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SD连载(33):DOD参考模型

2009-05-13 12:20:14来源:未知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第4章 网络配置与使用
  60年代末,美国国防部(DOD)对建立分组交换的广域网很感兴趣,其基本想法是通过连接多个地域的分散网络,那么局部地区的网络故障不影响其他部分网络的正常运行。主要是由于当时正处于冷战的形势下,他们要求建立能够在部分地区被袭击的情况下,仍正常运行的军事网络。
  研究机构ARPA开始了这个称为ARPAnet的网络项目的研究,由于这个项目要求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而不同的计算机上会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因此就存在不同系统之间如何按照同样的规则进行交流的问题。因此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开发所有的系统都遵守的标准协议,让它来实现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的通信,并独立于具体的计算机平台。因此,他们开发了独立于特定计算机系统的标准协议,以实现各种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由于存在多种应用程序,因此协议也并非一个,而是一组协议。而TCP协议和IP协议就是他们开发的这些协议中最重要的两个,因此通常就以TCP/IP来称呼整个协议族,称为TCP/IP协议,这正是当前流行的Internet 使用的协议标准。
  TCP/IP的成功与BSD Unix分不开的,由于TCP/IP是平台独立的,而当时大学的研究机构主要使用BSD Unix,因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先在BSD Unix中实现了TCP/IP。于是这一技术很快推广到使用BSD Unix的大学中,TCP/IP得到迅速推广,越来越多的网络使用这个协议,越来越多的网络也通过这个协议进行了互联,逐渐形成了今天的Internet。


  • DOD参考模型

  参考模型是关于计算机之间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形象化表示方式,它将进行通信所需要的每一步骤按照层次的概念组织起来。如果一个步骤处理的事情是负责物理线路的具体传输,就认为属于模型中的低层,反过来,如果一个步骤是与具体的应用程序打交道,就认为属于模型中的高层,在高层和低层之间按照逻辑关系,还有一些中间层次。
  将通信过程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原因是因为通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用户来讲,能使用WWW浏览信息,能发送电子邮件就能满足需要,他们只关心这些应用程序,而不关心具体的通信过程;另外一些软件驻留在后台处理通信过程中必要的任务,如建立连接,发送数据等,而不关心数据是如何发送出去的;还有一些硬件专门用来负载信号的传递;这样不同的软硬件有着层次分明的调用关系,自然就形成了层次的概念,而参考模型正是对这些层次进行区分和定义。
  在参考模型中,数据的物理传送是由应用程序──属于模型的最高层,向低层传送,直至具体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层,由这个层将数据通过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微波等传送到目的计算机。当数据到达目的计算机时,它沿模型向上传递,最终到达目的计算机中的应用程序。这个过程就是传送数据的物理过程。
  可以使用一个简单例子来解释这个通信过程。例如朋友之间互相传递信函是另一种较容易理解的通信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寄信者、收信者、邮递员、邮车等等。由寄信者将信交给邮递员,邮递员处理信件之后将信通过邮车发到对方的城市,对方城市的邮递员再将信交给收信者。这样就可以将这个过程按层次划分,寄信者和收信者可以看作一个层次,他们使用邮政服务,可以看成应用层;所有层次的邮政员工是一个层次,进行具体的处理通信工作,可以称为通信层;而邮车可以看成另一个层次,处理具体发送邮件工作,称为传输层;这只是一个简单例子,具体网络通信过程则要复杂的多。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FreeBSD连载(32):系统备份

下一篇:FreeBSD连载(34):手工配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