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当信息过量的时候,获取信息的方式比信息本身更有价值,这是Google给我们的。
当我们访问新浪、搜狐的首页的时候,是否注意到你的机器会变得迟钝,机器的CPU占有率几乎要达到100%呢,而我们要浏览的信息却只是那么几条。
其实,我们在互联网上,只需要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以快速穿行。
所以Yahoo推出了My Yahoo、中搜推出个人门户、Google推出iGoogle、微软推出Live.com。近期美国最可能被并购的网站之一Netvibes是一个个人门户的网站,排在Digg.com之后,而最为热门的Facebook在推出开发平台之后,显然也是一个个人门户的网站。让我们觉得来势凶猛的是Facebook。由于Facebook具有2000多万的注册用户,在其平台发布之后,就像打开了一座巨大的宝藏,那些为了迅速获得用户和流量的小网站都快速地为Facebook提供程序。Facebook由此而成为一个具有更广泛意义的个人门户网站。
在国内一直为个人门户摇旗呐喊的中搜,最近半年市场动作沉默,从网站的变化上看出,中搜在进行个人门户的Web化的工作。近期,搜狐发布搜狐3.0,张朝阳说:我们会觉得上网可以把博客作为上网的入口,以后上网是个人门户。于是,搜狐也走上了个人门户的道路。
互联网进入了一个个人入口的竞争循环中。区别是进入这个入口,是自己提供服务还是以平台为基础导入外部服务。自己提供服务以门户网站为主,以平台为基础导入外部服务以搜索引擎网站为主。
搜狐,可以说是在中搜、和讯之后又一个高举个人门户大旗的企业。和讯从许多迹象来判断已经放弃了努力。
搜狐3.0被张朝阳定位为以博客为入口的个人门户。选择以博客为入口,这是中国互联网的唯一自我救赎的可能,这一路子和百度在去年发布百度个人空间的思路是一致的,都在试图以博客来形成网络上大规模的显现的用户群体,而且是草根级的用户群体。这也反应出中国互联网缺乏优秀的个人化产品,也可以反应出中国的网民被QQ和论坛占有了更多的时间。
中搜,可以说是个人门户的忠实拥趸。陈沛在1999年就描述出了现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需求:他看到了他要的所有的东西,而他不需要的东西没有出现。所以2004年,中搜发布网络猪。PIG,中搜的解释为Personal Internet Gateway。06年,中搜把P去了,留下了IG。在Web化的今天,中搜的个人门户也具有了Netvibes的模样,也和iGoogle有相似的地方。
虽然中搜在搜索领域流于二流,但在个人门户领域,目前中搜在国内处于领先。我们先来吹捧一下。
专注,是中搜取得领先的主要原因。
目前在美国上市的国内互联网企业,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门户,以新浪、搜狐为主;二类是网络游戏,以网易、盛大、九城为主;第三类是搜索引擎,只有百度一家。
网络游戏企业对于互联网的信息没有追求可以考虑不计。
百度,以搜索为其业务核心,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可以归纳为:提高搜索的次数、提升百度的点击、提升百度的搜索结果。所以百度具有个人化概念的产品不多,音乐掌门人算是一个,但其诞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mp3搜索而来的,因为中国的音乐搜索占搜索的比例太大。简单说,百度还是在做搜索。
新浪、搜狐可以说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典型。他们与百度一样,也是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新闻、博客被新浪、搜狐应用为新的信息发布平台。
中搜,为了获取互联网的下一次机会,选择了个人门户,只有专注。
第二,让中搜可以领先的是中搜的搜索技术。在Live.com 、Igoogle与Netvibes之后,国内有相当多的小型网站出现。他们以互联网中存在的各种RSS信息源为信息来源,为用户提供RSS订阅的个人页面,即基于RSS的个人门户。他们的发展受限于互联网的RSS资源,没法让用户获得更多的资讯。在这个角度上,中搜和Google一样,也在整合互联网资讯,并且让每个人受益。
第三方面的优势是中搜相对于国外企业来说,中搜具有本土化优势。中搜的论坛搜索目前为止依旧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搜索。中搜比国外的企业具有更丰富的中国互联网信息的积累,更了解中国用户的资讯消费模式。
通过上面我们了解到中搜在核心业务、技术积累和资源积累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在这些优势之前,却无法给予中搜一个肯定的乐观的前景。为何?
因为中搜的产品过于严谨,少于考虑用户的介入和体验。
在中搜IG1.0发布的时候,中搜告诉我们,IG其实等同于Google Pack。有谁对Google Pack中的产品使用得很好?现如今的Web版的个人门户在没有了解用户需求的情况下,也没有给用户进行充分的引导就直接给出了一个个人门户。iGoogle可以这样做,但希望在这个领域获得成功的中搜不应该这么做。
当美国人把2007年定义为“Widget年”的时候,我们都没有一个和Widget对应的中文名。按照日本人拿来主义的习惯,也许不需要一个中文名。但以“块”为组成的个人门户产品对于国人来说的确需要教育。
当我们看到大部分电脑里面的文件夹命名还是“新建文件夹(1)” “新建文件夹(2)” “新建文件夹(3)” “新建文件夹(…)”的时候,我们怎么指望不具有良好信息组织能力的国人把一个美国式的个人门户产品用好呢。
当新浪、搜狐用博客在导入中国用户的时候,当百度用贴吧和个人空间导入用户的时候,中搜的产品没有给我们展现出用户的导入能力。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Facebook说,我们有2000万用户,我们可以改变互联网的版图。
中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