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SD连载(79):设置和使用ipfilter

2009-05-13 12:26:17来源:未知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设置和使用ipfilter
  虽然ipfw/natd已经是相当强大的网络地址转换及防火墙系统,然而它还是有一定的缺点存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缺点是natd是使用守护进程的方法来进行地址转换,因为它没有运行在内核中,而是通过divert socket 来和内核通信,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灵活,但效率显然要低一些。
  另外,natd的功能还不能满足有些要求,natd能做静态地址转换和使用一个伪装地址为多个内部地址服务,但其不能从一个给定的地址池中,为内部地址自动分配IP地址。毕竟natd是一个较早的网络地址转换工具,当前的发展已经比较迟缓。但是由于ipfw是FreeBSD系统的一部分,并且过滤和地址转换是由不同的部分来完成的,结构清晰,因此对于大部分情况都很适合,因此一般仍应使用ipfw/natd。
  如果ipfw/natd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能避免ipfw/natd缺点的另一个网络地址转换和数据包过滤的工具是ipfilter。虽然FreeBSD是其支持的主要系统,但它其实是一个支持多平台的独立软件,不仅能运行在FreeBSD上,也能运行在其他多种Unix系统中。由于它被包括进FreeBSD基本系统中,因此在FreeBSD 下配置ipfilter同样也非常轻松。
  ipfilter的网址为http://cheops.anu.edu.au/~avalon/, FreeBSD 3.0之前它不包括在FreeBSD的基本系统中,需要手工设置。
  由于ipfilter与ipfw同为在内核级对IP数据包进行处理的系统,因此他们相互冲突,不能同时并存在一个内核内,否则内核的TCP/IP功能就不能正常执行。为了使用ipfilter,就需要重新定制内核,删除所有 IPFIREWALL的设置,而添加IPFILTER的设置。
#options                IPFIREWALL
#options                IPDIVERT
options                IPFILTER
options                IPFILTER_LOG
  选项IPFILTER为支持IPFILTER的基本代码,IPFILTER_LOG为支持IPFILTER的统计记录能力。需要增加这些选项,并注释IPFIREWALL、IPDIVERT及其相关选项。此后,就可以重新定制、安装新内核。然而在重新启动之前,还需要在rc.conf中设置firewall_enable的值为NO,当系统内核不存在IPFIREALL功能又设置了firewall_enable的时候,启动文件就会自动载入支持这个功能的可加载模块ipfw.ko,载入ipfw.ko之后的系统内核就等同于使用IPFIREWALL内核选项的系统,与 ipfilter发生冲突。然而ipfilter仍然需要设置gateway_enable,以打开系统内核的数据包转发功能。
  使用新内核启动系统之后,如果本地计算机的网络功能正常,此时再使用ipfw就会报告错误。这就能使用ipfilter 来设置包过滤和网络地址转换了。

  • 设置地址转换

  为了在ipfilter下设置网络地址转换,首先要创建一个地址转换设置文件,例如/etc/ipflter .nat。与ipfw/natd的相似,最基本的用法为使用一个外部地址来转换所有内部地址,此时必须进行端口转换,因此ipfilter.nat中应该包含的NAT规则为:
  map fxp1 192.168.3.0/24 -> 202.102.245.60/32 portmap tcp/udp 10000:65000
  这个设置中,首先使用map关键字指明是进行地址转换的设置,此后的fxp1为连接外部网络的网络界面,在这个网络界面上执行数据包的IP地址和端口地址转换,第三个参数为进行转换的内部地址的范围,此后跟随的一个-> 符号表示进行地址转换,第五个参数为要转换为的外部地址,当指定子网掩码长度为32时就表示这只是一个主机而非子网范围,后面portmap关键字对tcp/udp协议进行端口转换,其使用的映射端口范围为在10000到65000之间,也可以对tcp或udp协议分别指定转换端口的范围。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FreeBSD连载(78):设置和使用ipfw/natd

下一篇:FreeBSD连载(80):构建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