网网站的创始人王先明。其实他应该拥有香包刺绣一样的关注和惊叹,因为他是为香包插上翅膀翱翔世界高空的人。

  踏实勤快的人

  王先明是宁县焦村人,中学没读完书就辍学回家了,是因为家里穷,每学期的学费是家里很难拿出的一笔钱。辍学在家的日子里,王先明听到母亲的唠叨和父亲的叹息,眼看着父亲在那仅有的几亩旱地里广种薄收,一天天显苍老,无奈之下,他一狠心一咬牙背上母亲亲手烙的几个锅盔走进县城里,在一家个体书画装裱铺面里当起了学徒,一回生二回熟,学艺很上手,短短的一个月里就学会了书画装裱的所有活计。于是他苦口婆心从父亲手里讨过一点家里的积蓄自己开了一个店。前来装裱书画的顾客越来越多,生意前景一路看好。无论是饭前饭后还是午休晚睡,只要是客户找上门的业务,他立即就忙活起来,直到客户满意地离去。有时候接“大单子”就连夜赶,“那段时间‘开夜车’是常有的事儿!”王先明的踏实勤快招来了好多的客人,多数都是回头客。

  不甘平静的人

  在经营书画装裱店期间,认识了好多当地书画界的权威人物,也认识了县文化局的好多工作人员,他们都非常要好,王先明跟他们也成了很要好的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有一日听一文化局的老师说近日市上要举办香包节,看他一脸好奇便耐心为他讲述了有关香包的文化历史和香包市场的空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先明机灵一动:何不从农妇家里收些香包拿到市上卖呢?这样也可以将庆阳的香包民俗文化发扬光大!思路代表出路,那年的香包节节会上,他便背了一包收回的香包拿到市上摆摊卖,得到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携梦漂泊的人

  那年的香包节虽已过去,王先明还沉浸在收获的甜蜜之中,他又大胆在乡下农村收回了一大批小香包拿市上去卖,不料晴转多云,地摊前人迹寥寥,也无人上前问津,眼看着手里的一大堆货卖不出去,王先明急上眉梢,无奈之下他扛起了包袱踏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在上海摆起了地摊。起初是在上海的外滩摆,刚摆布好还没等到一个客户就被上海的城管工作人员全部没收了,面对那投入了四百多元的货被别人“连窝子端”了,他的眼睛红了,刚强的西北汉子流下了泪水。他为了要回那批货在城管人员面前苦口婆心依无济于事。最终,他的行动感动了在旁边的上海籍邻居,邻居帮他要回了被没收的货。

  勤学善思的人

  回想自己艰辛多劫的漂泊路,王先明镇静和沉稳了许多。为什么不让摆地摊?上海的东西都怎么卖呀?……一大堆的问题让他苦思冥想了好多天仍不得其解。

  有一天,王先明早早地将沉沉的大包袱艰难地扛到上海的大街上,一个路人在摊前驻足,传神地看着惟妙惟肖的香包,他激动地上前问话。

  “你为什么不建网站到网上卖呢?”路人问。

  “我不会电脑。”他认真地回答道。

  “不会可以学呀!学电脑不要想太难,很好学的,年轻人学起来更容易!”路人诚恳地建议。

  ……

  对呀!我为什么不可以学呀!王先明惊喜地自语道。2005年他在上海边打工就边学电脑,于第二年6月6日,他东拼西凑了5000多元钱开通了全国第一家香包刺绣网站。在那段时间里他整天如痴如醉,白天打工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晚上爬在电脑前看着自己的香包网站一夜不合眼。庆阳香包刺绣网诞生以后,点击率和知名度日益飙升,在2006年国庆节期间,庆阳香包刺绣网成功策划了“2006金秋庆阳香包上海行”活动,该活动被人民网甘肃视窗、新华网宁县分站、兰州电视网等权威传媒进行了专题报道,被中国抽纱花边网转载。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曼波(Mambo)CMS开发团队访谈录

下一篇:萤火虫借道资本,征战网络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