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MIDAS

2008-04-11 12:27:11来源:互联网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我观MIDAS

刚看到DFW的达人王兄的《对Borland 和 N-TIER的牢骚》,发现今天的BLOG有内容可写了:P

非常同意现在的系分、高手都很热衷于赶时髦,或曰“浮躁”。我也见过非常非常之多人是在为了三层而三层,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没必要做成三层的应用特地改成三层,结果得不偿失,事倍功半。

但对王兄后面的一些技术性分析,我觉得还是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李维所说的:DCOM 的连接速度较SOCKET CONNECTION 慢, 但是连接完成后, 传输数据较SOCKET CONNECTION 要快。我觉得基本正确。要注意一点:这里的Socket并非指Socket通讯,而是指Borland的SocketConnection。

问题在于王兄把DCOMConnection和DCOM混为一谭了。DCOM应用是一种相当于是远程的Automation应用,它是通过ORPC协议来传输IDispatch接口实现的。所谓的DCOMConnection便是基于DCOM的ORPC协议来传输MIDAS的IAppServer接口(它也是派生自IDispatch接口),而MIDAS(不止是MIDAS,DNA也一样)并没有限制DCOM连接(即ORPC)的服务端必须是DCOM应用,后来的MTS、COM 无一不是基于此,即便是现在.net的remoting也是基于此,它是在成熟的标准RPC基础上,结合了Windows的安全机制发展的起来,最关键一点,它的底层协议也是TCP/IP(ORPC用了UDP和TCP两个协议)。王兄所谓的淘汰之说,应该是指DCOM应用,而不是指DCOM连接吧。

不可否认,MS设计ORPC协议是完全基于Windows的域用户安全机制,这决定了它有很多的限制,特别是因为用了动态端口,所以基本上是无法穿过Firewall(不表示不能,只要打开Firewall的全部端口即可,但这样的话Firewall就形同虚设了),但也还有其它办法可以解决,典型的就是MS提供的基于IIS的CIS(COM Internet Services)技术,此外便是Borland的SocketConnection和WebConnection。

从本质上说这些穿过Firewall的技术都是所谓的Tunnel技术。即通过一对代理把ORPC的请求和响应转为通过别的协议传输。其中CIS和WebConnection的本质都是用HTTP协议作为中间协议,而SocketConnection则是用TCP协议。如下:

DCOM Client ==[远程接口调用/ORPC]==> Server(DCOM/MTS/COM )

DCOM Client ==[本地接口调用]=> Client Agent(SocketConnection/WebConnection etc.) ==[中间协议:TCP/HTTP]=>Server Agent(ScktSrvr/HttpSrvr etc.)==[本地接口调用]=>Server(DCOM/MTS/COM )

上面一个是标准的DCOM连接,下面则是Tunnel连接,因为Tunnel多了很多中间步骤,所以数据传输性能一定比较差。但为什么连接速度反而比DCOM快呢?因为ORPC有安全性约束,在连接时需要身份验证,而用了Tunnel后,两边都是本地接口调用,不用安全身份验证,所以连接速度比较快。但这样的话就需要自己处理安全问题,如SocketConnection提供了Interceptor技术,而WebConnection则需要借助于SSL。不过据我所知,绝大多数做这两种应用的人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据说有人用代理猎手在网上搜211的端口号,居然找出一堆的地址,汗啊)。

正好前不久给一朋友帮忙,他为了安全考虑,需要改造WebConnection,所以对它的实现机制刚好还是比较熟的(不然MIDAS有几年没有用了,快忘记着差不多了)。王兄说WebConnection会导致效率大幅下降,这我同意,因为在WebConnection中需要对COM请求的数据进行Marshall并编码为HTTP协议所需要的文本格式,到了httpsrvr中又要把HTTP的文本转成本地COM调用。相对来说,SocketConnection的二进制数据效率肯定比HTTP的文本要高,更何况相比WebConnection用的HTTP这样的应用层协议来说,SocketConnection用的底层的TCP协议,性能上也要好。但如果用了SocketConnection就必须要在防火墙上专门开一个端口供其使用,对于一些只能访问Web的防火墙,就无能为力了。

至于基于XML和HTTP的SOAP/WebService,我也同意王兄的看法。基本上它的大多数优点,WebConnection都有(只是通用性和标准性不如SOAP),而且WebConnection用的BASE64编码无论在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上都远高于XML编码。个人认为,如果不是必须要与异构系统互联,SOAP/WebService还是应该避免的。

但王兄认为HTTP效率低下就完全不可取我不敢苟同。在一些情况下,用牺牲效率来换取高度的灵活性还是值得的,至于王兄所说的查询出数M的数据,对于现在的网络来说,问题并不是很大,就算数据量再大也可以通过减少每次传输的记录数来解决,毕竟使用客户端的用户一次能看的数据也是有限的。

抛开WEB防火墙的苛刻要求,SocketConnection不论是在性能上还是在灵活性上应该说都是比较好的选择。但遗憾的是,Borland提供的SocketServer并不具有工业应用的能力,具体的王兄已经分析得很细了,我就不再赘述。但王兄因此否定SocketConnection我觉得不太妥当。

毕竟对于Borland来说ScktSrvr是一个随DELPHI/BCB免费提供的小程序,不可能对它要求太高,拿Tuxedo来比是不公平的,Tuxedo可是BEA的主要赚钱产品之一,单一个Tuxedo就比DELPHI要贵了,没有理由要求DELPHI免费配一个跟Tuxedo相当的产品。而Borland提供了ScktSrvr的源码意义也正是在于:如果你需要很高的性能要求,完全可以自己参照着源码用完成端口之类的更好的方法去修改它。

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说,MIDAS并不能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多层解决方案,不可能指望用一种多层技术去处理所有的多层应用情况(即所谓手里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但MIDAS总算是所有多层技术中,最简单的之一了。

归根到底一句话:技术不是根本,使用技术的人--这才是根本。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客户端人性化设计

下一篇:Delphi中的消息钩子函数和Windows子类处理 入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