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风险投资在中国:本土VC之惑

建站超值云服务器,限时71元/月

 2007年12月9日,54个浙商股东发起浙商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于搭建项目投资的平台。12月18日,由12家浙商发起的“浙商创投”揭牌,注册资金达2.9亿元,首期管理基金规模达10亿元。素以精明能干著称的浙江商人在VC界的大动作,使媒体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国的风险投资。

  所谓风险投资,即VC (Venture Capital),其实质就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和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委员会(SBA),对一些小型创新进行政府扶植,这标志着政府对创新传播投资的认可,也是公认的现代风险投资的起点。 据统计,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项目中有50%左右是完全失败的,40%是不赚不赔或有微利的,只有10%是大获成功的,而这10%为风险投资带来的利润,就可以大大地超过之前的所有投资额。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商业模式,使得VC更专注于初创企业,特别是增长迅速的高科技产业。VC对这些企业进行扶植,帮助其发展壮大,以谋取超额利润。

  VC聚焦中国

  虽然VC在世界上的发展已有50多年,但它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真正进入中国。1994年7月,现在的美通公司总裁王维嘉从MK Global和TongYangVentures两家风险投资公司得到了第一笔总额为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可以被视为海外VC进入中国的起点。在当时,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大笔风投资金砸向互联网企业。中国也不例外,在上世纪90年代,VC在中国所投资的企业几乎全部都是互联网企业,比如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新浪、搜狐、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都是在这一时期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

  整个20世纪90年代乃至本世纪初,在中国做风投举步维艰。当初,中国的法律、财会和税收政策在风险投资方面几乎一片空白,无论官员还是学者对风险投资都知之甚少。由于政策的限制,海外资金进入中国的渠道十分有限。而且由于缺乏了解中国市场的职业投资人,海外VC进入中国的步伐也十分谨慎。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的风险投资也出现了。不过这一时期,中国本土的风险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从其本质上看属于国家风险资本。

  然而,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困难,VC仍然在中国扎根发芽,为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新浪和搜狐的成功,鼓励了一大批海外留学生归国创业,拉近了中国互联网产业与国外的差距。

  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斯达克股市大崩盘,风险投资损失惨重。而中国刚刚开始发展的风险投资也受到沉重打击,国际资本纷纷撤出中国市场,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也进入了漫长的寒冬。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市场环境的成熟,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成熟,中国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VC的目光。2004年6月,硅谷银行组织的二十几家硅谷风险投资商代表团访问中国,代表团成员包括DCM、KPCB、NEA、红杉资本等主流风险投资者合伙人。

  与此同时,中国高科技企业在美国股市的良好表现,也大大加强了投资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2003年风险投资软银基金为中国网友企业投资4000万美元。18个月以后,随着盛大在美国的成功上市,软银基金顺利退出成功套现5.5 亿美元。之后分众传媒、携程、百度等中国企业在美国成功上市,使得前期的风险投资商获得几十倍的超额利润,也大大地刺激了国外投资的神经,大笔资金开始投入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财富的积累,外国VC已不再是这个市场的唯一玩家,以联想弘毅为代表的中国风投也拿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绩单。而且,作为本土的风险投资商,他们拥有着更加广阔的人脉关系,更加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投资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在联想弘毅投资的企业中,既包括了卓越网、智联招聘、千橡互动等互联网企业,也包括中国玻璃、科宝博洛尼、先声药业、中联重科等传统工业,还包括德农种业等高科技农业,可谓是五花八门。而联想弘毅的母公司联想集团在中国的良好声誉与丰富的经营经验,又进一步促进了这些企业的飞速发展,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联想弘毅仅持有中联重科股权,就获得了9.8倍的回报率,成为了国内风投的典范。

赞(0)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IDC资讯中心 » 风险投资在中国:本土VC之惑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