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中关系的利用
2019-03-25 08:15:22来源: wangxuntian.com 阅读 ()
前几周去车库咖啡,碰巧听到有人在慷慨激昂地讲大学生教科书市场,大概是想做个方便学生买卖二手书的网站。听了一半就没了兴致,想法是好,不过更适合做成人人里的app。
想起几个月前有人联系我,希望一起做购物分享网站。相谈甚欢,有一个观点很一致,就是不需要重建一套关系,要么利用已有的,要么以物品作为连结。
人们常会把关系分类,亲人、朋友、同事、陌生人,各社交网站也许不乐意,但也无形中被用户按照这样的分类定了位。人人里是同学,开心是同事,FB用 来和国外的朋友们联络,豆瓣里是爱好相同生活中可能永远不见的陌生人,新浪微博都有,远的近的放在不同的分组给予不同的关注。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关系,且建 立了关系的互联网巨头们纷纷搭建平台摆出开放的姿态,不管是伪开放还是真有心,对开发者来说,都是资源。
谈到利用这些资源,说起来简单,“双向选择”,做起来就很难把握了。
1. 将陌生人交友和熟人社区分开
谁也不会在人人和微博上广播,“我勾搭了一个妹子”“我和XX的一夜”或是“男友劈腿了”这种事,大家不痛不痒地说着“我在XX餐厅吃饭”“铁甲钢拳不错”,再转发一下“XX星座运势”和“XX爱情物语”。大多数人说着生活的琐事,上传漂亮的照片,一幅真实又无聊的模样。
反观天涯和豆瓣,各种神帖极品帖层出不穷,大家畅快地说着亲身经历,说着身边的人和事,吐槽也好感悟也罢,没人知道你是谁,于是无所顾忌。
很难想象一个以熟人社区起家的网站开始做陌生人交友,两个人聊着聊着等见面的时候发现原来是同事,多尴尬。说个听来的段子,某女在陌陌上寻一夜情,不久后一个离他10米的人对她说:“来我办公室”……
互联网的匿名让人感觉安全,像一层屏障保护着所有的言论,一旦这个保护层被揭开,对号入座的时候,网络的自由随即消失。太多的人在面对生人和熟人时表现完全不同,人前尽善尽美,私下自己知道。
看到新闻说北京将在3个月内实行新浪微博注册实名制,如果真这么干了,其他地方也推广开来,微博的火热将不复存在。
2. 单纯地照搬线下的关系没有前途
150定律说: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约为150人。文艺一点的说法:我身边的位置只有那么多,新的人进来,就会有旧的人离开。
亲人,“自从父母加了我的QQ,我就转战新浪微博了。”
同学,“从此一别,各奔东西。”
同事,“别把同事当朋友。”
朋友,“我们或许很久没联络,但我知道你一直在。”
这些耳熟的网络语句,能说明:
1)真实而稳定的关系不一定能搬至线上(如亲人)
2)真实关系并不稳定(如同学、同事)
3)联系频率不是判断两者关系的唯一标准(如朋友)
如此,若是社交网站寄希望于只在真实的关系里深耕挖土,需要面对用户随着环境变更不断流失的尴尬状况。
3. 通过制造共同话题来经营关系
关系需要经营,线下如此,社交网站上也一样。多互动多交流,才能维系和增进感情。想想平日的谈话,概括起来不外乎社会热点、工作生活、娱乐八卦,女生还会聊网购打折、化妆护肤,男人聊点汽车球赛,这些琐碎的话题令人轻松。
社交网站除了要营造同样轻松的氛围,还需有能够持续讨论的话题,或不断创造新的话题,引起人们讨论的兴趣,用以增加人与人的交流频率。豆瓣选了前一 种,微博选了后一种。不管是书、电影还是音乐,俨然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新书新片新专辑上市,总会吸引不少注意,更难能可贵的是,因这三项聚集的 一部分用户还能贡献其他高质量的内容,使得这个社区“鹤立鸡群”,说文艺也好,小资也罢,比起别处大量的转帖和口水贴,特有的原创内容是大量用户在经历数 度忍无可忍的改版后,仍留在豆瓣的原因。
时常觉得新浪是一家媒体公司而非互联网企业,深谙名人之道,善于制造和传播话题。因董洁的一条微博引发了“上不了幼儿园谁之过”的争论,小题大作还是运营之道,呵,各抒己见吧。
4. 线上与线下结合
去青岛的时候见了momo酱,回到酒店很开心地发微博“我见网友了”,听到一片惊叹。额,我以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某个网站上一见如故相谈甚 欢,之后相约见面。并非总有契机,在不同的城市或国家,交流更多还是在网上。因为见过,要比普通的网友来得热络,因为对事物的兴趣、认知和态度出奇的相 似,所以比普通的同学同事更显亲密。
互联网对于建立亲密关系本身没有什么帮助,通常起的作用是牵线搭桥或是帮助已经很熟的两个人更省钱的沟通,更快速的了解对方的近况。依托于互联网形 成的人际关系,即便交流很多(如豆瓣的友邻),没有见面其实还是陌生人,擦肩而过都不会认识,所以关系“落地”很重要。当人与人见了面,讲过话吃过饭,才 算认识,如果感觉颇好,依托于社交网站建立起来的初步了解会很快拉近两人的距离,成为生活中的朋友。再回到网上,交流也更诚恳更值得信赖。
现在热炒的O2O概念,说的是电子商务,SNS其实也适用,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的途径一般有2种,第一种是一对一的关系,可能因为文字交流或是漂流瓶聊天室这种偶然结识,比如我和Violeta相识是源于 她看到我写的一篇影评,这样的关系发展缓慢而稳定,但太随机太讲究缘分;第二种是主题社区,像许多论坛都有定期的版聚,玩摄影的会一起外拍,户外的会去爬 山,烘焙的会办个下午茶会,基于共同爱好组织的活动如纽带一般,把人们联系起来。
5. 提供转化“弱关系”的途径
《The tipping point》里有一个故事,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采访了波士顿郊区几百名技术工作者,通过了解他们的就业经历后发现56%的受访者是通过个人关系获得工 作的,这些利用个人关系找到工作的人里,有16.7%与自己的推荐者经常来往,其余的多是点头之交。
身边还有很多例子,A.B是C共同的朋友,偶然见面后谈起了恋爱。因为都是C的朋友,交往圈有所重合于是多了许多话题,人品也信得过,不会像陌生人交友那般防备重重,C也乐得撮合两个朋友在一起。
社交网站致力于发掘和建立弱关系,不过好像少有提供将“弱关系”转变为“强关系”的途径。
我常遇到这种状况,“喂,你XX(某社交网站)上叫XXX的好友很漂亮,介绍一下嘛。”“行啊,哪天一起出来玩呗。”可能叫上两人一起唱歌一起去郊 游,这都是通过线下的我作为中间人来完成的。如果社交网站能虚拟出一些事件,如“演唱会找同行”“下班拼车”“借书”“修电脑”,各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打 扰理由和交往借口,弱关系都可能更进一步,别总惦记着开发“偷菜”“买卖朋友”“心理测试”等小游戏。像开头说的“二手教材转让”,就存在着把“同校”这 种弱关系转化成“熟人”的可能性,而适合做这件事的,除了各大院校的BBS就是人人了。
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
1. 社交网站中的关系要和现实生活中的关系结合,相辅相成;
2. 社交网站应该选择符合并有利于稳固自己关系的应用,而开发者则需想清楚自己是否需要关系,需要怎样的关系,再看是利用已有的还是新建一套。
总之,选择合适的关系做适合的事情。
文章来源:wangxuntian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谈谈近期的安全事件
下一篇:怎样将长的URL压缩成短的URL
- 互联网产品运营基础_网站常见盈利模式(上) 2020-03-30
- 互联网产品运营基础_网站常见盈利模式(上) 2020-03-27
- 亲身经历:3天解决网站被百度网址安全中心拦截的方法 2019-12-13
- 亲身经历:3天解决网站被百度网址安全中心拦截的方法 2019-12-13
- 网站搜索引擎优化,值得关注的4个策略有哪些? 2019-10-16
IDC资讯: 主机资讯 注册资讯 托管资讯 vps资讯 网站建设
网站运营: 建站经验 策划盈利 搜索优化 网站推广 免费资源
网络编程: Asp.Net编程 Asp编程 Php编程 Xml编程 Access Mssql Mysql 其它
服务器技术: Web服务器 Ftp服务器 Mail服务器 Dns服务器 安全防护
软件技巧: 其它软件 Word Excel Powerpoint Ghost Vista QQ空间 QQ FlashGet 迅雷
网页制作: FrontPages Dreamweaver Javascript css photoshop fireworks 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