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LRU算法和Redis的LRU实现
2019-04-20 08:53:27来源:博客园 阅读 ()
LRU原理
在一般标准的操作系统教材里,会用下面的方式来演示 LRU 原理,假设内存只能容纳3个页大小,按照 7 0 1 2 0 3 0 4 的次序访问页。假设内存按照栈的方式来描述访问时间,在上面的,是最近访问的,在下面的是,最远时间访问的,LRU就是这样工作的。
但是如果让我们自己设计一个基于 LRU 的缓存,这样设计可能问题很多,这段内存按照访问时间进行了排序,会有大量的内存拷贝操作,所以性能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LRU缓存,使得放入和移除都是 O(1) 的,我们需要把访问次序维护起来,但是不能通过内存中的真实排序来反应,有一种方案就是使用双向链表。
实现LRU
1.用一个数组来存储数据,给每一个数据项标记一个访问时间戳,每次插入新数据项的时候,先把数组中存在的数据项的时间戳自增,并将新数据项的时间戳置为0并插入到数组中。每次访问数组中的数据项的时候,将被访问的数据项的时间戳置为0。当数组空间已满时,将时间戳最大的数据项淘汰。
2.利用一个链表来实现,每次新插入数据的时候将新数据插到链表的头部;每次缓存命中(即数据被访问),则将数据移到链表头部;那么当链表满的时候,就将链表尾部的数据丢弃。
3.利用链表和hashmap。当需要插入新的数据项的时候,如果新数据项在链表中存在(一般称为命中),则把该节点移到链表头部,如果不存在,则新建一个节点,放到链表头部,若缓存满了,则把链表最后一个节点删除即可。在访问数据的时候,如果数据项在链表中存在,则把该节点移到链表头部,否则返回-1。这样一来在链表尾部的节点就是最近最久未访问的数据项。
对于第一种方法,需要不停地维护数据项的访问时间戳,另外,在插入数据、删除数据以及访问数据时,时间复杂度都是O(n)。对于第二种方法,链表在定位数据的时候时间复杂度为O(n)。所以在一般使用第三种方式来是实现LRU算法。
基于 HashMap 和 双向链表实现 LRU 的
整体的设计思路是,可以使用 HashMap 存储 key,这样可以做到 save 和 get key的时间都是 O(1),而 HashMap 的 Value 指向双向链表实现的 LRU 的 Node 节点,如图所示。
LRU 存储是基于双向链表实现的,下面的图演示了它的原理。其中 head 代表双向链表的表头,tail 代表尾部。首先预先设置 LRU 的容量,如果存储满了,可以通过 O(1) 的时间淘汰掉双向链表的尾部,每次新增和访问数据,都可以通过 O(1)的效率把新的节点增加到对头,或者把已经存在的节点移动到队头。
下面展示了,预设大小是 3 的,LRU存储的在存储和访问过程中的变化。为了简化图复杂度,图中没有展示 HashMap部分的变化,仅仅演示了上图 LRU 双向链表的变化。我们对这个LRU缓存的操作序列如下:
save("key1", 7)
save("key2", 0)
save("key3", 1)
save("key4", 2)
get("key2")
save("key5", 3)
get("key2")
save("key6", 4)
相应的 LRU 双向链表部分变化如下:
总结一下核心操作的步骤:
- save(key, value),首先在 HashMap 找到 Key 对应的节点,如果节点存在,更新节点的值,并把这个节点移动队头。如果不存在,需要构造新的节点,并且尝试把节点塞到队头,如果LRU空间不足,则通过 tail 淘汰掉队尾的节点,同时在 HashMap 中移除 Key。
- get(key),通过 HashMap 找到 LRU 链表节点,因为根据LRU 原理,这个节点是最新访问的,所以要把节点插入到队头,然后返回缓存的值。
完整基于 Java 的代码参考如下
class DLinkedNode { String key; int value; DLinkedNode pre; DLinkedNode post; }
LRU Cache
public class LRUCache { private Hashtable<Integer, DLinkedNode> cache = new Hashtable<Integer, DLinkedNode>(); private int count; private int capacity; private DLinkedNode head, tail; public LRUCache(int capacity) { this.count = 0; this.capacity = capacity; head = new DLinkedNode(); head.pre = null; tail = new DLinkedNode(); tail.post = null; head.post = tail; tail.pre = head; } public int get(String key) { DLinkedNode node = cache.get(key); if(node == null){ return -1; // should raise exception here. } // move the accessed node to the head; this.moveToHead(node); return node.value; } public void set(String key, int value) { DLinkedNode node = cache.get(key); if(node == null){ DLinkedNode newNode = new DLinkedNode(); newNode.key = key; newNode.value = value; this.cache.put(key, newNode); this.addNode(newNode); ++count; if(count > capacity){ // pop the tail DLinkedNode tail = this.popTail(); this.cache.remove(tail.key); --count; } }else{ // update the value. node.value = value; this.moveToHead(node); } } /** * Always add the new node right after head; */ private void addNode(DLinkedNode node){ node.pre = head; node.post = head.post; head.post.pre = node; head.post = node; } /** * Remove an existing node from the linked list. */ private void removeNode(DLinkedNode node){ DLinkedNode pre = node.pre; DLinkedNode post = node.post; pre.post = post; post.pre = pre; } /** * Move certain node in between to the head. */ private void moveToHead(DLinkedNode node){ this.removeNode(node); this.addNode(node); } // pop the current tail. private DLinkedNode popTail(){ DLinkedNode res = tail.pre; this.removeNode(res); return res; } }
继承LinkedHashMap的简单实现:
LinkedHashMap底层就是用的HashMap加双链表实现的,而且本身已经实现了按照访问顺序的存储。此外,LinkedHashMap中本身就实现了一个方法removeEldestEntry用于判断是否需要移除最不常读取的数,方法默认是直接返回false,不会移除元素,所以需要重写该方法。即当缓存满后就移除最不常用的数。
public class LRUCache<K, V> extends LinkedHashMap<K, V> { private final int CACHE_SIZE; // 这里就是传递进来最多能缓存多少数据 public LRUCache(int cacheSize) { // 设置一个hashmap的初始大小,最后一个true指的是让linkedhashmap按照访问顺序来进行排序,最近访问的放在头,最老访问的就在尾 super((int) Math.ceil(cacheSize / 0.75) + 1, 0.75f, true); CACHE_SIZE = cacheSize; } @Override protected boolean removeEldestEntry(Map.Entry eldest) { // 当map中的数据量大于指定的缓存个数的时候,就自动删除最老的数据 return size() > CACHE_SIZE; } }
那么问题的后半部分,是 Redis 如何实现,这个问题这么问肯定是有坑的,那就是redis肯定不是这样实现的。
Redis的LRU实现
如果按照HashMap和双向链表实现,需要额外的存储存放 next 和 prev 指针,牺牲比较大的存储空间,显然是不划算的。所以Redis采用了一个近似的做法,就是随机取出若干个key,然后按照访问时间排序后,淘汰掉最不经常使用的,具体分析如下:
为了支持LRU,Redis 2.8.19中使用了一个全局的LRU时钟,server.lruclock
,定义如下,
#define REDIS_LRU_BITS 24 unsigned lruclock:REDIS_LRU_BITS; /* Clock for LRU eviction */
默认的LRU时钟的分辨率是1秒,可以通过改变REDIS_LRU_CLOCK_RESOLUTION
宏的值来改变,Redis会在serverCron()
中调用updateLRUClock
定期的更新LRU时钟,更新的频率和hz参数有关,默认为100ms
一次,如下,
#define REDIS_LRU_CLOCK_MAX ((1<<REDIS_LRU_BITS)-1) /* Max value of obj->lru */ #define REDIS_LRU_CLOCK_RESOLUTION 1 /* LRU clock resolution in seconds */ void updateLRUClock(void) { server.lruclock = (server.unixtime / REDIS_LRU_CLOCK_RESOLUTION) & REDIS_LRU_CLOCK_MAX; }
server.unixtime
是系统当前的unix时间戳,当 lruclock 的值超出REDIS_LRU_CLOCK_MAX时,会从头开始计算,所以在计算一个key的最长没有访问时间时,可能key本身保存的lru访问时间会比当前的lrulock还要大,这个时候需要计算额外时间,如下,
/* Given an object returns the min number of seconds the object was never * requested, using an approximated LRU algorithm. */ unsigned long estimateObjectIdleTime(robj *o) { if (server.lruclock >= o->lru) { return (server.lruclock - o->lru) * REDIS_LRU_CLOCK_RESOLUTION; } else { return ((REDIS_LRU_CLOCK_MAX - o->lru) + server.lruclock) * REDIS_LRU_CLOCK_RESOLUTION; } }
Redis支持和LRU相关淘汰策略包括,
volatile-lru
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参与近似的lru淘汰策略allkeys-lru
所有的key均参与近似的lru淘汰策略
当进行LRU淘汰时,Redis按如下方式进行的,
...... /* volatile-lru and allkeys-lru policy */ else if (server.maxmemory_policy == REDIS_MAXMEMORY_ALLKEYS_LRU || server.maxmemory_policy == REDIS_MAXMEMORY_VOLATILE_LRU) { for (k = 0; k < server.maxmemory_samples; k++) { sds thiskey; long thisval; robj *o; de = dictGetRandomKey(dict); thiskey = dictGetKey(de); /* When policy is volatile-lru we need an additional lookup * to locate the real key, as dict is set to db->expires. */ if (server.maxmemory_policy == REDIS_MAXMEMORY_VOLATILE_LRU) de = dictFind(db->dict, thiskey); o = dictGetVal(de); thisval = estimateObjectIdleTime(o); /* Higher idle time is better candidate for deletion */ if (bestkey == NULL || thisval > bestval) { bestkey = thiskey; bestval = thisval; } } } ......
Redis会基于server.maxmemory_samples
配置选取固定数目的key,然后比较它们的lru访问时间,然后淘汰最近最久没有访问的key,maxmemory_samples的值越大,Redis的近似LRU算法就越接近于严格LRU算法,但是相应消耗也变高,对性能有一定影响,样本值默认为5。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weknow619/p/10730653.html
如有疑问请与原作者联系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Redis非关系型数据库
- redis缓存 2020-06-12
- DES/3DES/AES 三种对称加密算法实现 2020-06-11
- Spring Boot 2.3.0 新特性Redis 拓扑动态感应 2020-06-11
- 作为一个面试官,我想问问你Redis分布式锁怎么搞? 2020-06-10
- 分布式锁没那么难,手把手教你实现 Redis 分布锁!|保姆级教 2020-06-08
IDC资讯: 主机资讯 注册资讯 托管资讯 vps资讯 网站建设
网站运营: 建站经验 策划盈利 搜索优化 网站推广 免费资源
网络编程: Asp.Net编程 Asp编程 Php编程 Xml编程 Access Mssql Mysql 其它
服务器技术: Web服务器 Ftp服务器 Mail服务器 Dns服务器 安全防护
软件技巧: 其它软件 Word Excel Powerpoint Ghost Vista QQ空间 QQ FlashGet 迅雷
网页制作: FrontPages Dreamweaver Javascript css photoshop fireworks 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