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转折关头,人们都在关注:互联网产业将向何处去?如何全面衡量中国互联网发展?专家认为,纳斯达克作为高科技股的资本市场晴雨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衡量一个产业的发展,股指不是唯一的指标。目前业界基本趋向一致的意见就是引入多个指标来衡量,如网民数量、网络建设、网络应用等等。我们在本文中将用更加科学全面的参照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新趋势。
趋势一:从玩网到用网,上网性质发生突变,网民数增长进入“雪崩”期
网民性质发生突变。在中国,互联网一度作为技术精英或网虫一族玩物的色彩正在淡化,日益变成社会公众用以工作学习、获取信息、通信交流、休闲娱乐的手段和工具。“网民”,正在从玩网人群,扩大到更大多数以白领为主的用网族。
从2002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报告中我们看出,从网络用户的行业分布看,网民正在从最初的IT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向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非技术性产业扩散。与此相适应,专业技术人员也由1997年的80%下降到19.9%。此外,57%的网友认为互联网对其在工作上影响很大,另有61.2%和55.4%的网友认为互联网对其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同时女性网民比例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达到40%,而在1997年10月的第一次调查中,女性网民仅占到12.3%。
同时,网民的概念也发生了从“Subscriber”到“User”的转变。我们说,一个家庭有一条电话线,或有一台连通互联网的电脑叫一个“Subscriber”,如果这个家庭有两三口人,都用这条电话线上网,就是三个“User”。今天,中国的大中小城市,甚至县级城市,中小学生上网的比例都很高,家庭电脑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一个“Subscriber”后面有若干个“User”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网民增长进入“雪崩”期。据CNNIC2002年1月的统计数据,中国网民总数达到3370万。而在今年5月,全球标准互联网用户调查和分析权威机构Nielsen/NetRatings在上海发布的一份互联网趋势调查报告称,中国大陆有5660万人可以在家中上网,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家庭互联网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名列第二位。IDC中国公司副总经理万宁对此的评价是:中国家庭可上网网民数量应高于5660万。
和中国的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一样,中国网络用户的发展也将经历四个阶段:起步期、起飞期、雪崩期和饱和期。我们比较一下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增长的曲线图,再尝试着做一张网民增长的曲线图,我们就会清晰地发现,中国网民增长正在进入“雪崩”期。
目前,中国大陆互联网家庭普及率只有5%强,远低于美国、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50%以上的普及率。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字显示,中国互联网新用户每月增长率为5%至6%,位居全球增长最迅猛的国家之列。以这样的增长速度,只需3至4年,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便可达到25%,那时,我们看到的将不只是几个5660万。
趋势二:门户网站收支接近盈亏线,“眼球经济”让掌声再次响起来
1.网络泡沫让“眼球经济”走开
股市持续低迷,资本无情撤退,网站纷纷倒闭,让人们一度对“眼球经济”产生了怀疑:眼球,也就是关注度,能带来经济效益吗?事实证明,眼球经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只有聚集一定数量级的“眼球”,才能产生效益。拥有几亿观众的眼球,中央电视台才拥有了令人艳羡的巨额广告收益。
2.网络经济一开始就想实现眼球经济不具备条件
这是因为:中国的网民规模不够大,区区一千万与数亿的电视观众相比,是九牛一毛;网民的价值不够大,网民的主体不是具备强消费能力的商家诉求对象;网站的内容不够精,对网民的黏度不够;传统企业不认同,前期给网站投广告的相当一部分是网站的股东,钱不过是左兜装右兜,广告主的大头———传统企业不买网络广告的账;门户网站不集约,几百家涌现的新网站都打“门户”的大旗,僧多粥少,可怜的一点市场被无限分割。
3.收支接近盈亏线,“眼球经济”让掌声再次响起来
今天,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网民增长进入雪崩期,网民价值达到新高度,网站内容正在向海量、精品化发展,FLASH等新技术的采用以及对网络广告的开发让网络广告效果越来越美。同时,网站优胜劣汰,新浪、搜狐、网易、21CN等知名网站聚集了大部分的网络人气;而传统企业对网络广告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网络广告营业额大幅上升。数据显示,2001年网络广告营业额超过6亿元,实现了翻番增长。以搜狐公司为例,搜狐2000年的广告收入是580万美元,2001年的广告收入是920万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老牌的传统媒体《经济日报》的年广告收入。
1998年,搜狐公司CEO张朝阳为中国带来“眼球经济”这一概念。今天眼球带来的广告收益正带领搜狐走出亏损阴影,加上公司在拓展短信、网上商城、企业信息化等多收入渠道的有效手段,因此张朝阳有信心许诺:搜狐公司在2002年底实现盈利,如火车到站,一定准时。
网络广告市场的构成正在优化。在1999年,投放网络广告的大都是INTEL、DELL、IBM这样的IT客户,其中不少还是门户网站的股东,可以说1999年的网络广告市场不过是投资者的钱左兜进右兜罢了。这种情况在2000年下半年由于个别电冰箱、VCD品牌触网后有所改观。而在2001年传统行业广告主群体崛起,从而,中国网络广告业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广告主群体。
美国艾维媒体资讯(EvaliantMediaResources)注意到,2001年第三季度中国十大网络广告主中,涌现出了海尔和贝塔斯曼这样的传统行业广告主,新浪(sina.com)上甚至还出现了拉链生产商的广告。从网络广告主行业结构分析来看,传统行业的广告份额已达到约40%,这其中商业/金融业达到了10.8%,零售业达到了10.5%,旅游饭店娱乐业达到了6.6%。可以说,商业、金融、零售、旅游饭店娱乐这些行业已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广告主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