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 2.0时代,云基础设施的变迁与创新

2018-09-18 06:59:26来源:中国云计算网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不管你是积极拥抱,还是被裹挟着前行,“云”都在那里,不离不弃;

不管是开发、测试,还是生产、容灾,“云”都在那里,相依相伴;

不管是为了化解传统应用之痛,还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云原生应用,“云”都在那里,尽心尽力。

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客户,“华为云”都在那里,恪尽职守。

进入Cloud 2.0时代,新一波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引发了云服务商的变迁与创新。

Cloud 2.0时代到来

智能应用的兴起只是Cloud 2.0阶段应用需求变化的一个缩影,更多的变化正扑面而来。直播行业在中国快速兴起。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直播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娱乐直播行业用户规模达1.6亿人,增长率为45.5%。抖音短视频几乎成了年轻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不久前结束的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VR游戏成了参观者最喜欢的展示内容,体验者大排长龙。

企业云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当前,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让云计算这一新的基础设施成为企业必备的、首选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进一步夯实云计算作为企业IT核心的基础,让更多企业有机会真正转型成为数字化和智能化企业。

云计算开始成为互联网业务的基础设施,是由电商和门户网站业务催生和推动的。云计算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IT采购、部署和应用模式,最关键的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Cloud 2.0阶段,从信息化时代一步跨入了数据时代,数据是战略资产、是原材料、是新动能。在此前提下,IT不仅仅是支柱,更是创造业务价值的驱动力。企业对IT基础设施的关注点也从有效利用资源慢慢转变为让IT更好地支撑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从成本效用到价值创造,Cloud 2.0宣告了它的到来。

在Cloud 2.0阶段,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新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兴起,IT基础架构的构建和服务模式都要与时俱进,变得更快、更强、更智能和更自动化。

从资源型服务到能力型服务的转变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这是摇滚歌手崔健唱过的一句经典歌词,用来描述当前Cloud 2.0时代的应用变化十分贴切。

这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最广泛的连接,让信息的传递、共享无处不在。企业必须抓住从人口红利到数据红利转变的契机,将着眼点从资源的有效利用转变为提升运营的效率,创造更多价值。

这是一个万物智能的时代。因为计算力、算法、数据皆已具备,人工智能之风高涨,边缘计算、设备智能化日益盛行。用户希望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处理,进一步挖掘数据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支持业务发展,实现数据化营销。智能化时代需要生产力的变革。

这是一个视频为王的时代。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抖音短视频为什么会“大火”?其实在抖音出现之前,各种各样的短视频应用屡见不鲜,抖音赶上了好时候——5G时代近在眼前,最大10Gbps的速率让视频传输不再有瓶颈;各种移动视频、VR/AR应用争奇斗艳;互联网从娱乐界快步进入民生、教育、医疗等领域,更丰富的数据类型、更快更低成本地处理和分析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Cloud 2.0时代,新的应用需要新的技术平台来支持。从新的想法“灵光一闪”到新产品的开发、上市,再到产品的部署、应用和维护,在这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企业需要高弹性、高性能、高安全性的开发、部署和运营环境,以及相关工具。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凸显了数据价值,数据成了业务发展的驱动力。“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落地,引发了中国企业新的“出海潮”,跨境电商、企业的全球化布局,需要基础设施先行一步,并且提供全球化的及时响应。一些从事社交、移动广告等业务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企业,它们从诞生之日起就紧盯全球市场,它们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知名度甚至超过国内。因为其全球化的定位,以及希望将更多精力放在业务创新上的初衷,让它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公有云。

面对互联网用户提出的新需求,华为云也在与时俱进。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表示,在Cloud 1.0时代,主要以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等资源型服务为主,要满足高并发、弹性扩缩容的需求,而这些需求通常基于高可用的软件和通用的硬件来实现。现在正是从Cloud 1.0向Cloud 2.0过渡的关键期,最大的变化是基础设施要以应用为中心,以提供能力服务为主。

资源型服务很容易理解,能力型服务又如何理解呢?就在人工智能的大潮再次来临时,各云服务商都表现得特别积极,纷纷表示可以为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提供架构、技术、工具上的支持。我们不能将智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某个功能或是某种新产品。智能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它将带动规模庞大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智能就像是一个基因片断,它将植入IT基础设施之中,成为它的一种必备的能力。同理推之,容器、微服务、DevOps等的加入,将提升云基础设施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在这种能力和水平之上,云基础设施将变得更加高效、灵活,更匹配以智能应用为代表的新的互联网业务的需求。

作为Cloud 2.0时代基础设施的创新者,华为云已经做出了积极的改变和创新:通过异构计算达到极致的性能;广泛使用新的技术,包括容器、微服务、人工智能、DevOps等,坚定地实现从资源型服务到能力型服务的转变;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紧密结合,深入挖掘流量价值。

咪咕游戏是一个泛游戏互动娱乐平台,集游戏视频直播录播、热门电竞赛事、精品在线云游戏、丰富会员权益、海量道具礼包和时尚玩家社交于一体。咪咕游戏在采用华为云容器服务后,其资源利用率提升100%,系统升级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5分钟,基于裸金属容器的部署助其整体性能提升3倍。

虚拟机、对象存储、网络、数据库等,这是云服务商能够提供的最基本的资源,而企业智能、微服务、区块链、软件开发是云服务商可以提供的能力服务,差别一目了然。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企业用户来说,计算、存储等资源固然不可或缺,但是对于企业用户的业务发展和创新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依托于云基础设施的全面掌握应用、开发、测试、编排和管理的能力。咪咕游戏的案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云原生应用的“黑土地”

每年的电商行业“6·18”大促和“双十一”,互联网企业都在加班加点,安全渡过突发业务峰值成了当务之急。其实,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业务高峰来得越来越频繁,甚至成了“新常态”。原有的IT 架构还能够承受业务负载之重吗?另外,很多移动互联网企业、游戏企业视“时间”为生命,快速的产品迭代,领先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是一场生死存亡之战。原有的IT 架构能够适应如此高频率的产品迭代和开发吗?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只有像容器、微服务这样天生与互联网业务适配的利器,才能满足互联网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很多互联网客户反映,容器是最匹配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的新技术,它的秒级弹性可以轻松应对业务高峰,标准化能力可以加速应用交付,资源利用率甚至可以提高50%以上。

不可否认,今天的大多数企业都处在一个复杂的混合环境中,既有传统应用,也有五花八门的云应用。之所以说云是变革、是颠覆,就是因为云并非简单地把原来运行在物理服务器上应用搬到虚拟机上,而是要真正、完全地实现云化,不仅将IT基础设施变成云平台,而且应用也要做出改变。云原生(Cloud Native)应用就应该运行在完全云化的架构之上,采用适合云的开发、交付、部署和运维模式,让云的弹性、动态调度能力、自由伸缩能力和商业价值得到充分彰显。

所谓云原生应用,也可以称作云化的应用,它涉及许多新的技术,包括容器技术、微服务、DevOps、持续交付、敏捷基础设施等。许多互联网用户一开始就“生长”在云上,是“根红苗正”的云原生应用,他们依托的正是Cloud 2.0时代新的云基础架构。

Kubernetes是CNCF(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云原生计算基金会)最早进入商用的核心项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研究中心,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具有惊人的计算需求,对撞机每秒可产生PB级的数据。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CERN自建了210多个Kubernetes集群,用来管理和调度拥有32万核、1万多Hypervisor的基础设施。

你可能会说CERN是一个特例,其实据CNCF的调查,在两个甚至更多的云平台上创建Kubernetes集群已经成了很多Kubernetes用户习以为常的工作。甚至可以这样说,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服务成了云平台的标配服务,而支持云原生应用也成了云服务商的必做功课。

采用云原生架构实现高效的产品迭代、支持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是必须跨越的门槛。在华为云看来,Kubernetes+Docker、微服务,以及Serverless是云原生技术发展的三大焦点。华为云在这三个领域早有布局,并且都能提供相应的领先的产品与服务。

华为是Kubernetes最早的践行者。在Kubernetes社区建立之初,华为便以初创成员和白金会员的身份参与其中,利用Kubernetes解决自身复杂的IT问题的同时,积极回馈社区。截至目前,华为在Kubernetes社区贡献度全球排名第五、国内第一,并在2017年成了中国唯一获得首届Kubernetes指导委员会席位的厂商,同时华为云还是全球首批通过Kubernetes认证的服务商。在产品方面,华为云发布了多款业界领先的容器服务与微服务产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云国内首个发布专注性能的裸金属容器,国内首发支持Windows Server的Windows容器,以及全球首发基于Kubernetes的无服务器容器服务。

华为云的云容器引擎CCE一上线便引起了轰动,已服务于游戏、生物科技、电商、ERP、互联网等众多行业的客户,帮助客户成功完成了针对其自身场景的云上的敏捷化创新。华为云最新的Windows容器服务一推出便应用于管家婆软件,帮助它快速完成了基于.net应用的全部容器化改造。

据郑叶来介绍,华为云首款商用企业级微服务引擎CSE,曾经历过华为消费者云的亿级消费者场景考验。CSE还基于新一代微服务理念Service Mesh推出了CSE-mesher特性,解决了传统分布式系统云化架构中复杂的通信难题,同比开源的Istio性能大幅优化,保证了易用性和可靠性。

以Kubernetes为核心,华为云整体应用服务框架已具雏形,包含云容器引擎、微服务引擎、函数服务、APM、API网关、中间件系列产品等16款云上应用服务,贯穿企业应用上云前后的全生命周期。

再看看Serverless应用,它已在公有云领域大行其道。举例来说,基于Serverless的华为云函数工作流服务FunctionGraph,在全球首个推出编排和执行多个函数构建应用,可同时支持工作流跟踪和调试等特性,满足多条件复杂场景下的Serverless化需求,帮助企业大幅降低运维成本,提升云上的运行效率。而基于Kubernetes的无服务容器CCI同样是华为云在容器领域的又一次突破,它可以进一步简化容器的部署过程,同时降低云上的资源和运维成本。

华为云踏准了云原生发展的节奏,从战略到市场、从技术和平台,从功能到工具,从方案和行业应用,全面支持云原生应用,致力于成为云原生领域的领导者、创新者和使能者。华为希望通过自身在云原生领域的多年积累,以及在容器、微服务等社区的影响力,推动构建云原生领域的技术标准。一句话,华为云是云原生应用的“黑土地”。

专心做好“底座”

在Cloud 2.0时代,华为云要做智能世界“黑土地”,让互联网业务的内容、应用在上面生长,可以具体解释为:一方面,华为云提供全栈式的云服务,打造互联网业务最佳云计算底座;另一方面,有效实现大数据治理,做互联网生态的的智能数据底座,可谓既有资源,又具备能力,可以更好地使能和支持智能应用落地,做互联网生态最坚强的后盾。

郑叶来分析说:“移动互联网在过去几年中充分释放了人口红利,现在如何继续挖掘数据红利,成了持续获客的保证。这就要求互联网云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提供虚拟机、存储、弹性扩容资源,而且要具备高效处理应用的能力,更需要像人工智能这样的智能底座来支持和经营数据。另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自建电商平台,打通从生产制造到流通的长链条,应用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华为云实现了IaaS与PaaS的融合,进一步夯实了云计算底座。华为云是提供包括芯片、硬件、软件和服务在内的全栈式云计算提供商,已推出16大类、120多款产品。Gartner将华为云评为Cloud IaaS第一梯队云厂商,Forrester将华为云评为中国全栈公有云平台的领导者。而这一地位的取得是华为云真抓实干的结果。

华为集30年来在技术上的优势,可以从多个角度,利用不同的产品和方案组合满足用户的需求:在计算和存储方面,华为Kunlun关键业务服务器具有业界同类产品的最强性能,裸机配备32T大内存,此外华为还能提供高规格的HPC解决方案,包括异构计算+超高IO EVS+100G IB网络,并且推出了新一代对象存储OBS 3.0;华为具有强大的芯片研发能力,可以提供GPU+FPGA的异构计算服务,性能强劲;在安全方面,可以提供T级流量清洗防护功能;在云原生应用方面,基于容器、微服务,可以帮助用户不改应用也能平滑上云;华为云还能提供多级专属云,涵盖资源专属、全栈专属、混合专属,满足游戏、社交、电商、视频娱乐等不同用户的需求。

你可能还不了解,华为云在游戏开发领域也是一位高手,其游戏容器部署解决方案基于华为云成熟的容器技术,为游戏客户带来了全新的开发部署模式,更好满足游戏行业快速迭代的需求。在今年4月举行的GMGC大会上,华为云DevCloud带来了为游戏行业定制的开发解决方案,涵盖从游戏开发、游戏上线直到游戏运营的游戏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的DevOps研发平台可以帮助游戏开发团队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DevOps研发流程,帮助游戏企业开发团队成功转型为敏捷精益研发模式。

在视频领域,华为云媒资行业智慧媒体解决方案正大显身手。从视频信号的采集,到传输、存储、分析挖掘,直至分发,华为云可以很好地支持互联网海量视频的高效处理,匹配数据全流程。比如,在采集阶段,通过FPGA硬件加速可以节省30%以上的带宽;在分发阶段,华为云CDN覆盖全国,拥有全栈式解决方案和100多项CDN技术专利,可以将CDN客户业务可用率提升到99.99%以上。

有客户这样评价:“华为云的容器服务控制台是我见过的国内云计算厂商中最易用、最全面、逻辑最清晰的控制台服务。”其实不仅仅是云容器服务,整个华为云都是客户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云计算底座。

做好云计算底座只是第一步,华为云还致力于成为互联网业务的智能底座。

现在,云服务商无论是业务规模还是技术能力,都可以为人工智能的开展提供强大的计算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之一就是实现智能化转型。企业为了赢得商业先机,就更需要深刻的市场洞察、精准的客户定位、高效的供应链支撑,而这一切的先决条件就是智能。如今正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最佳时机。

进入“后摩尔定律”时代,传统以CPU为核心的x86架构不能适应AI类海量计算的需求,基于GPU、FPGA、ASIC等多种计算能力单元的异构计算正强势崛起。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要具备提供异构、云化和边缘智能的能力,从On-Premise、云、端三个层面为智能应用提供足够的计算力,实现协同发展。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熟练应用正是实现智能化的前提。在大数据治理方面,华为云具备处理10万亿条记录的数据治理能力,开放的平台、秒级的处理能力为它赢得了超过1000家客户,其中就包括招商银行、太平洋保险、上海证券交易所等行业标杆客户。

华为云EI企业智能的推出,让华为云掌握了使能互联网业务的一大利器。EI是一个开放强大的数据处理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的组合体,完美地实现了“数据+人工智能”,让企业的决策不再拍脑袋。借助EI,围绕互联网业务的具体场景,华为云正在改变用户的体验和生活习惯。举例来说,在电商领域,由于EI的应用,将电商销售预测准确率从原来的50%提升至95%;在社交媒体领域,EI将内容审核的准确率提升至99%;在智能客服方面,EI让语义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99%。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华为云一直强调“不碰数据”,这是让客户在使用华为云时更放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华为云不懂数据,相反,华为云通过大数据+EI,可以更好地推动互联网客户的业务创新。

在Cloud 2.0时代,区块链技术将成为引领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风口”。2018年3月,华为云正式对外开放区块链服务BCS(Blockchain Service),并联合车车科技发布了基于BCS区块链技术的互助社群区块链解决方案。BCS是基于华为在分布式并行计算、容器、数据管理、安全加密等核心技术领域多年积累而研发的云服务产品,最快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部署,一键快速“上链”。“快、强、省、信”,这不仅是区块链技术的“法宝”,也是华为云的核心价值所在。

郑叶来表示,华为云不仅可以为互联网客户提供具有极致性价比的云计算基础服务、高速的网络,以及端云协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面向游戏、电商、视频娱乐、社交资讯等不同客户,提供匹配其典型业务场景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举例来说,华为云可为游戏客户提供DevOps软件开发服务,为电商客户提供中立的平台支持亿级并发,以及智慧门店、智能推荐、智能客服等服务,为视频娱乐业的客户提供高效的云视频处理能力,以及VR、动画渲染等服务,为社交资讯客户提供敏感信息检测、内容智能推荐等。华为云的全面性、定制化、贴心可见一斑。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华为云不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而且还十分贴心地提供伴随式服务支持,即从前期接洽开始,经历专题交流、产品测试、业务上云,直到售后支持的上云全过程的服务支持,所谓扶上马再送一程,保证所有客户的上云之旅平滑、安全、顺畅,无后顾之忧。有这样的云底座和智能数据底座,互联网用户上云时可以放心了吧。

华为云值得信赖

华为云是互联网业务的“黑土地”,而各种类型的合作伙伴就是阳光、空气和水,大家合力为互联网客户提供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华为云更接地气,它关注的只有一点,就是如何利用云基础设施的创新、云原生技术解决互联网客户面临的IT和业务问题。从“一切以客户为中心”这一角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读华为云的Slogan——“有技术,有未来,值得信赖”。

“有技术”,即华为云始终聚焦自己擅长的ICT基础设施领域,基于长期以来在计算、存储、网络等领域的实践,不断增强在算法、芯片、软硬件结合等方面的能力,打造最优的云基础设施。

“有未来”,云基础设施是华为长期持续战略投入的方向,也是华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容器、微服务、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领域投入大量高精尖的研发资源,让华为云在云计算这场长跑中后劲十足。

“值得信赖”,这是云服务商与客户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恪守业务和数据的边界,华为云不仅是喊喊口号。华为云始终坚持“三不”,即不碰数据,不做应用,不做股权投资,让用户放心使用华为云,让合作伙伴能够从华为云中获得增长的动力。弱水三千,华为云只取一瓢,专注做好伙伴和客户内容、应用和云服务生长的“黑土地”,做好云应用的底座、数据智能的底座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座。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国内通讯云服务市场千帆竞发,谁能脱颖而出?

下一篇:阿里云财报告诉你,云计算的价值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