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竞逐第三方支付 平安付谋求后发制人

2013-11-26 17:56:29来源:[标签:来源] 阅读 ()

新老客户大回馈,云服务器低至5折

  市场规模急剧扩张的第三方支付领域的竞争已是风起云涌,在马云的阿里巴巴手握支付宝,马化腾的腾讯坐拥财付通之后,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终于携着“平安付”拍马赶到。

  尽管相对于支付宝和财付通,平安付还显得“青涩”,但受马明哲邀请担任平安付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平安付”)董事长兼CEO的王洁凤对平安付的未来仍充满信心。她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作为脱胎于强大平台的支付工具,平安付的战略路径是今后借助强大的用户、商户关系走向理财、基金等金融工具。

  至于“新来者”平安付如何能够后发制人,搅动第三方支付的局面,市场拭目以待。

  平安互联网金融遍地开花

  平安付注册资本7.6亿元,公司总部落户上海,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深圳明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明华智能”)。去年9月,平安集团持股99.88%的平安金科、新疆国年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三亚富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及个人姜兆和出资6994万元购下明华智能的全部股权,所占份额分别为49.99%、25.01%、17%和8%。而明华智能此前已100%控股拥有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牌照的深圳市壹卡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壹卡会”)。

  今年4~5月间,明华智能又斥资收购拥有银行卡收单、移动支付等牌照的上海捷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捷银”)。6月,明华智能正式改名平安付。至此,一家控股公司加旗下两家拥有各自特色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子公司,构成了进军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平安“全牌照”军团。

  平安进军第三方支付市场不仅是因为平安集团旗下各项业务拥有各自的支付需求,也因为第三方支付是一个规模迅速膨胀的市场。

  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12.9万亿元,同比增长54.2%。艾瑞咨询预计到2016年,整体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50万亿元。

  “新来者”平安付想要成功切入这个市场,用王洁凤的话来说,就是“不容易,不简单”。

  2012年,整体支付市场中,中国银联依然占据核心地位,全年交易规模达7.76万亿元;互联网支付企业迅速崛起,支付宝、财付通交易规模分别达到1.86万亿元、0.74万亿元。“虽说‘蛋糕’逐渐变大,但这一市场几年来份额情况变化并不大,显得非常稳定。”要在稳定的市场中撕开一道口子,实非易事。“支付的‘马太效应’很强,越强就越强,越弱就越弱。”

  尽管王洁凤表现了“新来者”的谦逊,但背靠平安集团,平安付从出生就注定着拥有“不简单”的起点。

  从平安入股到现在一年多来,平安付的注册资本一路蹿升至7.6亿元。这笔巨额资金对于初创期的平安付来说可谓打入了一剂“强心针”。

  正是有了资金支持,平安付成功收购了牌照齐全的上海捷银,更是让两家分公司迅速扩张。王洁凤称,旗下两家子公司从之前的北上广深皖5个分公司拓展至今年10月底的全国34家分公司,抢滩布局线下支付。而公司人员也从筹备期的十多人,迅增至目前的接近800人。“明年,我们的员工数将过千人。”

  管理团队的组成中,除了“外脑”王洁凤之外,平安付首席技术官郑一德来自全球顶尖在线支付公司PayPal;总经理邵海峰则是“老平安”,其余的高管也有深厚的支付或金融从业经验。

  金融行业发展至今,传统商业模式已优势不再。随着阿里巴巴、腾讯等金融行业的互联网“搅局者”逐渐壮大,似乎金融行业“拥抱”互联网已成了不可避免的趋势。在传统金融机构中,平安集团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无疑已然“遍地开花”。

  此前的2011年8月,被视为平安内部创新业务孵化器的平安金科成立。一个月之后,作为P2P互联网融资平台并且为投资者提供担保的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陆金所)出世。今年2月,与阿里巴巴、腾讯合资的“众安在线”获保监会批准筹建,专注于互联网保险及风险解决方案。5月,二手车交易平台“平安好车”上线,网站提供车辆检测、竞价、保险等服务。

  而在市场规模急剧扩张的第三方支付领域,将互联网金融作为重要阵地的平安显然不会甘心在此领域留白。如今,作为平安集团旗下最年轻的成员之一,平安付终于浮出水面。

  依托平安创新悄然展开

  在平安付的两家子公司中,壹卡会拥有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互联网支付等牌照,而其移动支付牌照也正在申办当中。而上海捷银拥有的牌照包括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等。前者是6家拥有全国预付卡发卡收单牌照的支付公司之一,后者则是8家试点做农村支付的支付机构之一。

  王洁凤表示,监管要求使然,虽然两家子公司的后台支持系统等已进行融合,但两家分公司在业务上仍需保持相互独立。由于两家子公司拥有各自特色牌照,一家专于线上,一家专于线下,因此平安付的战略将线上、线下同时推进,“客户怎么方便就怎么做”。而基于两家子公司各自的特色,未来银行卡收单业务将放入上海捷银,非银行卡收单业务则纳入壹卡会。

  对于充满互联网基因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说,平安的8000万客户无疑是一个“资源宝库”。“相比而言,能购买保险的客户经济活动价值肯定是比较高的。”在平安提出的“客户迁徙”大战略下,从传统渠道纳入的客户如何迁徙至平安付的支付领域,是王洁凤领衔的平安付如今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很少会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会深入保险领域。”和一些支付公司基础的收、付业务相比,平安付的抱负显然不止于此。“我们更倾向于提供行业解决方案。”而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就成了“新来者”后发制人的关键。

  依托平安的平台和资源的同时,平安付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已经悄然展开。

  在市场创新方面,依托自身优势,农村金融市场成为平安付接下来将重点“攻坚”的对象。“农村支付/农村金融这个领域目前来看是一个蓝海,但也是一个很辛苦很耗资的活儿。”

  据王洁凤透露,平安付已组成了专门研究小组,前往6个农村“蹲点”数周,调研农民的金融需求,而移动支付将以此试点作为今后平安付的重点开拓领域之一。

  平安付旗下上海捷银本身就是8家农村支付试点公司之一,而平安在县级以下地区的代理人则会成为今后平安付业务的“推手”。“这也将支撑我们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但不用设分支机构的业务模型。”

  而在产品创新方面,平安付则依托养老险企业客户资源,开发了健康险支付卡,员工可在合作药店内购买药品,刷卡直接从保险账户中扣除,实质就是将理赔过程前置,省去了客户自己先行支付再去理赔的繁琐流程。

  王洁凤介绍,目前平安集团部分养老险企业客户已购买了该项产品。而今后,平安付的产品也会向平安系统外的其他保险公司拓展。

  “平安付属第三方支付公司且基于互联网,有其行业的独特性,所以作为子公司,集团给予了我们充分的独立性和业务上的自由度。”王洁凤说。

  事实上,在王洁凤办公室的隔壁,就为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顾敏留了一间办公室。顾敏常常会来此办公,当然他不是来“管头管脚”的,而是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按他的说法,做金融的人搞不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需要一些不一样的人。而平安付里充满了“不一样的人”,业务人员主要来自互联网行业。

  但独立的背面则意味着市场化。“虽然我们是集团一员,但和集团任何业务合作都是本着市场化的原则,所以是否能够提供好的产品和价格成为了重中之重。”王洁凤说。

  平安之所以要走“综合金融”之路,就是要产生“1+1>2”的效果。而在王洁凤的眼中,纵然平安付的产生部分源于平安旗下保险、银行、基金、信托等的支付需求及交易数据不至于外流的需要,但平安付对平安整个集团也意义重大。

  “无论是保险、银行也好,在客户有需求的时候才会与客户产生关系,频率比较低。而作为人们衣食住行的消费助手,支付就会‘掺和’在其中,如果掌握客户的生活消费数据,就可以主动知晓客户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王洁凤表示,平安付的战略路径跟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路径接近,脱胎于一个强大平台的支付工具,今后借助强大的用户、商户关系走向理财、基金等金融工具。但由于依托的平台不一样,采用的手段也不一样。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产品和服务。“只要有能让客户的生活变得更好的产品或服务,互联网的疯狂传播效应会让规模急剧扩张。”

标签: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SEOWHY再次被黑 元芳你怎么看

下一篇:从最高法终审3Q大战 看360的垄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