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百万格子首页的创意是骗局还是新经济模式

建站超值云服务器,限时71元/月

百万首页的创意,这到底是一场疯狂的、高达百万美元的骗局,还是一种崭新的、目前不被人理解的新经济模式?

  最近,《互联网周刊》的编辑们在开选题会时因为对一个新闻事件的看法不同从而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最后选题会居然变成了辩论会。

  并且,这个选题讨论了三次,双方也争论了三次,最终却以无法说服对方告终。

  新闻事件的起因源于英国一个名叫Alex学生的大胆创意。从小就喜欢奇思怪想的Alex为了筹集自己的大学学费而又不想跟银行借贷款,于是在今年的8月26日突发奇想,只用10分钟就建立了一个名叫百万首页的网站(milliondollarhomepage.com),然后将这个网站的首页平均分成1万份,每一份只是一个小小的格子,他宣称每个格子卖100美元,于是一个几乎是零成本的网页在经过Alex的创意后,总价值就变成了一个高达百万美元的网页。买家可以在自己购买的格子中随意放任何东西,包括自己网站的LOGO、名字、或者特意设计的图片链接等等。

  如果是你,当你听到这个消息时,会认为这是一场无聊的骗局,还是一种不被理解的新经济模式?

  是天才还是骗子?

  Alex自认为他是个天才,在美国目前也还没有人质疑过他的动机和做法,至少还没有人曾说他是个骗子。Alex在建成网站时就公布了他的个人真实信息,希望用自己的诚信来担保他会对买格子的用户负责。当时他并不在乎这1万个格子是否真能卖出去,不过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觉得即使只能卖出1%,也算是种成功。

  可是,最终的结果却超乎了Alex的想象。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截至文章发稿前),Alex已经卖出了4281个格子,并收获了42万8千美元。这些找到买主的格子,里面有公益广告、中文培训基地、个人网站、下载基地……等等,将鼠标停留在格子上就会看到详细的说明,他们都被外国人用好的创意打扮得花枝招展。

  现在,Alex每天都会接到好几千封的电子邮件,包括媒体的采访。已经有包括中国在内的26个国家和地区的63家媒体对他进行了采访和报道,打扰的人太多以至于现在他不得不将自己的个人真实地址从网站中撤掉。但还是会有人不停地来买格子,而且大的订单还在不断地出现。自9月份以来,50个格子以上的订单已经有7份,在Alexa的排名中他的网站已经窜升至第1939名(截止发稿前)。

  设计通过卖格子就能够变成百万富翁,这听起来更像一个天方夜谭中的故事,然而21岁的Alex却真正通过这个创意在迈向成功。

  没有人说Alex是骗子,至少在诚信规则至上的欧洲商业社会,Alex幸运的没有被灌上骗子之名。可是,当一个同样的创意被苏锐涛引进中国后,所有的口诛笔伐几乎将这个新生代的年轻人淹没。

  为什么一个毫无价值的网页,既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新闻,也没有提供任何可供娱乐、游戏的网页可以值一百万美元?

  对于从未在中国出现的这种营销方式,持怀疑态度者众。反对者们砸来的第一"板砖"肯定是:这是个骗局,甚至可以当选本年度网络十大骗术之首!这和前一阵出现的卖月球土地、卖空中云彩的案例有什么区别?第二"板砖"则来得更狠,反对者们会立刻拿出怀疑精神,质疑这种网站的合法性,没有广告经营权怎么能做带有广告性质的交易呢?这种网站除了卖广告没有自己的任何内容,本身具备价值么?再或者,这就像分类广告,每个人一块"地"随便填点什么,和hao123那样的网站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网站能创造什么社会价值?

  百万首页的当头一棒

  现年22岁的苏锐涛刚刚从澳洲一家大学毕业,在澳洲某金融机构负责软件开发和网络应用。在9月中旬的某一天,苏锐涛的RSS 阅读器上蹦出了有关百万首页的一条消息,这时的百万首页英文版也是刚刚起步,大概也只卖了不超过一千美元的格子,但是苏锐涛当时就很看好这种模式。    然后他想,因为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中国的网站不可能去英文版上做广告,所以在中国势必也会出现一个本地的百万首页。于是,他很快便创建了一个1baiwan.com的中文网站。

  当苏锐涛将百万首页带入国内后,舆论却开始沸腾了,关于百万首页是骗局的论点铺天盖地向他砸来。

  苏锐涛究竟是不是骗子?

  至少,苏锐涛自己并不介意别人认为他是骗子,因为这种可能在逻辑上并非不存在。不过,为什么有那么多国外媒体和买家对于Alex如此信任,难道他们都同时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并受到了蒙蔽?

  如果仔细推敲,其实百万首页的创意和卖月球土地、卖天空云彩的做法还是有本质不同的,尽管他们听起来都有表面的相似。当买家拥有了对月球土地、天空云彩的归属权时,却不能享受相对应的利益,然而,当百万首页的网站因为一个奇异的创意引来大量"眼球"时,倒确实可以提升网站的流量,起到广告的效用。

  保罗·库克林(Paul Cooklin)是苏锐涛的第一位非华人买家。在国庆期间,他在苏锐涛的网站上买了一个格子(后来又多买了一个)链接他的个人网站。因为不能确信在中文版百万首页上的广告效果,保罗在买的时候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三天后保罗就得到了200多个新的访客,而且这还是在国庆假期,上网人数并没有平常多。

  保罗算了笔账:在Google上购买20个点击,每天需要5便士/10美分,如果用5年来计算,那么将是接近于2000英镑的花费,但是在百万首页上,只需要15美元就可以享受5年以上的服务,他认为这是一个绝对超值的投资。

  和Alex不同的是,苏锐涛还找了一家公司做担保,或许也是因为迫于太多不信任的压力。上海流沙网络科技公司是苏锐涛的"背景",苏是该公司的股东之一,流沙网络在此担任的是"负责任"的角色,如果网站出现了任何问题,都会由它承担。同时,为了防止恶意的攻击,维护网站的稳定,苏锐涛专门购置了自己的服务器,加上之前苏锐涛用个人信用卡快速注册、开通域名的费用,总体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目前,1baiwan刚刚卖出了144个格子,可以说连成本都没有收回。但是苏锐涛似乎一点儿也不担心。

  他坦言,即使这100个格子都卖出去了,100万用于五年的系统维护以及网站的流量维持上,也仅仅是刚够,就算没有完全卖出去,他赔本也会将这个网站维持五年。苏锐涛很坦率地表示,在这件事情上,他想得到的并不是钱,一方面如果这个网站出名了会带动他在上海公司的成长,另一方面如果真能做好也会在互联网历史上留下一笔。为了这些,即便是他现在忙于本职工作和网站维护,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也心甘情愿。

  苏锐涛认为在每一个文化和语言类似的地区里,肯定只会有一个百万首页,所以他还根据国内的情况对网站进行了改进:将格子从10像素×10像素变为13像素×13像素的大小,以更适合汉字;提供在线的客服解答方式;增设了格子可以转让的功能并进行了后台开发等。

  当苏锐涛在他的百万首页网站上开始格子生意的时候,就注定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声音,并且反对者声音的强势让他根本无法过滤掉。

  现在,就连它是不是国内第一个诞生的百万首页在网络上都有一堆的人等着跟它辩论。但在这种逆境中,百万首页并没有被"拍死"。经过一个月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卖格子的网站居然还活着,并且卖出了140多个格子,而且不断地有人在自己的blog上声援百万首页,称这种挑不出公害行为的网站,既然存在就应该给予支持,还有人小声地在自己的blog上嘟囔这是不是Web 2.0的一种新经济模式,更有人就华人对待新事物的心理发表了长篇大论。

  "花100元/格的价钱在我的网站首页买下你所喜欢的格子,会为你的网站带来流量和人气,而我承诺将这个网站保留至少5年。"在postshow网站上被报道以后,1baiwan.com的广告很快在各种不同的blog中出现,好评坏评均如潮,并由此招来了20多位模仿者,就连搜狐的blog大赛主页面也被1万个格子的相同方式占领了。一时间,卖格子的网站满天飞,格子大军顺利地钻进了人们的眼睛、耳朵、以及绷紧的那根和骗术抑或发财梦有关的神经。无论是反对还是支持百万首页,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是一种新兴事物,在没有任何法规和经济学规律对它进行正式定性的时候,就不能抹煞它存在的合理性。

  那么,这种"格子经济"在Web 2.0时代又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80s的潜规则浮出水面

  在《互联网周刊》编辑部关于这场争辩的大讨论中,也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80后"或接近"80后"的新记者,基本都认可这样的经济模式,并且与生俱来地认为它的存在天经地义,而那些经历过最初互联网泡沫和浮躁期的记者们,却一律对此种做法持"深恶痛绝"态度。    

Alex和苏锐涛也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80s(20世纪80年代生人),也就是年轻人。从创意到实施,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充分体现了年轻人对于网络的熟悉,以及他们敢于在网络上实现梦想的勇气。

  在采访苏锐涛时,记者发现了他很执拗的一面,在他的价值观中,似乎永远有一条底线不能够突破。他对一个想要以一个免费格子的代价采访他们的网络媒体说:"我可以送给你们100元钱,但我不会送你一个格子,因为这是危害其他客户利益的行为"。他也向他的客户保证,绝对不在百万首页打广告,理由同样是维护客户的利益。而当有人提出要做他们网站的代理时,他断然拒绝了,"短期内我们可能获得极大的收益,但长久下去必然会砸了我们的品牌"。

  所有来百万首页买格子的人,都没有向苏锐涛要合同。苏锐涛表示,他们可以提供正当的合同,如果买家索要的话。而买者与卖者之间,凭借的只是一种简单的信任关系,这不仅是对苏锐涛的信任,也是对网络的信任。

  80s的这一代人,接触互联网差不多从他们的中学时代就开始了,网络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很平常,由此建立起的信任感也不同于前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网络上的交易和平常进行的各种贸易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在网上购物的、参与虚拟物品交易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彭文德是百万首页一个很独特的买家,他买了三个格子,放上了自己的姓名,链接至他的百度贴吧。当有人去他的贴吧"砸场子",说他买得不值得的时候,他说:"我认为这班人能以最快的速度去复制,就足以证明这些人都是善于捕捉机会的人,我在想,我只要同他们做个朋友,将来我会有更多赚钱的机会,我是在乎这班人而买格子的,还有就是我也很希望能结交与我一样买了格子的人做朋友,因为这些愿意做傻瓜的人一定不是普通人。"

  而艾数软件的杨涛则是"出于一个商人的直觉",几乎在第一时间买下了两个格子,很多人从百万首页这里知道艾数软件是做备份软件的公司,杨涛认为这对于艾数就已经足够了。

  百万首页通过人们的好奇心带来了流量,并会给他们的客户增加流量。而它的宣传则是通过人们口口相传的方式,以blog和RSS为载体、通过SNS实现的。可以说,百万首页虽然不属于Web 2.0的范畴,但它却具备了Web 2.0的核心要素,即人脉。

  百万首页能否成功取决于一个个的格子,也取决于能否有1万个个性不同的人来认可它,整个决定性因素是它的客户,而非它本身,因为它本身并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和实质内容,新颖的只是形式。作为Web 2.0时代出现的新事物,它证明了Web 2.0是完全可以挣到钱的。如果这些格子凝聚起来的力量够强大,就完全可能构筑一个知名品牌。

  百万首页的不可复制性则决定了这是一个个案,但明天没准还会出现这种奇特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新形式,善于利用网络、扎根网络的年轻人必定会创造出更多吸引眼球的新方法。

赞(0)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IDC资讯中心 » 百万格子首页的创意是骗局还是新经济模式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