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云数据超融合战略篇:超融合与云结合是一个新商机
2018-06-11 来源:
如果说2013年Nutanix将超融合这一概念带入中国,使得超融合逐渐成了中国IT市场上的“网红”产品,那么5年之后的今天,超融合已经确定成为云基础架构的主流,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之所以称2018年之前的超融合带有“网红”气质,是因为那时的中国超融合市场多少还有炒作之嫌和浮躁之气。今天,虽然超融合供应商有近百家之多,难免鱼龙混杂,但是超融合市场明显步入成熟,主要体现在:用户的认知逐步清晰,超融合架构是企业云化的必由之路;超融合架构的实现方式虽五花八门,但是计算、存储与网络的无缝集成是核心脉络;超融合不仅能够应用于一些新兴的或边缘的应用,而且正慢慢走进企业的核心业务应用,挑起了大梁,政府、金融、电信、制造、医疗、教育等众多行业,以及大中型企业都已经或正在尝试部署超融合。
2018年是超融合发展的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超融合处于概念辨析、小规模商用阶段,超融合是只能用来替代传统SAN存储,还是可以在云基础架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能量,人们在多层面、多渠道地进行尝试。从现在开始,随着云计算进入2.0时代,超融合也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表现在:除了传统的IT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创业企业以外,越来越多有云服务背景和经验的厂商涌入超融合市场,比如华云数据、青云等;超融合正向云靠拢,不仅在IaaS层面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整合,而且逐步与云管平台甚至PaaS等融合,成为云基础架构的核心支撑;超融合不仅仅可以用于私有云,在公有云、混合云、托管云中同样游刃有余。
最新的IDC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超融合市场的收入规模达到3.79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3%。Gartner在2017年发布的报告中也预测,2014-2021年,超融合在全球范围内将达到48%的复合增长率,在中国这一增长率会更高。毫无疑问,超融合正走在发展的快车道上。不过,超融合仍然是一个“蓝海”市场,后来者握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差异化是关键
对于一直强调“全云”能力的华云数据来说,选择超融合既是用户需求牵引,也是合作伙伴生态助推,更是实现其长远战略的必然。正是因为长期的云服务实践经验让华云数据切实感受到了用户对超融合的迫切需求,而其自身的技术积累与合作伙伴的助力也让华云数据有能力打造出基于超融合的云平台和产品。
今年4月16日,华云数据与云达科技就超融合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技术服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但这并不是华云数据与超融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早在华云数据与VMware开展深入合作时,就已经播下了超融合的种子。
这样的背景也造就了华云数据超融合战略及产品的差异化。华云数据推出的是“双技术栈”的企业级超融合产品线:一是华云数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级超融合产品H2CI;另一个是华云数据基于战略合作伙伴VMware的企业级产品vSAN打造的超融合产品线,以及企业用户混合云场景下的企业级VCF超融合解决方案。
vSAN和VCF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所以在此就多说两句H2CI超融合产品线。它在服务器硬件上选择了当前性能最优的Intel Purley平台,并在此基础之上融合了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以及华云数据独具特色的云管理平台,从而形成了开箱即云的IT基础设施平台,不仅性能优异,还可以实现秒级虚拟机管理,在小时级时间内便可帮助企业搭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
历史上的诸多实践证明,在很多情况下,后来居上者通常能够很好地借鉴前者的经验,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定位。华云数据在超融合产品的设计上,将开放性与定制化完美结合,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既提供自主研发的开箱即用的云平台,又可以针对企业级私有云、混合云的需求,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成熟的联合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实现了自主可控,而且可以满足当前及未来的用户需求,一举多得。
华云数据超融合的诞生其实是受益于其生态战略的发展。在VMware这样的技术合作伙伴的支持,以及在国内重量级渠道合作伙伴的配合下,华云数据从横(技术广度)、纵(垂直行业应用)两个维度实现了超融合产品的扩展。
今天的超融合完全借上了云计算之力,并且成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落地的有效路径。华云数据正是瞅准了这一商机。
超融合与云结合要掌握“度”
从目前情况看,超融合的发展有两个基本落脚点:一是云基础架构,二是企业级。超融合是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利用云计算技术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核心支撑。Nutanix最初是用其超融合产品取代传统SAN存储,现在则致力于打造基于超融合的企业云平台。华云数据则是从云服务起步,如今又下探到基础架构层,用超融合实现基础架构的优化和现代化改造。无论是Nutanix的由下至上,逐层扩展,还是华云数据由上至下,层层夯实,在云计算2.0时代,超融合殊途同归。
以前,占据市场主流的超融合厂商都是来自国外的IT硬件厂商,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厂商,以及像华云数据这样的云服务商,还有OpenStack云解决方案提供商快速进入超融合市场,形成了百花齐放、群雄逐鹿的格局。华云数据集团战略发展副总裁吴小华表示,作为中国本土企业,以及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不同云环境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华云数据来说,它更懂得中国企业用户在运维工作中的痛点,从而开发出适宜的解决方案,利用超融合简化IT基础架构的部署和运营。吴小华举例说,大屏展示虽然是产品的非核心功能,但是很多中国的数据中心用户非常看重这一功能。华云数据可以从诸如此类的细节出发,为中国企业用户定制解决方案。
超融合与云的结合正得到越来越多用户和厂商的认可。但是超融合与云结合的这个“度”需要讨论和拿捏。如果将所有云功能无一例外都添加到超融合架构之上,会不会造成企业无法承受之重?吴小华的观点是,如果将大量企业用户不会用到的云功能加到超融合之上,可能会造成资源开销过大。用户开机后,50%甚至更多的资源都用于云的开销,而只有少量资源用于企业应用,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华云数据十分坚定地走超融合与云结合的发展道路,将精心裁剪和优化的云管理平台加到超融合架构之上。但不同的是,华云数据在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能有效实现基础架构的优化,同时又不会占用太多资源。
虽然将超融合用于公有云平台已在计划当中,但是当前,华云数据超融合产品落地的重点还是私有云。吴小华称华云数据的超融合为HCI Plus,这个“Plus”表明超融合是企业用户向云演进的一条捷径。
超融合市场仍存在变数
中国超融合市场虽然处于快速增长期,但还没到所谓的“爆发点”。IDC的报告显示,当前华为、新华三和深信服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中国超融合市场的前三,但从多厂商竞逐的格局看,特别是在超融合与云日趋紧密结合的趋势下,未来超融合市场的发展仍可能存在较大变数。
凭借独特的“双技术栈”和完善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再加上生态伙伴的支持,华云数据希望在今年在超融合市场有所斩获!吴小华相信,中国的超融合市场足够大,超融合架构基本可以满足80%的客户需求,而华云数据只要深耕细作自己具有优势的企业级垂直行业应用市场,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市场。
来源:中国云报 涛哥
标签: idc idc报告 安全 服务器 服务器硬件 服务商 公有云 计划 金融 企业 网络 行业 选择 用户 云服务 云计算 云计算技术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