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利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市场分析【图】
2014-11-30 来源:
1)水利行业具备发展物联网的基础
我国水利行业已经具备物联网广泛应用的有利条件,一方面水利传感器终端发展较快,已涉及防汛抗旱、水文水质、水土保持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水利部门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实时水情计算机广域网、水利信息骨干网等通信网络,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物联网技术与水利行业的深入结合将能够有效促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扩大信息采集终端的网络覆盖范围,提升信息处理、决策和响应能力。此外,物联网可以打破目前水利系统主要局限在各部门内部应用、缺乏业务协同的现状,提高信息的共享化程度,更好地满足民生水利发展和政府管理职能的需求。
2)政府投资将带动水利物联网建设快速发展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建设,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力争今后10 年对水利的年平均投入比2010 年高出一倍,按此测算,今后十年水利建设的总投资规模将达到近4 万亿元人民币。
一号文件拉开了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的序幕,随后相关法规及政策陆续出台,从发展方向、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政策指导与支持。2012 年6 月,发改委、水利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了《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 年)》,从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以及水利管理等方面对“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提出了发展目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总规划师周学文表示“十二五”水利投资将达到1.8 万亿规模。
信息化是我国水利建设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从已公布的水利部《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来看,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将向泛在化、协同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防汛抗旱管理、水资源监测管理、水文业务管理等成为水利信息化的重点建设领域。规划同时明确加大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为重点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必须的经费支持。
2013 年9 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4 部委联合发出的《专项行动计划》,在应用推广专项行动方面重点提出加强水利信息采集与信息处理应用,到2015年将完成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饮水安全保障及中小型水库安全监管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并逐步推广,可以预计专项行动的深入实施将进一步带动物联网在水利应用的发展,为物联网应用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
3)水利信息化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①山洪预警领域的物联网应用
中国产业信息网( http://www.chyxx.com)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深度调查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我国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人口和75%以上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洪灾威胁区域,过去十年中平均每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1,000 亿元,防洪减灾已成为21 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物联网应用逐步开始对我国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物联网M2M技术构建的传感器联网、信息传输和即时处理,可以有效实现对洪灾信息的及时采集,对灾情的提前预警和正确决策,将洪灾中的经济和人口损失降到最低。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洪灾防治工作,2011 年水利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每县防洪非工程措施项目的投资规模在600 万元左右,“非工程措施”中与物联网相关的部分包括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及县级监测预警平台等,合计投资占非工程措施总投资比例达80%。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及《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等相关统计,我国共有2,058 个县级山洪灾害防治区。由此可见,非工程措施建设产生的投资可达123.48 亿元左右,其中物联网应用的投资规模将达到近100 亿元。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统计,截至2013 年底,中央及地方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的到位资金累计达到115.48 亿元,按80%比例计算其中约92.40 亿元已经或即将投入物联网相关建设中。2013 年5 月水利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实施方案》,提出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山洪灾害防治系统建设,完善整体监测与防御能力,并确保资金投入。随着已到位资金的逐步使用,以及未来新投入资金的带动效应,可以预计,政府投资将会为物联网在防洪减灾领域的应用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
2013 年水利建设投资整体趋缓,主要由于国家审计署于2013 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政府性债务审计,为配合审计署相关工作,包括水利部门在内的各地方政府部门主要工作重心转为对此前的投资建设项目进行清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投资与项目建设的进度。据统计,2013 年全年水利建设投入金额4,397 亿元,同比增长2.18%,较2012 年24.65%的同比增幅明显减缓。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投入亦出现下降,2013 年投资规模相比2012 年减少24.38 亿元,降幅超过60%,投资缩减对各地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建设进度造成较大影响,中国招标网数据显示,2013 年已公告的山洪灾害防治招标项目信息共497 条,较2012 年的802 条有明显下降。
虽然2013 年水利投资暂缓,但长期来看水利建设依然是我国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水利部部长陈雷在2014 年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中表示,中央明确提出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将保持较多增加,用于支持水利建设,要求做好中小河流洪涝灾害和山洪灾害防范、重大水利项目建设、饮用水安全保障建设以及水资源管理等重点工作。可以预计,未来水利建设投入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在山洪灾害防范项目建设方面,由水利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山洪灾害防范的发展方向、实施计划、投资安排等重要问题。各省、自治区与直辖市亦根据《实施方案》编制本地区山洪灾害防范项目的方案,确定实施范围、建设目标及投资规模等要素,如宁夏实施方案包括建设总投资3.53 亿元,涵盖5 个地市共21 县;广西提出规划总投资19.64 亿元,涉及14个地市共96 县等。综上,新一轮山洪灾害防范建设将逐步开启,从而形成对物联网的持续带动作用。
②水文信息监测领域的物联网应用
水文是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相关的各类信息总称,如降雨量、河流水位、流速、河流及湖泊水量等等,是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及时防范和控制洪涝灾害与旱情的重要基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能够更好地满足水文的自动化测报需要,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并能够提高智能化分析水平,及时提供决策信息支持。
根据《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等规划措施,我国将进一步完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体系,包括补充建设10 万个自动雨量站,设置一定数量的水文站、水位站、水文信息中心站等,并在山洪灾害重点防御的2,058 个县区域内划分小流域,开展水文测报建设,此外还要求加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水情服务和应急监测水平,为智能化决策服务。根据水利部水文局的相关统计,2011 年-2013 年期间投资于水文监测体系的中央及地方资金达107.13 亿元,地方配套资金尚有30.70 亿元需在未来进一步投入。可以预计随着建设资金逐步到位,以及水文站、水位站等项目陆续开工,将形成对物联网相关技术与产品的持续需求。
资料来源:水利部水文局,《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情况》
③水资源监测管理领域的物联网应用
水资源管理包括用水管理、供水管理、水资源保护与调配管理等,其中饮水安全监测、水库安全监测等与民生与公共服务密切相关领域的发展需求较为迫切。我国2013 年制定的物联网专项行动计划中亦提出饮水安全保障及中小型水库安全监管领域的示范应用与推广计划。
饮水安全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居民能够及时、方便获取足量洁净的生活饮用水,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对饮用水源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准确分析水质状况,及时获取污染物信息。受制于自然、地理以及经济社会条件,我国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联合出台《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规划解决全国2.98 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规模达到1,750 亿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逐步实施将对相关的物联网系统集成业务形成带动效果。
水库是最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之一,起到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作用,可以用来灌溉、发电,还可用于养殖等副业,根据水利部的统计,我国正在运行中的水库共8.7 万座。然而由于多数水库建成时间较早,且长期缺少必要的维护经费,病险水库数量已超过4 万座,分布较广,约25.4%的城市与16.7%的县城位于病险水库威胁区域内,一旦发生水库溃坝将造成严重灾害,1975 年河南驻马店板桥、石漫滩等十余座水库溃坝,造成1,100 万亩农田被毁,2.6 万人死亡。鉴于此,我国水利“十二五”规划将消除病险水库隐患列为水利发展的八大目标之一。
物联网技术能够在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借助传感器感知、数据传输与智能化分析等技术,可以实现对水库坝体的长期连续监控,及时提供坝体安全状况,必要时发布溃坝预警通知,从而将溃坝损害减小到最低限度。我国物联网专项行动计划提出2015 年实施部分库区的中小型水库安全监管应用示范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大规模应用推广。
标签: 安全 工信部 计划 通信 推广 网络 问题 信息化 行业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