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系列】- 深入浅出分析Collection中的List…
2019-11-16 16:03:57来源:博客园 阅读 ()
【集合系列】- 深入浅出分析Collection中的List接口
一、List简介
List 的数据结构就是一个序列,存储内容时直接在内存中开辟一块连续的空间,然后将空间地址与索引对应。
以下是List集合简易架构图
由图中的继承关系,可以知道,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Stack都是List的四个实现类。
- AbstractCollection 是一个抽象类,它唯一实现Collection接口的类。AbstractCollection主要实现了toArray()、toArray(T[] a)、remove()等方法。
- AbstractList 也是一个抽象类,它继承于AbstractCollection。AbstractList实现List接口中除size()、get(int location)之外的函数,比如特定迭代器ListIterator。
- AbstractSequentialList 是一个抽象类,它继承于AbstractList。AbstractSequentialList 实现了“链表中,根据index索引值操作链表的全部函数”。
- ArrayList 是一个动态数组,它由数组实现。随机访问效率高,随机插入、随机删除效率低。
- LinkedList 是一个双向链表。它也可以被当作堆栈、队列或双端队列进行操作。LinkedList随机访问效率低,但随机插入、随机删除效率高。
- Vector 也是一个动态数组,和ArrayList一样,也是由数组实现。但是ArrayList是非线程安全的,而Vector是线程安全的。
- Stack 是栈,它继承于Vector。它的特性是:先进后出(FILO, First In Last Out)。
下面对各个实现类进行方法剖析!
二、ArrayList
ArrayList实现了List接口,也是顺序容器,即元素存放的数据与放进去的顺序相同,允许放入null元素,底层通过数组实现。
除该类未实现同步外,其余跟Vector大致相同。
在Java1.5之后,集合还提供了泛型,泛型只是编译器提供的语法糖,方便编程,对程序不会有实质的影响。因为所有的类都默认继承至Object,所以这里的数组是一个Object数组,以便能够容纳任何类型的对象。
常用方法介绍
2.1、get方法
get()方法同样很简单,先判断传入的下标是否越界,再获取指定元素。
public E get(int index) {
rangeCheck(index);
return elementData(index);
}
/**
* 检查传入的index是否越界
*/
private void rangeCheck(int index) {
if (index >= size)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outOfBoundsMsg(index));
}
2.2、set方法
set()方法也非常简单,直接对数组的指定位置赋值即可。
public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rangeCheck(index);
E oldValue = elementData(index);
elementData[index] = element;
return oldValue;
}
2.3、add方法
ArrayList添加元素有两个方法,一个是add(E e),另一个是add(int index, E e)。
这两个方法都是向容器中添加新元素,可能会出现容量(capacity)不足,因此在添加元素之前,都需要进行剩余空间检查,如果需要则自动扩容。扩容操作最终是通过grow()方法完成的。
grow方法实现
private void grow(int minCapacity) {
// overflow-conscious code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原来的1.5倍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0)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if (new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0)
newCapacity = hugeCapacity(minCapacity);
// minCapacity is usually close to size, so this is a win: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
添加元素还有另外一个addAll()方法,addAll()方法能够一次添加多个元素,根据位置不同也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在末尾添加的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方法,一个是从指定位置开始插入的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方法。
不同点:addAll()的时间复杂度不仅跟插入元素的多少有关,也跟插入的位置相关,时间复杂度是线性增长!
2.4、remove方法
remove()方法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是remove(int index)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另一个是remove(Object o),通过o.equals(elementData[index])来删除第一个满足的元素。
需要将删除点之后的元素向前移动一个位置。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GC起作用,必须显式的为最后一个位置赋null值。
- remove(int index)方法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rangeCheck(index);
modCount++;
E oldValue = elementData(index);
int numMoved = size - index - 1;
if (numMoved > 0)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1, elementData, index,
numMoved);
elementData[--size] = null; //赋null值,方便GC回收
return oldValue;
}
- remove(Object o)方法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if (o == null) {
for (int index = 0; index < size; index++)
if (elementData[index] == null) {
fastRemove(index);
return true;
}
} else {
for (int index = 0; index < size; index++)
if (o.equals(elementData[index])) {
fastRemove(index);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三、LinkedList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知道LinkedList同时实现了List接口和Deque接口,也就是说它既可以看作一个顺序容器,又可以看作一个队列(Queue),同时又可以看作一个栈(Stack)。
LinkedList底层通过双向链表实现,通过first
和last
引用分别指向链表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注意这里没有所谓的哑元(某个参数如果在子程序或函数中没有用到,那就被称为哑元),当链表为空的时候first
和last
都指向null。
public class LinkedList<E>
extends AbstractSequentialList<E>
implements List<E>, Deque<E>,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容量*/
transient int size = 0;
/**链表第一个元素*/
transient Node<E> first;
/**链表最后一个元素*/
transient Node<E> last;
......
}
/**
* 内部类Node
*/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item;//元素
Node<E> next;//后继
Node<E> prev;//前驱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常用方法介绍
3.1、get方法
get()方法同样很简单,先判断传入的下标是否越界,再获取指定元素。
public E get(int 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node(index).item;
}
/**
* 检查传入的index是否越界
*/
private void checkElementIndex(int index) {
if (!isElementIndex(index))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outOfBoundsMsg(index));
}
3.2、set方法
set(int index, E element)方法将指定下标处的元素修改成指定值,也是先通过node(int index)找到对应下表元素的引用,然后修改Node中item的值。
public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Node<E> x = node(index);
E oldVal = x.item;
x.item = element;
return oldVal;
}
3.3、add方法
同样的,add()方法有两方法,一个是add(E e),另一个是add(int index, E element)。
- add(E e)方法
该方法在LinkedList的末尾插入元素,因为有last指向链表末尾,在末尾插入元素的花费是常数时间,只需要简单修改几个相关引用即可。
public boolean add(E e) {
linkLast(e);
return true;
}
/**
* 添加元素
*/
void linkLast(E e) {
final Node<E> l = last;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last = newNode;
if (l == null)
//原来链表为空,这是插入的第一个元素
first = newNode;
else
l.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 add(int index, E element)方法
该方法是在指定下表处插入元素,需要先通过线性查找找到具体位置,然后修改相关引用完成插入操作。
具体分成两步,1.先根据index找到要插入的位置;2.修改引用,完成插入操作。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if (index == size)
//调用add方法,直接在末尾添加元素
linkLast(element);
else
//根据index找到要插入的位置
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
}
/**
* 插入位置
*/
void linkBefore(E e, Node<E> succ) {
// assert succ != null;
final Node<E> pred = succ.prev;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succ);
succ.prev = newNode;
if (pred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pred.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同样的,添加元素还有另外一个addAll()方法,addAll()方法能够一次添加多个元素,根据位置不同也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在末尾添加的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方法,另一个是从指定位置开始插入的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方法。
里面也for循环添加元素,addAll()的时间复杂度不仅跟插入元素的多少有关,也跟插入的位置相关,时间复杂度是线性增长!
3.4、remove方法
同样的,remove()方法也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删除指定下标处的元素remove(int index),另一个是删除跟指定元素相等的第一个元素remove(Object o)。
两个删除操作都是,1.先找到要删除元素的引用;2.修改相关引用,完成删除操作。
- remove(int index)方法
通过下表,找到对应的节点,然后将其删除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unlink(node(index));
}
- remove(Object o)方法
通过equals判断找到对应的节点,然后将其删除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if (o == null) {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x.item == null) {
unlink(x);
return true;
}
}
} else {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o.equals(x.item)) {
unlink(x);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删除操作都是通过unlink(Node<E> x)
方法完成的。这里需要考虑删除元素是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时的边界情况。
/**
* 删除一个Node节点方法
*/
E unlink(Node<E> x) {
// assert x != null;
final E element = x.item;
final Node<E> next = x.next;
final Node<E> prev = x.prev;
//删除的是第一个元素
if (prev == null) {
first = next;
} else {
prev.next = next;
x.prev = null;
}
//删除的是最后一个元素
if (next == null) {
last = prev;
} else {
next.prev = prev;
x.next = null;
}
x.item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四、Vector
Vector类属于一个挽救的子类,早在jdk1.0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此类,但是到了jdk1.2之后重点强调了集合的概念,所以,先后定义了很多新的接口,比如ArrayList、LinkedList,但考虑到早期大部分已经习惯使用Vector类,所以,为了兼容性,java的设计者,就让Vector多实现了一个List接口,这才将其保留下来。
在使用方面,Vector的get
、set
、add
、remove
方法实现,与ArrayList基本相同,不同的是Vector在方法上加了线程同步锁synchronized
,所以,执行效率方面,会比较慢!
4.1、get方法
public synchronized E get(int index) {
if (index >= elementCount)
throw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index);
return elementData(index);
}
4.2、set方法
public synchronized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if (index >= elementCount)
throw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index);
E oldValue = elementData(index);
elementData[index] = element;
return oldValue;
}
4.3、add方法
public synchronized boolean add(E e) {
modCount++;
ensureCapacityHelper(elementCount + 1);
elementData[elementCount++] = e;
return true;
}
4.4、remove方法
public synchronized boolean removeElement(Object obj) {
modCount++;
int i = indexOf(obj);
if (i >= 0) {
removeElementAt(i);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五、Stack
在 Java 中 Stack 类表示后进先出(LIFO)的对象堆栈。栈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数据结构,它采用典型的先进后出的操作方式完成的;在现实生活中,手枪弹夹的子弹就是一个典型的后进先出的结构。
在使用方面,主要方法有push
、peek
、pop
。
5.1、push方法
push方法表示,向栈中添加元素
public E push(E item) {
addElement(item);
return item;
}
5.2、peek方法
peek方法表示,查看栈顶部的对象,但不从栈中移除它
public synchronized E peek() {
int len = size();
if (len == 0)
throw new EmptyStackException();
return elementAt(len - 1);
}
5.3、pop方法
pop方法表示,移除元素,并将要移除的元素方法
public synchronized E pop() {
E obj;
int len = size();
obj = peek();
removeElementAt(len - 1);
return obj;
}
关于 Java 中 Stack 类,有很多的质疑声,栈更适合用队列结构来实现,这使得Stack在设计上不严谨,因此,官方推荐使用Deque下的类来是实现栈!
六、总结
- ArrayList(动态数组结构),查询快(随意访问或顺序访问),增删慢,但在末尾插入,速度与LinkedList相差无几!
- LinkedList(双向链表结构),查询慢,增删快!
- Vector(动态数组结构),相比ArrayList都慢,被ArrayList替代,基本不在使用。优势是线程安全(函数都是synchronized),如果需要在多线程下使用,推荐使用并发容器中的工具类来操作,效率高!
- Stack(栈结构)继承于Vector,数据是先进后出,基本不在使用,如果要实现栈,推荐使用Deque下的ArrayDeque,效率比Stack高!
七、参考
1、JDK1.7&JDK1.8 源码
2、CarpenterLee - Java集合分析
3、博客园 - 朽木 - 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Stack的比较
作者:炸鸡可乐
出处:www.pzblog.cn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dxflqm/p/11867924.html
如有疑问请与原作者联系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一、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下一篇:模拟实现IoC容器
- Spring系列.ApplicationContext接口 2020-06-11
- 与JAVA集合相遇 2020-06-11
- Java笔记:集合 2020-06-10
- logstash系列-入门整理 2020-06-10
- 2020最新IDEA插件大集合,一款能帮助你写代码的工具是多么重 2020-06-09
IDC资讯: 主机资讯 注册资讯 托管资讯 vps资讯 网站建设
网站运营: 建站经验 策划盈利 搜索优化 网站推广 免费资源
网络编程: Asp.Net编程 Asp编程 Php编程 Xml编程 Access Mssql Mysql 其它
服务器技术: Web服务器 Ftp服务器 Mail服务器 Dns服务器 安全防护
软件技巧: 其它软件 Word Excel Powerpoint Ghost Vista QQ空间 QQ FlashGet 迅雷
网页制作: FrontPages Dreamweaver Javascript css photoshop fireworks 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