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灵通之父
徐福新被业界喻为“中国小灵通之父”,由他发现、引入,并参与技术改造的“小灵通”被千万人接受和使用,使自己为之奋斗了近30年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多了上百亿元的收入。徐福新很兴奋,他说,我很高兴,小灵通终于进入了北京城。我敢肯定,2003年,是属于小灵通的一年。
这位1970年的南京邮电学院毕业生,在担任余杭电信局局长期间的1997,成功地把小灵通技术嫁接到固定电话网上,使我国电信业已存在的固定电话网“这棵老树发了新芽”。它应用先进的技术产生先进的生产力,降低了成本,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质廉价的服务,为企业找到新业务增长点使固定网面临衰通的设备焕发了“第二青春”,成为传统电信业的一场革命,从而启动了中国小灵通市场。
小灵通在国内的迅速发展让徐福新颇有成就感。徐福新说,小灵通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在夹缝中求生存,以它顽强的生命力,不但生存下来了,而且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到目前包括台湾省在内已有27个省市开通了小灵通,用户数达1500多万,预计到2003年年底全国小灵通用户将超过3000万。在当前世界经济和IT行业极不景气的形势下,小灵通为什么拥有奇异的魔力,能排除各种各样的非议和阻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不但争得一席之地,而且成为固定电话运营商的一个闪亮的增长点,创造了当今IT行业的一个奇迹。
在接待一拨拨来余杭取经的同时,他也被频频邀请到到各地去讲课,传授经验,行将退休的徐福新咬着牙辞去了余杭电信局局长的职务,一门心事扑在“小灵通”的发展上。 辞去局长的职务后的徐福新成为众多多国内外的企业的红人,都希望聘他过去。但徐福新明白,他的根在电信,用他的话说就是,“我热爱电信事业,热爱小灵通,我现在的任务就是解决小灵通的通话质量和技术上的其他问题,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解决的了。”
能够预见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使得徐福新成为当之无愧的小灵通祖师爷。徐福新认为,在我国电信市场日益开放、人们对“随时随地,随心所欲”享受电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的形势下,固定电话运营商如果固守旧的经营模式,对原有的固定电话网络不研究、不去开发新技术和新业务,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可避免会遭到淘汰。因为市话用户日趋饱和,固定电话不能移动,移动电话的迅速发展分流了固定电话的大量业务,话务量明显下降,由此带来的热装冷用、增量不增收的问题困扰着中国电信。在这种情况下,电信部门每年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系统维护。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基于铜缆的固话网已难以满足现代通信发展的需求,必须采用新技术来改造现有的电信网络,充分挖掘网络富裕资源,使固有资产增值,以较少投资获取较大利益。
徐福新相信,在最后1公里的范围内,有线通信要让位于无线通信,有线与无线相融合是未来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这种认识让他在1996年浙江省移动通信公司总经理任上时就开始关注并研究小灵通。徐福新发现PHS系统采用微蜂窝和信道动态分配技术,能解决GSM技术难以满足的高密度、大话务量的问题,非常适合我国人口密度大的国情,同时在发展数据业务的前景和数据传输的速率上,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无线通信技术能和它相比。以自己对通信技术的长期研究和经营的经验,徐福新将这一技术和其他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它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PHS无线接人技术和市话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项具有特色的本地个人手持电话系统方案最终由总部设在杭州UT斯达康公司实现了。
小灵通在余杭电信的应用成功解决了固定电话一系列老大难问题,它的设备投资大大低于国外个人通信设备,并且建设快,效益显著,实现了有线与无线技术的融合,适合我国的国情,为拓展市话业务开辟了有效的途径。如今它已成为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的一个新增长点,也成了中国电信在上市时吸引海外投资者的一大卖点。
自行车论
徐福新一直感觉自己在做一件利国利民的事。6年来,为了宣传发展小灵通,徐福新先后接待了国内外300多批来访者,他们中有专家、学者运营商、制造商和投资商。为了扩大小灵通的影响,徐福新还应邀去美国、日本、新加坡和国内包括香港在内的17个省市进行演讲。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小灵通,掌握小灵通技术,他从又花了3年的心血写了《小灵通(PAS)个人通信接人系统》一书,成为目前国内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关于小灵通的专著。
想起这些年,徐福新感慨万千,因为小灵通他曾冒着许多风险,也受了不少的委屈,但让他欣慰的是看到了现在全国已有1500万人用上了小灵通,而且还以每月近100万的用户数高速增长,因为他做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一直让徐福新不能释怀的是来自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压力,迫使信息产业部对“小灵通”的政策一变再变。同样来自这两家移动运营商对“小灵通”的攻击也一直没有变。徐福新现在回想起来仍百思不得其解:“那段时间的日子真是难熬,为什么一个有市场需求,且备受用户喜爱的产品会被禁止呢?”
徐福新说,1998年小灵通投放市场后不久,在学术界又出现了“小灵通采用的是落后的技术”的论断,使小灵通受到业界有关人士的严厉批评。其实早在1995年5月,无线接入网设备就通过了信息产业部计量中心各项测试,1999年3月和2000年1月,小灵通系统已分别通过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接入网设备专家的初审及终审鉴定。上述的事实表明小灵通的成功与发展的确以说,小灵通的出身和定位是符合国家规范的,它是在国家鉴定、调控、指导的背景下发展的。
在长期的思考之中,徐福新对小灵通的认识和感悟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成熟起来,自行车论让徐福新茅塞顿开。小灵通采用的是无线接入网技术,所以确切讲它属于无线市话,说它与数字移动电话比较技术落后了,这是不妥的。这是因为虽然它们都是无线通信工具,但它们的定位不一样,所以采用的技术也不一样。就像自行车和小轿车都属交通工具,但它们的功能和使用对象都不一样,所以采用的技术就明显不同,但谁又能说自行车比小轿车技术落后,就应当下令自行车停止生产呢?
徐福新认为,世界上没有人会评论自行车与小轿车谁的技术先进与落后,更不会做出因自行车技术落后就应停止使用的荒唐决定。谁都知道自行车的技术虽然简单,但它廉价、实用、方便、无污染。非常符合我国的国情,己在我国拥有10亿左右的用户,小灵通和自行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随着小灵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增值业务的推陈出新,他相信我国自行车的今天就是小灵通的明天。
小灵通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准确的产品定位是小灵通在困境中不断发展的关键。在风雨中,让徐福新坚定信心的来自于国家监管部门的支持。2000年,信息产业部评估组专家通过对小灵通无线市话的技术和市场作了大量翔实的调查和研究后,认为小灵通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投入的运作模式下,为固定电话运蕾商发展本地网用户找到了最佳途径。同年6月信息产业部下发了《关于规范无线市话建设与经营的通知》,明确小灵通的定位是“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
小灵通的成功与发展的确来之不易,不但要经受技术、市场的考验,而且还受到监管政策的限制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徐福新说,小灵通服从于用户和运营商的需要。从用户角度看,它的定位很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与固定电话比,小灵通具有移动的优势,提高了通信工具的使用效率,提高了信息交流与个人沟通的能力。从运营商角度看,小灵通“嫁接”在固定电话网上,使固定电话网利用率明显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使一些长期困惑固定电话运营商的问题迎刃而解,为消费者和运营商带来了双方获益的“双赢”局面。
徐福新认为,小灵通让电信运营商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电信技术上的创新绝不是简单地引进几项新技术,更新旧备,用外汇去换通信现代化。小灵通不仅为固话运营商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且创出一条对原有设备挖掘潜力、引进二次技术开发、实现技术创新的思路。而这一切只有凭着一颗执着的事业心和坚苦不拔的顽强毅力才能做到,这也是徐福新做小灵通成功的最大动力和心得。
徐福新深信他所干的事是前人没有干过的事,而把PHS技术嫁接到固定电话网上的确是对传统电信业的一场革命。
徐福新相信小灵通的发展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它也是幸运的,因为从它出生那天起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受到了人民的欢迎。相信随着小灵通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它将成为实现个人通信的有效手段。它的前途必将更加光明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