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记「速度」也可以杀人

2019-03-22 04:09:31来源: mrjamie.cc/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这世界上有很多产品,都把「速度」当做一种功能来吸引消费者。买车的时候,业务员会跟你说这台虽然只有 2000 c.c.,但是因为加了涡轮增压,榨出了最大的马力,所以 0-100 公里加速,只要 4.8 秒 — 光听你就已经血脉喷张。而很多时候,速度甚至让消费者愿意多花一点钱 — 高速铁路的车票往往比一般火车的贵不少。

但奇怪的是,在理论上很科学、很追求效率的科技产业,这么久以来,我们却完全没养成用速度来说服消费者的习惯。我们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 例如:CPU频率、网络带宽,好像跟速度有一点关係。问题是当消费者再问深入一点 — CPU 从2 GHz 变成2.4 GHz,那电脑速度是不是快20%?你又必须要回答:其实也不是那么一回事。带宽呢?从 20Mbps 升级到 100Mbps = 五倍?错,99% 的时候,消费者根本感觉不到任何差异。(事实上,如果带宽是一群人共用的,还有可能因为封包数大增,塞爆路由/分享器,最后让网络速度变慢。)

速度有

我们都常耳闻速度对网络业的重要 — 从Web 1.0 时代大家就常把「8 秒定律」挂在口边 (注意:已过时),但或许你不知道,事实上,速度在网络业有着致命的杀伤力。研究显示,Google 需要 0.4 秒来产生10 个搜索结果,要0.9 秒来产生30 个,但如果他们把预设结果数从10 个变成30 个,仅仅相差0.5 秒的时间,居然就会损失20% 的使用者!Amazon 也对消费者进行了许多A/B 测试,发现即使网页下载只慢了0.1 秒,业绩就会有显着的下降。

速度可以胜过对手

也就是说,速度是网络业上仅存的几个技术可以帮你胜过对手的地方。但这和一般提到的技术不一样,想要速度,很多时候你往往必须要减少功能,而不是增加。关于速度,Stack Exchange 的 Jeff Atwood 提出了几个实作上你可以利用的工具,包括:

Yahoo 的 13 个网页加速最佳实务守则

1、Jeff 特别提出了 CD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的重要,它让世界各国的使用者都可以享受到更快的速度 — 不过这比较适用于已经找到 PMF 的团队。

2、我的经验是大多数的网站,光减少HTTP Requests,就可以大大提升速度 — 可以用Firebug里面的Page Speed分析来看看HTTP Requests 拖慢了多少。

3、减少HTTP Requests,CSS/Image Sprites 是非常好用的技巧。

针对注册和非注册用户分别进行优化

很多东西非注册用户用不到,不需要让他们下载额外的 Javascript/CSS文件,拖慢他们的速度。

把速度当作团队的骄傲

Stack Exchange 内部用 MVC Mini Profiler 把下载时间放在每一个网页的右上角,时时提醒团队要重视速度、速度、速度。

除了 Jeff Atwood 的三点之外,关于速度,我觉得你还可以:

宣传你的速度

当你有办法做到快时,你应该要大大的宣传。Google 是第一个发扬这个做法的,他们很早就在右上角放上搜寻时间,不断去提醒使用者 Google 引擎很快。

用流程设计来提升速度感

1、记住,速度是一种感觉,使用者要的是反应速度–按下去就有回应,不一定是结论速度。所以,当有一些东西就是要花比较多时间时,你应该设计一些流程来让他们不会失去速度感。

2、由于iOS 不能背景下载,所以Flipboard 设计了开场页,让你先在那里欣赏一些朋友的照片,趁机赶快抓时间下载内容。

3、很多机场故意把登机门和行李转盘的距离拉远,中间放置很多免税商店,让你下飞机后慢慢逛过去,等到你好不容易走到了,行李也出来了,如此反而减少了旅客的抱怨。

至少放一个 .gif 小动画

如果真的没办法设计一个流程,你至少要放一个小 .gif 动画,让使用者知道他真的有按到那个按钮。最差的情况的就是按下去之后什么反应也没有,很多人这时会一直按,不但造成麻烦的重复 submit 的情况,很多时候还会引起更多的问题。

所以千万别忘了,速度也是一个功能,很多时候甚至是杀手应用。在你把你的服务长成一个怪兽前,想清楚,在速度上,你想要给使用者怎样的体验,然后自始自终,不要忘记这件事情。相信我,你将大大提升创业成功的机率。

而除了产品要速度,介绍产品当然也要速度。

文章来源:http://mrjamie.cc/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借头条百度的春节活动,讲讲活动的核心思考框架

下一篇:地方微博的运营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