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新版Groups调研

2019-03-20 11:31:50来源: 远的网易博客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1 背景

2010年10月7日,facebook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三在加州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网站群组新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将好友添加入群组,更方便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

扎克伯格表示,群组沟通最原始的方式就是建立Friend lists。但事实上仅有5%的用户愿意建立该列表。如用户每次分享不同的信息则需要建立不同的列表,这一办法是不现实的。扎克伯格称新群组功能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社交解决方案,即建立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让用户可以为每个好友添加群组标签。用户在建立群组后,则可以邀请具有同一标签的好友进入群组讨论。群组人数不限,群组也可自由选择隐私设置,可设为“公开”、“封闭”或是“机密”。

群组产品负责人贾斯汀·沙弗(Justin Shaffer)介绍,每一个群组可由群组成员控制。群组功能包括聊天、文档编辑以及其他应用程序功能。沙弗表示,群组还将添加Graph API功能,允许用户开发相关应用程序。

Facebook产品经理克里斯·库克斯(Chris Cox)补充道,Facebook群组可建立图像或标志,这是区别不同群组的办法。扎克伯格表示,群组将不会取代Friend lists功能,而是作为社交网络发展的重要功能。

2 产品形态

Groups允许用户自行创建不同的group,并直接将其facebook中的好友加入group而无需对方确认(目前尚不支持站外如邮件邀请或订阅);

成员们可以在group中以文字、图片、链接、视频、活动等方式发布信息并交流,并在其newsfeed中收到来自该group中其好友所发布的信息;

Groups还提供了3种不同的隐私策略:公开、封闭、保密,但无法限制成员的权限。

2.1 入口

Groups默认出现在Home页左边栏的中部,不可关闭、不可变化位置。

醒目的入口位置就足以说明Group对于facebook的战略意义和重要性。

入口包含3部分:

已加入的group列表

创建group

查看所有group

2.2 创建流程

Groups的创建流程非常简单,简单到你只需要输入任意一个字母,就可以创建成功

不过,要建立一个对用户自己、以及被其加入group中的其他用户来说都有意义的group,最好还是先完成以下步骤:

1)提交group的名称

对比之前的Groups,新版Groups不再需要用户填写group的【描述】和【分类】(虽然你依然可以在【编辑group】功能中撰写group的描述,并且这段描述只出现在非group成员查看group基本信息时可见),只需提交group的名称即可。

这一举措降低了用户对Groups的使用成本,让其在创建和使用group时不需要进行太多额外的思考,因为这些思考根本是不必要的,它只会造成用户的疑惑。

以往在创建group时,撰写描述并选择分类的要求主要是出于便于搜索的考虑,但新的Groups颠覆了它以往的使命,不再关注作为一个整体的group本身,转而关注内部成员间的关系。日常生活中,人们在面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时,并不会清晰地将所有人都分门别类并加以符号化的准确描述,因此【描述】和【分类】都是不必要的。

2)添加成员

不同于以往的邀请,用户可以选择其facebook好友直接成为group的成员,而无需得到对方的确认。并且,这一操作在之后的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

不过,一旦group的成员主动退出,其他人就不能再次将其加入group,只能由该用户自己申请加入。

当然,你也可以不选择任何人,建立一个只有自己可见的私人空间。

3)选择隐私策略

Groups提供了3种隐私策略:

公开,“成员和内容都是公开的”

封闭,“成员是公开的,而内容则是保密的”

保密,“成员和内容都是保密的” ,非group成员无法访问

无论选择哪种隐私策略,group以外的用户都不能像以往那样自由地加入group了;即使是公开的group,用户的主动加入依然需要得到管理员的确认。

这种隐私策略从根本上保证了group的边界不易出现崩溃。

2.2 子产品

Groups中主要包含以下子产品:

Wall,用于展示成员发布的信息及互动

Post,用于发布文字类信息,不限字数,自动识别链接

Link,分享链接

Photo,可上传或在线拍摄照片

Video,可上传或在线拍摄视频

Event,成员可发布活动,并邀请group及其好友,其他成员可参与或响应该活动

Doc,成员可创建文档,其他成员可协同编辑。功能薄弱,可能是个试验品

Chat,成员间群聊

Newsfeed,成员可收到来自group中的其好友产生的newsfeed,非好友成员发布的信息无法收取newsfeed

Notifications,成员可收到来自group的notification,并可选择接收策略;同时,Subscribe的信息更新也通过Notifications提醒用户

Groups中没有按Tag分类信息的功能,聚合沉淀信息的功能也相当薄弱并且隐藏很深。这和Groups的产品定位关系密切,它的职责不是作为一个话题或兴趣的聚合平台,而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表达;关注组内成员而非群组本身。

2.3 隐私策略

如前所述,Groups提供了3种隐私策略:公开、封闭、保密。

无论何种隐私策略,成员的准入政策都只能是【添加成员】或【申请加入】,这确保了group的成员之间有某种形式的人际联系。

同时,group的隐私状态也出现在group的标题位置及新鲜事中,方便成员对其进行了解和确认,这说明隐私策略在Groups的整个产品中的重要作用。

隐私策略构建了成员对于group的认知基础:可选择的隐私策略(公开、封闭、保密)让成员明确自己发布信息的接收者是谁,传播的范围将止于何处;不可选择的隐私策略(成员的准入政策)维护着group的边界,确保不相干的人不会加入group并进而打破其边界,扰乱成员对于group的主观理解。

另外,非好友关系的用户,即使在同一个group中,亦收不到对方在group中发布信息而产生的newsfeed,即使Subscribe对方发布的某个信息亦不行。这可能基于以下理由:非好友关系的用户双方,并没有做出任何关于关注对方的承诺

3 类似产品对比

3.1 旧版Groups

旧版的Groups更趋近于Page,虽然它不会向成员及其好友发送newsfeed,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制度安排的意见领袖,但其隐私策略依然允许与现有成员不相干的用户自由地加入并参与讨论;在产品形态上,旧版Groups能够像Page和个人profile一样,将各种信息良好地沉淀并分类聚合。

这种产品形态及策略,决定了旧版Groups更关注group本身,更适合作为共同兴趣、话题的用户的聚合平台,其定位与Page有着很高的重合。

而在新的版本中,facebook重新定义了Groups的内涵,轻信息沉淀的产品形态、基于人际关系的成员准入机制,使其不再主要关注group本身,转而关注group中的成员及其之间的关系。

3.2 自定义的Friend lists

已经有许多人从产品形态上将新版Groups与其他产品进行过比较,Friend lists亦是被对比的最频繁的产品之一。就连facebook的老板和Groups的产品负责人,也在新功能发布会上将这其相提并论,不得不说这两款产品的确是最值得比较的一组产品。

Friend lists满足了哪些需求:

分类管理与查找:人们在头脑中为其所接触的人分门别类,建立秩序;在网络中用户同样需要这种秩序,这也有助于用户快速定位到某个/某类好友

批量操作:使用户更便捷地对各个列表中的好友进行批量操作(如群发消息、批量选定)

按分类筛选好友动态:用户可以将其关注的好友分类,以过滤来自其他人际关系的冗余信息

对不同分类实行差别化的隐私策略:用户发布的信息,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设置不同的查看权限

Friend lists完全是用户个人化的行为,需要每个用户自行定制并进行维护。虽然Friend lists很大程度地符合用户的心智模型,但缺乏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全面的解决方案,使得它在用户成本剧增的同时,还无法给用户提供足够多——正如用户所期望的那样多——的好处。

Friend lists还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Groups则部分地弥补了它。

相较于Friend lists,Groups并不完全是用户个人的行为,因为用户的每一个操作都会影响到其他人:无论是创建还是加入一个group,用户都已经在与其他人发生互动、产生联系。虽然用户可以将好友直接添加到group的策略,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被加入的用户不再需要自行建立并维护一个列表,这使得他们可以用更多地精力去理解并使用Groups——但降低成本并不是这种策略的初衷,它的意义在于还原现实中社会交往的情境。这一点正是Friend lists无法做到的。

在facebook中,即使你花费心思精心打造了一整套条理清晰、充满秩序的Friend lists,对不同的群体设置了不同的权限,并向你的好友、你的家人、你的同学以及工作伙伴发送不同的日志、照片、视频,你是否会隐约地感觉到有些什么不对劲?也许你发出的内容没有被人关注,也许你没有得到期望的那群人的回应,或者他们的回应与其他人没什么不同,让你大失所望?

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并不能感受到你的期望。即使你能在facebook中改变自己信息的传播方向——例如指向某个列表中的好友——但在对方——作为信息的接收者——看来,你的信息和其他人的没有什么区别,newsfeed中所有的信息似乎都是像广播一般扩散的。看看我们自己的newsfeed,你也无法区分好友的哪些信息是指定给包括你的某些人,哪些信息是给其他人的,对吧?

这就是Friend lists的致命缺陷,在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存在一条认知的鸿沟——双方对情境的认知是不同的。而Groups则构建了这个情境,它让信息的接收者也能够理解信息发出的情境,并以(他认为)恰当的方式做出回应。这个过程有点像“悄悄话”功能,当你收到一条来自好友的信息被标明了“悄悄话”,你便能立刻感觉到社交情境的变化,并能够理解对方的期盼——在这里交换的信息,不要被第三者知道。

你创建的group就设定了一个成员能够理解的交往情境,诸如“密友”或“家庭”。不过,这种对情境的理解更多地依赖于对情境中其他成员的理解,比如一个名为“工作交流”的group,在成立初期可能还会正儿八经地讨论工作,几天之后就变成了同事们交流八卦的平台。这或许可以用与“网络公平论”类似的思路来理解,在网络中,诸如天气、场合、衣着、相貌、财富之类的作为情境的背景物都被淡化了,因此成员之外的情境会有更大的弹性。

Friend lists只是完成了用户对其好友贴标签的功能,Groups则是好友们对这个标签的认同、并对带有这个标签的信息作出回应、产生同标签的信息。

3.3 IM中的群组

在社交情境上,IM的群组与Groups更为相近,组内的成员分享共同的情境,对情境的认识一致使成员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贡献信息并对其他人作出回应。

IM的群组与Groups最大的不同在于产品形态。IM满足的需求在于信息的即时传递与分享,IM中所传播的信息均是依据时间而非逻辑排列的:比如A对B的某句话的回应,并不一定紧接着这句话展示,而可能列在C、D、E的好几句话之后。这种产品形态对于信息的沉淀和固化几乎没有意义,参与者在事后要找出内容的脉络也比较困难,且所有的内容亦不会进行良好的分类,大多情况下都是杂糅在一起的。

4 需求与风险

在facebook对Groups的介绍里,Groups被定义为:与指定的(通常是一小群)好友分享与交流信息的产品。

这对于用户的意义——同时也是对Friend lists的补充与改进——在于:

明确哪些人是信息的指定接收者:“我发给了这些人”

更加友好、更加可视化的反馈:“我发到了这儿,因为它已经显示在这儿了”

明确自己是哪些信息的指定接收者:“我在这儿能看见其他人发布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只有我们这些人可以看到”

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双方所看见的内容是一致的:“我和其他人看见的内容是一致的”

能够(哪怕只是隐约地)意识自己所处的情境、并作出相应的回应:“有人在group里发布了信息,我将以符合group氛围的身份回应他”

另外,由于Groups的情境相较Friend lists对用户来说更为真实、易于理解,拥有更加友好的用户界面、更低的使用成本,这将有助于Groups完成facebook为它赋予的另一项使命:消除用户发布某些私人化信息时的隐私顾虑和心理负担,使其更加频繁和顺畅地使用facebook和好友们进行交流。

以往用户在发布私人化或带有感情色彩的信息时,是怎样做的呢?

不发布这些内容了(不使用产品)

对内容进行适当地修改,使之适合在面对所有人的“公开场合”传播

针对不同的好友群体,设立不同的账户,再到某个账户中发布

寻找其他的产品

可以预见,新的Groups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并取得成功。不过仍然要面对一些风险

1)可直接添加好友为group成员的策略

这是一个双面刃式的策略:一方面,这可以让用户立刻将某些私人化的信息发给指定好友,并带有这种私人化标签(来自group),而无需等待对方确认;另一方面,很多用户都诟病这种设计侵犯了自己的隐私,并且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尤其是当他们被加入到一个令人尴尬的group中时。

同时,这种策略也使得group始终处于一种边界随时可能被打破的境地,因为其他成员可能会邀请一些与你毫不相干的成员进入。

再次,成员之间对于情境的理解也不总是完全一致的。例如A将B、C、D加入“亲密好友”的group,但对于B、C、D来说,他们之间未必那样亲密。

这些都会影响成员对于group的归属感,进而影响其贡献信息的积极性。不过这些都是复杂的社会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尚且会遇到,远远不是某些产品策略可以解决。

2)用户只能使用唯一的profile身份

用户并不能根据不同的group设立不同的身份和profile信息,在这一方面,Groups的解决方案就不如用户自己注册不同的账户,虽然后者的成本很高。

人们进行交流,不仅基于不同的情境,同时也基于不同的身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扮演各式各样的角色:母亲的儿子,朋友的知己,同学,同事,客户,某个俱乐部的成员,或者仅仅是匿名的围观者。

在网络中我们同样如此,很多人不太可能会把自己的老板、加入那个经常发布吃喝玩乐照片或抱怨工作的动态的账户,更不用说在这个账户里建一个“工作”的group,他们依然会选择注册一个新账户,或者干脆就说自己没有facebook。

所以,在facebook中增加Groups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它可能只是某个长远目标的一小步,依然有可能被挑战。

3)只适合小规模的社群交流

正如之前所述,新的Groups更关注成员间的关系,以及基于此的情境,而非作为一个概念或主题的group本身,因此在沉淀并展示信息方面并没有受到太多重视。

这种产品形态决定了Groups只适合小规模的社群交流,成员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其他成员身上而非group的主题。这有助于群体凝聚力的塑造(只要群体的边界不被恶意破坏),但不适于基于兴趣和话题的较大群体的生存,而后者正是旧版Groups的群众基础。

或许后一类用户会逐渐被facebook引导到Page而不是使用Groups。

5 我们怎么做

5.1 我们应该做么

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某些情况下用户的做法以及Groups在差别化隐私方面对Friend lists的改进,我认为Groups是facebook面对某种趋势——在网络中模拟出现实交流的各种可能性——跨出的一步。

同样,我们也应该去做。如果不做,用户就有可能做出“不使用产品”、“寻找其他产品”的选择,造成用户的流失;做得越迟,用户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的环境越复杂,产品越加不能满足其需求,这种流失的可能性就越大。

5.2 我们怎么做

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可以按照facebook的样子,直接复制一个Groups,只需要在产品形态和策略方面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国内用户的特质和具体需求。

不过有两个方面我们仍然应该注意:

1)成员的准入策略

像facebook那样成员可以直接添加其好友进入group的策略,在国内用户中的可操作性还有待商榷。或许国内用户还没有那么强烈的网络社交意识,能够很好地依靠某种共识自觉地维护群体的边界。

2)作为兴趣、话题等聚合平台的群组的部署

facebook中旧版的Groups更倾向于是兴趣和话题的聚合平台,在新版Groups推出前,它已经存在了数年,并且积累了广泛的用户。而在国内sns中,这种部署尚在起步阶段。如果这个时候推出类似Groups的产品,可能会影响用户对前者的理解和使用。

作者:远

文章来源:远的网易博客 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网站如何借助外力不再依靠百度

下一篇:Google Analytics热力图:网页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