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技术白皮书

2008-04-09 04:08:42来源:互联网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前言

一、设计的关键所在

1.1 设计的三层结构

1.2 新的挑战

、什么是建模?

三、用Rational ROSE实现建模

3.1 何时需要建模?

3.2 Rational ROSE的解决方案

3.3 一体化建模语言

3.4 Raional ROSE对大型复杂项目的支持

四、Rational Rose系列产品

五、一体化建模语言(UML)

UML详述

前言

提起建模,每一位软件开发人员都不会陌生,但我们还是要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建模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和抽象事物之间联系的具体描述。在过去的软件开发中,程序员利用手工建模,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无法对整个复杂系统全面准确的描述,以至于直接影响应用系统的开发质量和速度。而今,我们不再为建模苦恼。

Rational公司曾以Ada语言享誉世界,今天又以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博得了业界一片好评。正如美国《应用程序开发战略》Yourdou教授所评价的:“Rational Rose将对面向对象应用程序开发技术产生巨大影响;使大型开发项目的分析,建模、设计规范化了,……Rational公司已成为OO CASE(面向对象)界的Microsoft。”

Rational ROSE包括了一体化建模语言(UML),OOSE及OMT。其中一体化建模语言(UML)由Rational公司三位世界级面向对象技术专家Grady Booch,Ivar Jacobson和Jim Rumbaugh通过对早期面向对象研究和设计方法的进一步扩展而得来的,为可视化建模软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今天,Rational Rose作为Rational公司的又一个旗舰产品,由太平洋技术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和美国Rational Software公司连手引入中国,通过共同建立的Rational(中国)有限公司向中国广大用户推荐,我们希望它能为提高中国计算机应用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可视化:设计的关键所在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新的奇迹,但是,随着现代软件工程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项目失败的可能性也相应的增加了。信息系统的专家们发现当他们面对越来越多的源代码的时候,脑海中系统模型及其内部的联系也越发混沌和模糊了。面对现代社会庞大而繁杂的信息事务,专家们渴望使信息变得简单易懂。

无论何种复杂程度的工程项目,设计都是从建模开始的,设计者通过创建模型和设计蓝图来描述系统的结构。比如说,电子工程设计人员使用惯用标记和示意图进行复杂的系统的最初设计,会计总是在表格上规划公司的财务蓝图,而行政管理人员则常使用组织流图这种可视化的方式来描述所管理的部门。

正是因为感到无法对整个复杂的系统全面地把握,所以我们需要建模。人对复杂性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对程序员来说,仅仅几行源代码是不能对整个开发项目提供一个全面认识的,而模型则可以使设计者从全局上把握系统及其内部的联系,而不至于陷入每个模块的细节之中。

建模的意义重大,“分而治之”,这是一个古老而有效的概念。可以想象,当我们把特别复杂而困难的问题细化分解之后,一次只是设法解决其中一个的时候,事情就容易解决多了。模型的作用就是使复杂的信息关联简单易懂,它使我们容易洞察复杂堆砌而成的原始数据背后的规律,并能有效地使我们将系统需求映射到软件结构上去。

1.1设计的三层结构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广泛使用预示了系统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与之相应的三层结构方案(three-tiered)越来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两层结构不是“胖客户机”就是“胖服务器”,胖客户机结构将事务处理原则在用户端处理,胖服务器则将之与集成在数据库中,大量的数据流动为维护和编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其中包含的事务处理原则不能与其它应用共享。

三层结构方案是指由用户接口层、事务处理原则层和数据层的应用模型。与传统的两层结构相比,它有着更多的优点:

  • 对应用结构任意一层做出修改时,只对其它层产生极小的影响。
  • 固有的可塑性,三层既可共存于单机之中,也可根据需要相互分开。
  • 公用代码数据库使事务处理规则在系统中共享。
1.2 新的挑战

新的解决方案也相应带来了新的挑战:

  • 开发者必须采用新的思维方式划分和实现应用系统。
  • 可重用的对象必须能被辨识和精炼。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用于核心模式驱动程序的网络体系结构(2)

下一篇:周伯生教授CMM认证工作会上作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