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资讯

2019-03-18 05:50:03来源: 纯银网易博客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上个月写了篇日志,讲兴趣爱好即个人之“势”。写完以后想了很久,既然我的生活如此贫瘠,又有什么爱好方面的优势呢?

倒也不是一片空白,特别喜欢网络阅读与讨论就是我的优势。每天大约要看50-100篇文章,涉猎广泛,乐意于分享与讨论感兴趣的内容。比如你订阅了我的Google Reader分享,一定是有收获的。

从这个优势出发,最适合我的产品其实是“社会化资讯”。即Digg这一类的,由用户推荐并活跃讨论的资讯产品。当然,由于整个阅读环境的不同,在国内复制Digg很难,反倒是开心、人人这样的社交网站,分享组件大行其道。

但这些都不是我想做的题材。

早在2006年,那时刚流行网摘,我也还没听说过Digg,我想,为什么不可以建立网摘兴趣组,小组里的成员共同分享讨论感兴趣的内容呢?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就两种:编辑推荐与自己检索。为什么不可以尝试一下以用户为维度来传播信息?我只看信任的人推荐给我的内容。

我把这个项目命名为“蜂巢”,不过06年底换工作到了广州,我离开后原公司决定收缩战线(这是对的),产品只发布一版就夭折了。不甘心的我在07年中又花了三四周时间,用网站部资源做了一款类似产品,命名为“圈圈”。界面仿的是抓虾(打开抓虾看一眼你就懂了)。用户可以自主建立圈子,转帖网页并基于该转帖进行圈子内的讨论。

那时候我还是个内容主管,对产品还很外行,不仅设计粗糙,也全无运营与推广跟进。这款产品令人摸不着头脑,在当时看似新奇,又不知所云。到最后只有我自己维护的一个圈子保持活跃,其实也就几十人在里边折腾——多半还是我的私交。回忆起来,着实惭愧。

不过,失败的尝试至少让我有了一次社会化资讯的亲身体验。其中最重要的感受是,产品卖点并不在于资讯推荐,而是有质量的讨论。用户并不期待在这里看到独特的内容,因为实在也找不出来太多独特的内容,但活跃的讨论带来了丰满的阅读附加值。圈圈里的讨论应该是有深度的,持续的,以区别于跟帖的杂乱与碎片化。严格来说,它更接近于论坛讨论,只是将话题聚焦于网页文章。圈子的人群构成与论坛(或微博)极为相似,通过转载来提供优质话题,再通过强烈的话题性来激活社群互动。

在这款1周策划,1周视觉,2周开发的简陋产品中,我做了一些设计,恰好迎合以上的讨论诉求。

1、采用论坛的回复置顶排序方式,保证最新评论优先显示

2、在转帖列表页的每条标题下面,折叠5条最新评论,不进入内容页即可浏览并参与评论

3、评论信息放在转帖文章页的浮层里,可以一边看文章,一边动手评论

其中第1、2点让你想起了什么?Google Buzz!没错,就是Buzz。不过Buzz这个设计又是抄袭Friendfeed。天地良心,我可是在知道Friendfeed之前就设计了圈圈。

在那一年的亲身体验中,我自己的使用习惯是这样的:进入我的圈子,先看看我转帖的文章有没有人评论;再看看别人的转帖的评论,决定是否点过去看内容;最后根据标题质量,点一些没评论的别人的转帖。阅读文章时,稍有感慨,就点开浮层输入我的评论,然后美滋滋地等着别人来评论我的评论。有时候也跟别人干架,气急败坏地一吵就是几十贴,还转帖新的文章过来开辟第二三四五战场。虽然产品设计得够烂,我玩起来倒是其乐无穷。

一直到2008年,我正式转型产品设计,发现世界上还有款产品叫Friendfeed,而Friendfeed还有个模块叫做Room(后来改名为Group),近乎于完美地实现了资讯分享讨论的需求。尤其交互设计、产品性能与我的山寨货相比,真乃天壤之别。基本上圈圈有的功能它都有,还能订阅RSS,自动发布优质内容源。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在转帖网页中嵌入评论浮层,不能一边看文章一边看评论,发评论。总之,我把圈圈里的私人小圈子搬到了Friendfeed,玩得更High了。直到它被和谐的那一天。

这时圈圈已经停止维护,也没有别的替代产品。后来从有道阅读转去Google Reader,打算试试Google Reader的分享评论功能,过去发现非常不好用!极其不好用!对阅读属性的过分强调完全扼杀了讨论体验。我无法顺畅地评论,阅读评论,跟踪评论,持续评论。Google Buzz也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不能建立兴趣组——有深度的讨论往往是以兴趣主题为纽带,而非杂乱的人群关系。两年后,Friendfeed原地满血复活,但我几乎已经忘了它了。

这就是我的社会化资讯经历。我想,它应该算一个小众需求吧,更适合某个垂直内容领域,某些主题阅读爱好者,某一群话痨。他们有着强烈的交流冲动,通过内容转帖创造了热情的话题。长期泡论坛的人都知道,论坛最缺的是什么?是话题。常面面相觑,又少言寡语。但在论坛转帖文章则显得无趣,转帖太多会干扰论坛的原创氛围,尤其不适合转帖新闻——看新闻就得有新闻页的情境,由情境催生感染力,进而迸发出讨论新闻的唾沫星子。

和论坛相比,圈圈有更好的转载浏览情景,以及更丰富的话题。

和微博相比,圈圈有更加集中、连贯的资讯浏览与讨论。

和新闻(博文)评论相比,圈圈有优质的社群关系。

和Google Reader相比,圈圈有持续讨论带来的阅读附加值。

和Friendfeed相比,圈圈有专注于阅读讨论的品牌形象。

和QQ群相比,圈圈又有异步讨论,深度讨论的特长。

因此,类似圈圈这样的产品其实填补了一个细分市场的空缺,即论坛讨论与新闻跟帖(或博文评论)之间的交集。兼具论坛的社群性、交流性与新闻(博文)的话题性,以活跃交流来滋润阅读,以话题讨论来维系社群。它吸引的正是我这样的人,浏览时常想发几句话的议论,逞口舌之快,却又无人应和。虽然受众面窄而且高端,但高端用户的精彩评论是否足以吸引更多中低端用户围观呢?是否这些轻巧而生动的评论叠加在一起,比起长篇大论的时评文章,反倒别有风味呢?

天知道。总之在那次愚蠢的尝试之后,不可能再用公司资源去盲目地开发和改进类似产品。曾经想从强势的新闻跟帖延伸过来,但终归是风险太大,阻力太大。是的,拿人家的钱去冒自己的险,很不好。同时也意识到圈圈重在运营,必须找来一群高质量的种子用户,建若干个气味相投的主题圈子(或以订阅用户为信息维度),热热闹闹地玩起来,才能带动更多人加入。但这样的人脉资源我是没有的,便不必再试。

总有余情未了。

写完《个人之势》后,跟豆荚开玩笑说,我要是账户上有1000万,立马辞职不干了。拿900万吃利息养活一家子,留100万出来重建圈圈。不求金钱功名,就做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爱用的产品;做一个自己是典型用户,核心用户的产品。恰好最近一年多写博客挣了2000多份订阅,或许可以吸引做最初的种子用户,以高质量的互联网产品讨论作为卖点,再向其他主题领域扩散(学习Digg的成长路径)。连界面框架和特色功能我都构思得差不多了,开发成本也不高,找老同事兼职帮忙出页面,写代码,我在家专心做策划做运营。

豆荚说,那我明天就去买彩票(这句话我已经听了不下500次)。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不忘工信部“一刀切”周期备份网站数据防患于未然

下一篇:揪出CC攻击者的真实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