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收购Snapchat不成 还被挖了角

2013-12-25 17:58:00来源:[标签:来源]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Snapchat 新任 COO 艾米丽·怀特(Emily White)

  当被问及艾米丽·怀特(Emily White)留给同事最深的是什么印象时,得到最多的答案是“戏剧化的”。也许,这与她大学时主修工作室艺术有关;也许,仅仅是因为她常有惊人之举。

  最近,这位“戏剧化的”Facebook 高管、Instagram 商业运营部主管做出了充分符合这个形容词的决定:离开工作仅 8 个月的 Instagram,前往竞争对手 Snapchat 公司担任二把手——首席运营官 (COO)。

  有趣的是,就在她宣布跳槽前,Snapchat 刚刚拒绝了 Facebook 价值 30 亿美元的收购“橄榄枝”——这一价格相当于 Facebook 收购 Instagram 的成交价的3 倍。

  除了 Facebook,谷歌、腾讯公司也被传有意收购 Snapchat。此次怀特的加盟似乎为这块“香饽饽”贴上了“免售牌”,表明该公司打算继续独立经营。“收购对我们将是严重的干扰。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我们目前专注于建设。” Snapchat 公司年轻的 CEO 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表示。

  在竞争激烈的社交网络业界,人们喜欢将现年 35 岁的艾米丽·怀特比作 Facebook 公司的二把手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加入 Snapchat 也许能让这一类比更加贴切。对于一个飞速发展的公司来说,的确需要有一个得力的 COO 来理顺商业事务,找到恰当的营收模式。

  冤家挖角

  如果说三个月前那场未成功的收购是“冤家收购”的话,怀特的跳槽无疑就是一场“冤家挖角”。

  毋庸置疑,“阅后即焚”式的瞬间移动照片和视频分享服务商 Snapchat 的崛起对 Facebook 及其旗下的 Instagram 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Snapchat 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今年夏天,该应用的日分享图片数量是 2 亿次,到上个月底,这个数字就足足翻了一番,并一举超越 Facebook。

  去年才成功收购了 Instagram 的 Facebook 当然不会允许有 Snapchat 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出现。收购不成之后,Facebook 火速复制了一个类似的应用“Poke”。虽然发布第一天冲到了苹果免费应用下载排行榜的第一位,但没几天就迅速回落至 50 名左右。而另一边,Snapchat 却依然傲然挺立在三到四名。

  

 

  从对手 Facebook 那里挖来怀特,将是 Snapchat 缔造商业化帝国的关键一步

  在提及竞争对手 Facebook 和他们的产品 Poke 时,Snapchat 年轻的 CEO 斯皮格尔显得云淡风轻:“真诚欢迎 Facebook。”这语气是否似曾相识?1981 年,苹果曾在《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整版广告,上头写的正是:“真诚欢迎 IBM”,在那 6 年之后,IBM 的个人电脑宣布停产。

  Snapchat 目前疯狂的增长促使该公司思考如何赚钱。从“冤家”Facebook 那里挖来负责 Instagram 广告创收的怀特,将是 Snapchat 缔造商业化帝国的关键一步。

  寻求 Instagram 的商业化之路

  直到今年年初,Instagram 所有 32 名员工中,只有一个人与无数品牌打交道,这个人就是怀特。

  今年 3 月,怀特自 Facebook 加盟子公司 Instagram。她的首个任务就是将 Instagram 的总裁Systrom关在办公室里。“在开始的两周,我把他锁在会议室里,告诉他‘现在该把计划都呈现到纸面上了。’”她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道。

  作为继Systrom后的公司二号人物,怀特口中所说的“计划”当然就是 Instagram 的商业化。成立三年多来,这个坐拥 2 亿月活跃用户的应用始终没有一个明晰的商业模式,即便是在被 Facebook 巨资收购后,扎克伯格也没有赋予其太多盈利能力。

  对于一个尤其强调用户体验度的社交网络应用而言,商业化并非易事。去年 12 月,Instagram 曾对隐私政策进行修改,此举引起不少用户强烈的反抗情绪。

  面对挑战,怀特率领团队研究 Instagram 应用中的“搜索”功能以及其热门功能“发现”(Discover),依托优秀的内容呈现方式和海量的用户基数,探索和挖掘其商业化的可能性。“我喜欢简单化,而不是不断附加,例如在图片处理过程中附加一些链接,链接到品牌客户的网页那里去。”怀特说。

  历时半年多,10 月底,Instagram 的首个广告正式上线,受到了公司 CEO Kevin Systrom的大力赞赏。“怀特已经使我们的创收计划走上正轨,同时吸引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

  

 

  今年 3 月,怀特(右)自 Facebook 加盟子公司 Instagram。历时半年多,10 月底,Instagram 的首个广告正式上线,受到了公司 CEO Kevin Systrom的大力赞赏

  就在首支广告上线前,怀特和她的团队通过 Instagram 的博客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我们的目标就是制作让用户感到自然的广告。我们希望这些广告能够被用户喜欢,而且将按照用户浏览杂志广告的方式,把这些广告呈现给用户。”

  “我希望 Instagram 的广告能很自然地呈现,怀特做得很漂亮。” Systrom评价道,“因为她,Instagram 比以前更好了。”

  能媲美桑德伯格的明日之星

  今年 10 月中旬,Facebook 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登上《财富》杂志封面,在《财富》最新发布的“2013 年度商界最具权势的 50 位女性”排行榜中,桑德伯格位列第五。

  翻开这期杂志,还有一个名字在另一份榜单上:艾米丽·怀特位于“未来 40 位 40 岁以下商界精英”之列,该榜单上的名字通常被外界视为“明日之星”。

  同是互联网女强人,同样擅长为公司开拓盈利模式,同样有着从谷歌走出、再到 Facebook 任职的经历,35 岁的怀特和桑德伯格有太多相似之处。怀特赴 Snapchat 出任 COO 后,她将担任与桑德伯格在 Facebook 公司同样的角色——“大家长”。

  桑德伯格用事实证明,她对“大家长”角色颇为胜任。五年多前,当 Facebook 宣布她的任命时,很多人并不看好。彼时,Facebook 已拥有 6000 万用户,被誉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但扎克伯格却不知道如何从中赚钱。“广告就是 Facebook 要做的生意。”桑德伯格为 Facebook 设计了全新的广告平台:“社交化广告”(social ads),并吸引了全球各大品牌的入驻。

  三年后,Facebook 成功上市,桑德伯格贡献卓越:Facebook 的用户数量从 2008 年的 6000 万增加到 2011 年的 8.5 亿;广告收入也从 2008 年时不足 3 亿激增至 2011 年的 38 亿美元。硅谷和 Facebook 内部称她为“Facebook 的幕后女王”。

  与当年的桑德伯格一样,怀特到任 Snapchat 后,首要任务就是为这家飞速成长的新贵找到赚钱的方法。

  这个任务的艰巨性也是显而易见的。Snapchat 的最大特点就是“阅后即焚”,虽然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其中很大一部分正是从 Facebook 转战而来,但这一特点也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其贪图一时快感的特点能否获得用户长期的青睐还有待验证。瞬息万变的社交网络市场以及年轻人的喜厌好恶也同样不容忽视。

  怀特的职业经历让外界对她多了一份信心:她是谷歌仅有 200 人时的早期员工,在谷歌有 2.2 万员工时离开,曾帮助构建 Google AdWords,在互联网广告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2010 年,她加入 Facebook,先是担任本地业务总监,之后负责移动业务。

  从发展轨迹来看,Snapchat 与 Facebook 及其旗下的 Instagram 比较相似,且同属社交通讯领域,这对怀特而言可谓驾轻就熟。

  “明日之星”能否成为“幕后女王”?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淘宝致歉:系统升级导致搜索异常

下一篇:福布斯:小米智能手机效法苹果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