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基石的软与硬:VMware“头号工程”揭秘

2018-06-11    来源: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就像盖房子要打地基一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能是空中楼阁,拥有一个强大、可靠、安全的基石是前提。VMware称之为“数据基石”。作为一家数字化基础架构提供商,VMware的职责和愿景就是帮助客户打造更加坚实、敏捷的数据基石。

 

数字化业务需要数据基石

 

以前,这块数据基石真的很“硬”,因为它是以硬件为核心,是相对封闭、固定的,缺乏敏捷性和灵活度。现在,企业仍然需要这块数据基石保持它的“硬度”,不过这个硬不再单纯指硬件,而是说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保障,它必须稳定、可靠、安全。而另一个新的趋势是,数据基石正由硬变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基础架构应该是由软件定义的,企业应该适应混合云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更快地响应业务需求,推动创新。

 

正因为数据基石“由硬变软”,以前可能至少需要3-5年才能完成的新建设项目,现在可以在一年之中完成。企业需要软件定义的能力、云的能力,这些新的技术和能力将改变IT预算的制定模式,加速IT建设方式的转变。“我其实并不太喜欢‘弯道超车’这个词,因为它可能意味着有更多风险。”VMwar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尊华话锋一转,“但是面对数字化的挑战,我们又不得不主动寻求并抓住弯道超车的机会。”

 

毫无疑问,数字化转型就是这个难得的弯道超车的机会。不管你能否接受或适应,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已经是事实。一周前,笔者去了一次美国,手持新一代护照,进出海关完全是自助式的,免去了排队等候的麻烦。从5月开始,北京市的所有地铁线路都可以刷手机二维码进出站,而且还有价格上的优惠,看来以前必备的交通一卡通也要被束之高阁了。现在,“未来已来”已经成了一个时髦用语。一部手机走天下,这就是当前数字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每个人都离不开的数字化生活,每个企业都迫切需要进行的数字化转型,其前提是需要一块基石,它包含很多组成部分,数据中心、云、数字办公空间等,而除了众所周知的技术因素以外,还涉及和影响到企业的业务、流程等所有元素。以前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现在也一个个变成现实。新的基础设施脱离了企业和传统数据中心的束缚,一辆汽车就是一个移动的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而因为云的存在,数据中心也可以随身携带。对于这些颠覆性的变化,无论是基础架构提供商还是用户,都要积极改变、从容应对。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复杂程度也不是我们三言两语就可以完全解释清楚,但有两点是十分肯定的:第一,时刻绷紧“创新”这根弦,创新的需求、创新的战略、创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才能实现业务的创新与发展;第二,“落地、落地、落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无论何时也不能只做“语言上的巨人”,所有好的想法、技术必须与应用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带来变化。

 

郭尊华还特别强调了一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该学会借助外部的力量。就在一个多月前,VMware公布了Cloud Harbor战略蓝图,其目的在于打造一个由各类组织机构组建而成的开放的网络社区,具备战略联盟、孵化器、产业发展引擎、创新中心、开放社区和教育培训中心六大功能,与各界参与者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创业和技术创新,助力中国数字化转型进程。

 

“数据基石需要多方支持。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下,VMware是组织者、推动者和使能者,将为整个生态带来价值。”郭尊华表示。

 

VMware的“头号工程”

 

数字化业务需要数字化基石的支撑。IDC的调查显示,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企业最关注的前三大因素是“安全、基础架构、移动化应用”。作为数字化基础架构提供商,VMware通过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混合云、终端用户计算,以及贯穿全局的安全,实现了从桌面到数据中心,再到云、边缘的全覆盖。

 

VMware首席运营官Sanjay Poonen指出,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有四大核心任务,即网络和安全转型、公有云整合、数据中心现代化改造,以及拥抱数字化空间。现在回过头来再看VMware的愿景——在任何云上支持任何应用、任何设备,这不正是一幅数字化业务与数据基石的关系图吗?

 

在Sanjay Poonen的描述中,网络和安全转型是打造数据基石的重中之重。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三大基石是计算、存储和网络。相比VMware的老本行——计算虚拟化,以及VMware的兄弟公司在存储虚拟化方面的深厚积累,网络虚拟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实,无论是数据中心、云还是边缘,网络与安全就像是一根无形的线,将其串联起来并贯穿始终。网络与安全是所有企业的基本需求和必备能力。

 

现在,网络虚拟化可以称得上是VMware的“头号工程”。5年前,VMware斥巨资收购Nicira,并推出了网络虚拟化的代表作NSX,由此拉开了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序幕,它颠覆了传统以硬件为主导的网络体系。VMware NSX网络和安全产品组合提供了一致的运维环境连接、保护,并可运行虚拟云网络。该产品组合拥有面向数据中心、分支机构、云和电信环境的全新增强功能,可同时支持传统和现代应用框架。借助VMware NSX产品组合,客户可在私有数据中心、AWS、Azure和IBM Cloud之间进行一致的网络与安全管理。目前,NSX在全球拥有4500多家客户。

 

以VMware NSX为承载,未来VMware在网络方面的投资有三大方向:第一,推动VMware NSX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应用,研发重点是微分区、安全技术等;第二,加大公有云中与VMware NSX相关的投入,比如容器技术;第三,在边缘计算领域加大投入。“未来,VMware NSX产品家族将变得更加丰富。而VMware也是唯一一家在上述三大领域都进行投入的厂商。”Sanjay Poonen表示。

 

在5月9日举行的“迈向数字化之巅”——VMware大中华区CIO高峰论坛上,VMware正式发布“虚拟云网络”(Virtual Cloud Network),更新VMware NSX网络与安全产品组合,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分支机构、云,以及电信环境中的应用程序和数据提供无处不在的持续连接性和安全性。

 

虚拟云网络包含几个关键点:一是网络虚拟化,VMware NSX引入了全新的容器与裸机功能,针对所有应用与部署模式提供一致的网络服务,容器集成的快速发布功能具有全球的安全性,并可扩展到新的应用平台(如PKS);二是软件定义的广域网(SD-WAN),VMware NSX SD-WAN by VeloCloud集成了最佳实时网络覆盖的经济性、灵活性与云端服务的部署速度、规模化和自动化,而NSX SD-WAN与NSXData Center、NSX Cloud的集成,允许客户将一致的网络和安全策略从数据中心拓展到分支机构直至云端,同时提供端到端的操作可视化和控制性,目前已有2000多家客户采用了NSX SD-WAN;三是多云网络,VMware NSX Cloud为运行在基于VMware的私有数据中心以及原生公有云中的各种应用提供一致的网络与安全,解决了多云面临的运维挑战;四是混合云连接,VMware NSX Hybrid Connect支持客户将工作负载从任意VMware环境无缝迁移到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环境,化解了混合云面临的网络一致性方面的最大挑战。

 

“借数字化转型的东风,企业用户必须重新思考网络的连接性与安全性。虚拟云网络是一种结构灵活、可编程且兼具安全性的网络,而VMware NSX正是虚拟云网络的基石。”Sanjay Poonen表示,“在网络方面我们要思考得更多,比如开发人员就绪型基础架构、电信NFV/5G网络、边缘网关和物联网,以及网络固有的安全性等。NSX Anywhere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云的“使能者”

 

毫无疑问,云已经成了数字经济时代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同时,云也是VMware所说的“数据基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从专攻私有云、一度尝试公有云到现在专注于混合云,VMware在云计算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止,并且在不断的尝试中调整自己、完善自己。

 

现在,VMware的定位已经很明确,它是云的“使能者”,为各类云服务商提供技术和架构上的支持,其重点在混合云。在曾经提供公有云服务的那段时间,VMware从未跻身过全球公有云市场的前6强。既然不能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头羊,为什么不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云服务商提供助力,打通私有云和公有云的藩篱?从两年多前开始,VMware先后与IBM Cloud和AWS合作,现在又与微软在VDI上合作,与Google Cloud在Kubernetes上合作。时至今日,VMware与AWS在混合云上的深入合作已经成了业界典范。

 

在与公有云厂商的合作方面,VMware并不急于求成,而是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不断夯实合作的基础。Sanjay Poonen表示:“在与公有云厂商合作方面,我们始终秉承一种开放合作的态度,只要客户有需求,我们就会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合作的大门随时向中国本土的云服务商敞开。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未来会与更多的云服务商合作。”

 

中国客户与全球客户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需求是一致的。现在从金融、电信、医疗、制造等领域涌现出的数字化转型先锋,其应用痛点最突出,所以转型也最积极,成果更显著。这些成功的转型者背后,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基石作为支撑。

标签: Google idc 安全 产业发展 服务商 公有云 金融 美国 企业 网络 用户 优惠 云服务 云计算 云市场 转型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浙江省5G产业联盟成立 浙江移动携手华为共同打造杭州“5G之城

下一篇:青云QingCloud推出低频存储服务 存储成本直降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