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4-11-30 来源:
1、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1)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日趋完善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顶层设计。2012 年8 月确立了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门协力推动物联网的发展。2013 年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7 号),针对物联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长远发展的需要,从全局性和顶层设计的角度进行了系统考虑,确立了发展目标,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同时,国家还成立了由30 多名专家组成的物联网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物联网发展战略、顶层设计、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方面提供咨询,为政府决策和部际联席会议运行提供重要支撑。物联网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设立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2013 年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 多个部门,以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名义印发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措施、法律法规保障、人才培养十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为后续有计划、有进度、有分工地落实相关工作,切实促进物联网健康发展明确了方向目标和具体举措。
(2)我国 M2M 用户增长迅速
2013 年底,我国M2M 用户数达到5,000 万,相比上一年3,400 万用户,增长了47%。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开展的M2M 应用主要分布在电力、交通、公共服务、家庭、金融、制造、工业控制和安全监控等领域。中国移动于2012 年9 月在重庆成立了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以分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化经营。中国电信物联网分公司也于2014 年3 月份在江苏无锡新区成立。我国已经规划了1064号段共计10 亿个专用号码资源用作M2M。根据GSMA 的统计,我国M2M 用户数全球居首位。到2013 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M2M 用户数达到2,730 万,成为全球最大的M2M 运营商。
(3)我国物联网标准化局部取得突破
我国在物联网国际标准化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内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我国已经成为ITU 和ISO 相应物联网工作组的主导国之一,并牵头制定了首个国际物联网总体标准—《物联网概览》。我国相关企业和单位一直深入参与3GPP MTC 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国内标准研制方面,我国对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融合、二维码和RFID、M2M、物联网体系架构等共性标准的研制不断深化。物联网应用标准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在智慧城市、农业信息化、医疗健康监测系统、智能交通、汽车信息化、绿色社区、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电动自行车等领域正进行标准化工作。
(4)我国物联网产业已形成四大发展集聚区的空间格局
我国已初步形成分别以北京、上海、深圳、重庆为核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四大物联网产业集聚区的空间格局,其中珠三角区域以深圳为核心,延续其在传统电子信息领域的研发制造优势,成长为物联网产品制造、软件研发和系统集成的重要基地;深圳在物联网产业发展方面有雄厚实力,注重技术创新、平台搭建、标准制定、产业集群,以南山区、罗湖区、龙岗区为核心,积极推动深圳市物联网在交通、物流、工业、电力、水务、金融、医疗以及社区等领域的应用示范。
2、物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物联网正成为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引擎。随着物联网技术产品的不断成熟,物联网的潜力和成长性正逐步凸显,应用将加速渗透到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潜力将加快释放,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逐步确立;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加剧,并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1)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方向市场潜力空间巨大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两大信息通信产业:移动互联网主要面向个人消费者市场,侧重于提供大众消费性、全球性的服务;而物联网主要侧重于行业性、区域性的服务。当前,移动互联网正进入高速普及期,成功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向其它产业领域延伸渗透,而处于起步阶段的物联网,也开始融入移动互联网元素,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成为物联网发展最有市场潜力和创新空间的方向。
移动智能终端集成传感器和新型人机交互等技术支撑融合类应用。目前嵌入到移动智能终端的MEMS 传感器已有几十种,如感知光线反射、压力、触觉、心跳、血压、手势、环境参数、温度、湿度、指纹、运动、情绪、高度的传感器等等,可以为用户提供个人健康管理、运动统计等新型感知应用。同时,终端与感知技术、应用服务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型终端形态,谷歌眼镜、iWatch 智能手表、耐克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通过集成增强现实、语音识别、骨传导等新技术带来全新用户体验和应用服务。此外,以移动智能终端为控制中枢的多屏互动、智能家居等应用也开始起步,例如将安卓手机作为遥控器控制照明灯、洗碗机、落地灯等家用电器。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深度调查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物联网借鉴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模式和渠道,开始从行业领域向民生领域渗透,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融合应用正在不断涌现。例如,智慧城市信息化系统开放城市管理数据和能力,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向用户提供公共缴费、气象预警、交通引导等便民服务。目前,应用程序商店中已出现众多智慧城市、智能医疗、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物联网应用。智能家居和移动互联网的逐步融合,将推动智能家居行业形成“硬件+软件+数据服务”的平台化运营模式。从垂直到水平、从封闭到开放、从私有到标准化,借鉴移动互联网的成功经验,物联网应用将实现规模化发展。
物移融合将形成更为突出的马太效应。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两大产业通过相互的技术借鉴、模式学习和资源利用,将在终端、网络、平台等各个层面进行多种形式的融合,形成马太效应,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一是多形态的终端并存,包括手机、便携设备、PC、服务器、智能电视、游戏机、智能家电等,终端具备全面感知能力,各类可穿戴终端(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全面拓展应用场景;二是网络支撑平台将趋于一致,跨行业跨终端的统一支撑平台将推动数据开放,促成应用聚合创新;三是应用服务和内容趋向于个性化,融合应用带来更多移动互联网特质的面向个人的应用。
(2)M2M、车联网市场最具内生动力,商业化发展更加成熟
市场需求、成本、标准化、技术成熟度、商业模式是影响物联网应用规模化推广的主要因素,M2M 和车联网市场内生动力强大,相关技术标准日趋成熟,全面推广的各方面条件基本具备,将成为物联网应用的率先突破方向。
M2M 继续保持高速增长,4G 技术将逐步成为主流面向行业领域和消费领域的资产管理、工业设备管理、电力、交通、金融、公共服务、安全监控等大规模需求为M2M 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未来十年内,全球移动运营商每年至少40%以上的新增连接来自于M2M,2020 年通过蜂窝移动通信网连接的M2M 终端将达到21 亿个,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到 2013 年底,全球采用2G 的M2M 方案占比约64%,采用4G LTE 仅占1%。随着各个行业在物联网应用中对数据连接的要求越来越高,4G LTE 占比将不断上升。根据爱立信的预测,到2019 年采用4G LTE的M2M 方案将成为主流。
(3)行业应用仍将持续稳步发展,蕴含巨大提升空间
行业应用仍然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工业、农业、电力、交通、物流、安防、环保等行业领域,物联网应用提升的空间广阔。
在各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均将应用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纳入其中。智能电网领域,物联网将应用在智能运行、智能控制和智能调度等环节,推动电网的效率提升。农业领域应用物联网实现资源环境信息实时感知获取、农业生产过程管理的精细化以及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追溯,可以应对资源紧缺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约束,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交通领域的交通信息资源动态采集和共享应用,物流领域的分散物流资源的高度集约化管理和智能化配置,医疗卫生领域的社区医疗资源共享、医疗用品管理、远程医疗服务等各个方面,节能环保领域的生态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危险废弃物管理等方面,公共安全领域的药品和食品安全监控、城市和社区安全、重要设施安全保障等方面,网络化和智能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均比较迫切。
标签: 安全 标准 产业发展 电子信息 服务器 谷歌 互联网 计划 金融 企业 通信 推广 网络 问题 信息化 行业 移动互联 移动互联网 用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