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诈骗”再度崛起 防范意识需加强
2017-05-12 00:00:00来源:未知 阅读 ()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往盛行的网络关键词、域名诈骗又演变出新的花样。北京一家公司以工信部、商务部名义,打着“两化融合”的幌子开展会销,邀请企业负责人到会购买互联网资源。这些披着“全网唯一”“独一无二”的关键词或二级域名,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几乎毫无价值。(新京报5月8日)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域名诈骗”竟然还有生存空间,着实令不少人感到不解。不过,反观现今的社会现状,也不能尽怪诈骗手段太“强”,互联网基本知识还不够普及,也是一个关键要素。
其实购买域名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在互联网服务日益普及的今天,网上域名购买渠道非常多,凡是懂得上网的人,借助相关的网络平台,点击一下便可轻松完成一个域名的购买,难度与逛网购平台基本无异。同时,随着我国“互联网+”进程的加深,有越来越多传统企业,希望借助域名包装,提升其影响力。
据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站数量为482万个,年增长14.1%,域名购买的数量自然也非常庞大。在网络上,域名相当于“名字”,谁都希望有个好听的名字,以网络热词为名也可理解。但事实上,好的域名与企业收益并没有特别直接的联系,不法分子的欺瞒手法,也正是抓住企业“不懂行情”的普遍现象。
时下,随着顶级域名注册需求的持续增长,基本上好听的域名都被抢注一空,字母少且意思明确的域名也非几万就可以轻易购买的。而在互联网领域,这近乎是“生活常识”。同时,对于经常上网的人而言,二级域名基本上与“非主流网站”画上等号,没人关注又何谈收益?但近段时间,“域名诈骗”的屡屡得手,也充分暴露出,当下不少人对互联网基础知识的了解还处于较为浅显的阶段。
“经常上网却不懂网络”这是很多人在互联网生活当中的真实写照。据近期多份关于网络诈骗的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诈骗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其中就有受害者网络素质不强的成分。如果一个人能底定“域名并不是那么好买”的认识,相信“域名诈骗”也无处发挥。关键是,许多人经常看到域名,却不知道域名是怎么注册又购买的。所以,面对“域名诈骗”的再度崛起,除了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机制,关键还是得铺开互联网基础的知识教育,让识网、懂网、用网成为生活常态。
首先应加强民众对互联网安全知识的主动摄取心理,通过警示教育,引导民众自觉收看最新的互联网安全动态,懂得识别最新的网络诈骗手法。其次应加强互联网基础知识,在不同阶层的深入教育,针对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人群,进行适用性强的安全教育。再次进行多维度的教育普及,对于涉及网络的自己不熟悉的经济宣传活动,需提高防范意识,相关部门也需加强相应活动的监管,防范诈骗问题的滋生。
当下,不断精进的诈骗手段,与进步缓慢的安全意识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诈骗问题自身的内因。在网络时代,执法机关、网络企业与犯罪分子的暗战从未停止,而现在最需要加强则是民众的基础防范意识,令“低水准”的诈骗手段没有生存的空间。(作者: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