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需要更具实用性
2018-06-11 来源:
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调查发现,智能手表的弃用率高达29%,且健身追踪器的弃用率高达30%,主要原因包括:人们认为这些设备不太实用、对其感到厌烦或者设备自身出现故障。
设备遭到弃用是业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相对于使用率,弃用率已经相当高了。为了实现具有足够吸引力的价值主张,可穿戴设备的用途必须明显有别于智能手机的常见用途。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则需要借助激励措施与游戏化机制与用户积极互动。
为了深入了解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的态度,尤其是有关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和虚拟现实(VR)眼镜的购买行为,Gartner在2016年6月至8月开展了“关于2016年个人技术的研究项目”(2016 Gartner Personal Technologies Study),对来自澳大利亚、美国与英国的9,592位在线受访者进行了调查。
该调查结果显示,智能手表的使用率尚处于早期采用者阶段(10%),健身追踪器已步入早期主流阶段(19%),而使用虚拟现实眼镜/头戴式显示器(不包括纸板类型)的消费者仅占8%。
该调查还发现,人们购买智能手表与健身追踪器一般是为了自用,只有34%的健身追踪器与26%的智能手表用于送礼。
一般消费者正取代早期技术采用者成为推动智能手表与健身追踪器市场的主力。但人们认为健身追踪器与智能手表缺乏令人心动的价值,这将是这些设备提供商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
鉴于可察觉到的实用性,受访者表示可穿戴设备的价格过高。因此,Gartner认为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可穿戴设备提供商将会在扩大高端市场份额时难以与知名品牌抗衡,但它们却可为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提供替代产品。
调查结果还显示出,智能手表与健身追踪器的设计对于消费者而言并不具有吸引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Gartner建议可穿戴设备提供商与设计、品牌推广、营销和销售腕表及时尚饰品的公司进行合作,这是因为这些公司在打造风格趋势、营销生活方式设备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并且建立了零售渠道。
智能手表尚处于早期技术采用者阶段
此次调查显示,在智能手表使用率方面,美国以12%处于领先地位,英国与澳大利亚的使用率分别为9%与7%。相对于Gartner 2015年消费者调查结果,智能手表使用率有所上升。在2015年调查中,使用智能手表的美国和英国受访者分别占8%和5%。
智能手表的用户年龄层主要分布在44岁以下的族群。超过一半的智能手表用户(58%)每天都在使用;非每天使用的用户(33%)至少每周都会使用几次。智能手表相较手机更能即时且方便的通知使用者相关的讯息;未来它们将搭载更多不需依赖手机而独立完成的功能以展现其存在的价值。
健身追踪器已步入早期主流阶段
此次调查还显示,在健身追踪器使用率方面,美国以23%处于领先地位,英国与澳大利亚的使用率分别为15%与19%。相对于Gartner 2015年消费者调查,其使用率有所上升。在2015年调查中,使用健身追踪器的美国受访者为17%,英国为10%。大部分健身追踪器的用户每天都在使用;而26%非每天使用的用户至少每周会使用几次。
一些健身追踪器与时尚品牌合作,希望以具有设计感的高价位产品来吸引新的高端受众,但他们面对销售上的障碍,因为29%的受访者指出健身追踪器毫无吸引力,他们表示不愿佩戴,而且认为这些设备的设计既不时尚也不抢眼。
4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通常认为智能手机完全能够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45岁及以上人群表示健身追踪器的性价比太低,因此不打算购买。
从现在直至2017年中,健身追踪器的主要购买者是升级替换旧产品的既有用户,而非初次购买的新用户。因此,提供商必须设法开发潜在市场,针对年龄更大的用户群、尤其是向中老年女性用户群推销价格更低的健身追踪器。
Gartner客户可阅读报告全文:《用户调研分析:可穿戴设备需要更具实用性》(User Survey Analysis: Wearables Need to Be More Useful),了解更多信息。
关于Gartner
Gartner, Inc.(纽约证券交易所:IT)是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每天都为其客户提供做出正确决策所需的技术见解。Gartner拥有来自10, 000个优秀机构的客户,包括公司和政府机构的首席信息官和高级IT领导者、高科技电信公司和专业服务公司的商界领袖以及技术投资者,并已成为其重要的合作伙伴。通过Gartner研究、Gartner Executive Program、Gartner咨询和Gartner活动,Gartner与每位客户一起在其各自领域里研究、分析和理解IT业务。Gartner成立于1979年,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斯坦福,拥有8300名员工,包括分布于90个国家的1800名研究分析师和顾问。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http://www.gartner.com。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数人云分享最新开源实践
下一篇:第六届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