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不确定性是常态 互联网+价值被低估太多

2015-06-16 01:56:52来源:[标签:来源]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201506 500 320

  柳传志:不确定性是常态 互联网+被大大低估了

  【TechWeb报道】6月12日—13日, “2015正和岛岛邻大会”在北京举办,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出席并发表演讲。

  柳传志表示将来对于各种企业,不确定性是常态,而且不确定性会越来越大。谈及风头正劲的互联网+,柳传志认为互联网+的作用被大大地低估。拿眼前的互联网来说,我们所有的传统企业做的事情,没有一家企业将来不会和互联网连到一起,这就好象电灯刚刚发明的时候,有的地方没有电线、发电站,用的是油灯,但是你早晚会用电灯,因为把客户和厂商连到一起去考虑,这是一个必然的模式。

  今天的互联网、互联网+,无非是解决了办公效率的问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没有把人工智能在内的身边物体,通过智能联系到一起,那样的话这个世界将会怎么样,真的很难想象。

  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柳传志声称自己考虑的是:第一,要坚决让企业活下去;第二,把规模做大、利润做好。因为要活下去,所以要创新、拼命地变革,不然就活不下去。

  柳传志同时透露了缘何设立联想控股,他说,在1998年前后,对未来怎么能够长期活下去,对所谓现在说的不确定性产生了很大的想法。主要原因是在高科技领域里被创新颠覆的可能性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最安全的方法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于是,在2000年的时候准备开启新的业务,就把一间公司拆成两间,先做了君联资本,到了2003年,又办了弘毅投资,后来又办了联想之星,把这条链投全了。最后就是形成了联想今天的模式,变成一种叫做双轮驱动,一边是投资、一边是实业。

  柳传志认为现在对联想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为联想用的是投资+的方法,可以在现有的老企业中产生互联网。他还表示王健林说的方法要学,马云说的方法也要去学。

  以下为柳传志现场演讲全文,经钛媒体编辑:

  有志者事竟成,坚定的目标、不屈不挠的毅力,好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就能让我们把事情做成。

  我在讲今天的主题之前,我想说我在听什么,有时候跟不同类别的朋友在一起沟通,其中包括有政府官员、国企领导、MBA商学院的学生,还有媒体等等,但是当然沟通得最好的,互相最能充分理解的是民营企业家。就是像今天这样,全是民营企业家,我相信我们是最能沟通的。

  又一次我看正和岛的杂志《决策参考》时,还有在听其他民营企业家演讲时,会发现一个问题,不同的成功人士讲出来的答案、做法是完全不相同的。这就确实存在着我们听什么、怎么听的问题。

  其实我们在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两样东西,可能在中国一般的大学格外强调的是具体知识,因为他要考试。其实与它相伴的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我学的是“雷达”,现在那些知识真的全忘了,我是在军校,那些学习方法,一往无前的精神等等,却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子里。

  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有自己的具体情况。每个人站在每个行业的边界条件跟其他的行业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去听去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我们各自面对的不确定性,才能创新,才能写出我们自己的菜谱。

  在听什么的时候我觉得有两件事儿挺重要的:

  第一,记住联系自己。第二,客观地看待自己。往往有的时候我和朋友、同事谈到外面看到的东西时,大家会不以为然,有的时候会高估自己,所以如何密切地联系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去听、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学习,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今天我主要想谈的是,我们如何面对不确定性,今天我想在座的各位没有一个人心里是踏实的,因为我们确实面对着宽度越来越大、深度越来越深的不确定性。刚才吴大使讲到了国际形势,国内外的政商形势都是我们要研究的不确定性的内容。我们年年都说不确定性,有没有确定的时候,我说有过,我经历过的事情可能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以前、文化革命以前,那真的一切都是确定,人就是三关:

  第一关:考上大学、分配专业是一关;第二关:分配到哪个单位工作;第三关:结婚娶媳妇。

  改革开放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但是确实面临非常多的不确定性。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有极大挑战,科技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会对你、你的企业甚至整个行业进行颠覆。所以怎么面对不确定性,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自己的情况跟各位有点儿不一样,我自己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要坚决让企业活下去。第二,把规模做大、利润做好。

  为什么一定要先强调活下去,活下去未必是所有企业的要求,比如一个创业企业,你不一定把活下去作为首先第一条,因为活下去,所以我要创新、拼命地变革,不然我活不下去。

  有的企业想我就是活不下去,反正死了我再重来,但是我坚决要创新,不然我就不可能活下去,角度可能还是会有不同。

  对中华民族、对国家来讲,希望创新的企业不停地往上创新,死了还要接着再上一波,整个国家就有了一种向上积极的动力,我想这是一种角度。但是我站在自己的角度,我想还是首先要为我的员工、股东负责,我还是得先活下去。

  因此战略的制订可能会不一样,先能够保持长期,然后再保持可持续发展,我下边讲我是怎么根据这个制订我们的战略。

  不久后,联想控股将会在香港H股上市,具体日子还不能说。

  我们用什么方法去面对不确定性,在2000年的时候我在想考虑把当时的联想集团分拆成为两个:第一个,联想集团。第二个,神州数码。

  然后在他们上面设立一个母公司叫联想控股,我为什么要设这个呢?实际上就是在1998年前后,我对未来怎么能够长期活下去,对所谓现在说的不确定性产生了很大的想法。主要原因是在高科技领域里被创新颠覆的可能性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最安全的方法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而当时都在强调的是专一、专一再专一,像王石先生也讲做减法等等。但是我自己觉得,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1998年的时候,我有机会去GE学习,知道了GE是做多元化的公司。他们的多元化为什么能够成功?我详细做了研究,但是他们的成功我们模仿不了。他们的老板是非常强大的。从金融到飞机发动机、医疗等等领域,他们对每个行业都有相当深的了解,而且管得比较深,我是远远不行的。

  但我觉得我一个人不行,其他人懂就可以。比如说杨元庆专做电脑,他就是电脑的专家,我还有其他领域有专人去做,找出最好的人做,给他们以最好的激励方式和好的业务模式、好的产权机制,他们是能做到的。

  于是从那儿得到了启发以后,我就在2000年的时候准备开启新的业务,就把一间公司拆成两间,朱立南跟着我做了投资领域。先做了君联资本,到了2003年,又办了弘毅投资,后来又办了联想之星,我们把这条链投全了。

  这个链投全了以后,在2006年前后,我已经决心联想控股要从投资转向投资+实业了,于是我们就选择到底哪个是我们新要进的领域,这个跟我们愿景有关的是,在多个行业里面拥有领先企业,我们到底在哪个行业里面去做,在这个行业里面是打遭遇战发现的,还是分析研究以后发现的等等,这里面有很多要研究的事情。

  总之我们先做投资,然后进入到这个领域,然后用投资的资金促成企业的形成,企业上市以后,我们再扩大投资的范围。

  在做这个之前,我还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公司的产权机制搞清楚,因为联想集团的时候,员工是有股份的,我们能够成为这个企业的主人,但是当联想控股这儿的时候,控股的骨干层又是没有股份的,65%的股份是科学院、35%的股份是原来老的联想集团的员工所有,于是我们还是想办法让控股的管理层能够有股份,能够成为公司的主人,这些具体做法我就不说了。

  最后就是形成了今天的这个模式,变成一种叫做双轮驱动,一边是投资、一边是实业,双轮驱动之中,会有很好的契合方式,等等我也不能多讲,不能多讲的原因是因为我马上就要上市了,现在属于静默期。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微博要做明星经纪,试图取代公关公司?

下一篇:Uber:我们如何骑上500亿美元的“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