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杂志:Web2.0的企业变革

2008-03-24 03:22:50来源: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导语:美国《财富》网站今天发表分析文章称,现在的Web2.0就像是15年前的电子邮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企业领域,并有望成为改变“比赛进程”的商务工具。

  社交网站MySpace和Facebook都是最有名的Web2.0的例子,它们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与此同时,每天都会有一些新兴Web2.0公司出现,为用户提供各类互连数据,包括有关公司、业务往来、以及个人的信息。那么,企业应当从哪里开始使用Web2.0呢?通过调查多名使用Web2.0服务的行业高管,《财富》网站给出了以下推荐:

  LinkedIn

  要将Web2.0工具整合到企业日常运营中,LinkedIn也许是一个最容易的选择,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商务Web2.0网站。在硅谷,LinkedIn已经成为找工作和招聘员工的一种常规途径。例如,Facebook的很多早期员工都通过LinkedIn招聘。

  要使用LinkedIn非常简单,用户只需要输入自己的个人简历,搜索自己认识或信任的人士的名字,并邀请他们与你联系。只需每月支付20美元,用户就可以使用LinkedIn的高级功能,例如搜索哪些人曾经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工作。

  现在有很多提供商业专用网络工具的网站,但LinkedIn无疑是其中最大、最繁忙的一个。最新数据显示,LinkedIn已经拥有2000万名注册用户,每月独立访问者数量达到500万人,相当于去年的两倍。加州门罗公园的科技顾问卡特·拉希尔(Carter Lusher)对于LinkedIn的一项功能情有独钟,那就是可以在自己的LinkedIn网络为任何人设置问题。他最近向所有联系人提出一个问题,希望了解他们如何看他这样的分析师或顾问。

  Facebook

  Facebook最初一个大学生社交网站,因此也许很难获得商务人士的认同。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商务人士称为了Facebook用户,他们建立自己的资料,并像10几岁的孩子一样寻找好友。Forrester研究公司分析师乔治·克罗尼(George Colony)认为,每一名商人都应当使用Facebook,因为这一网站拥有6700万名购买力强劲的用户。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知名企业出现在Facebook。例如,宝洁在Facebook的网络已经拥有1.02万名成员;安永全球拥有1.34万名成员;IBM拥有3.3万名成员。企业几乎可以使用Facebook做任何事情,包括与员工保持联系,以及开展网络协作等等。

Twitter

  Twitter可以看作是即时通信服务的变种,或者是微型博客服务。事实上,它是一项允许成员向特定人群广播自己实时动态的免费服务,包括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和想法。用户可以通过即时信息或手机短信发送广播消息,但长度不能超过140个字符。从表面看来,Twitter应当是一个解决信息过量问题的有效工具,事实也的确如此。

  很多人都认为Twitterers是一项个人工具,但它实际上也加入了商务功能。通过一项名为Twitterscan的服务,用户可以按照公司名称搜索和分析大量的tweet信息。例如,网络视频创业公司Blip.tv就将Twitterers作为一个用于了解用户动态的重要途径。今年1月,Blip.tv通过Twitterers了解到,很多用户对于该公司的部分服务并不满意。随后不久,Blip.tv就解决了相关的问题。Blip.tv首席运营官迪纳·卡普兰(Dina Kaplan)表示:“你必须知道人们对你怎么看。如果没有Twitters,我们可能需要6个月才能解决问题。”

  Dopplr

  英国电信董事总经理、管理着4000人的兰加斯瓦米(J.P. Rangaswami)是Dopplr的一名铁杆用户,经常使用这一网站共享自己的旅行路线。在Dopplr去年12月出现之前,他需要重复不断地发送电子邮件,让相关人士了解他所处的位置。目前,兰加斯瓦米在Dopplr的140名联系人可以随时了解他的位置。

  兰加斯瓦米表示:“通过Dopplr,你可以在旅行过程中优化自己的时间。例如,他的一名好友发现他近日要前往都柏林,随即向他推荐了一家很好的印度餐馆。前白宫战略顾问、智囊组织Highlands Forum的创建者迪克-奥尼尔(Dick O'Neill)也经常使用Dopplr。即使没有在旅行途中,他也会密切关注115名Dopplr好友的行踪。他说:“我的工作就是提供新想法。我必须掌握同事的行踪,以跟上他们的想法。”

  除上述几家Web2.0网站之外,还有一些值得推荐的网络商务工具,例如Ning、Basecamp、Jigsaw、以及Jobscore等等。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WEB专用服务器的安全设置的实战技巧

下一篇:Web3.0下的互联网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