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阅读模式探索
2019-04-16 来源:百度XDC
阅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陌生,从小我们就开始触摸纸书,从味、质、厚度、重量……从物理的认识到真正走向内容的互动、熏陶,对于阅读的载体和阅读的形式再也熟悉不过了。
今天的网络已经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一天不上网,你会感觉自己已经被时代抛在脑后,这就是网络的快速时代!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都想在网络上完成。阅读也在悄然的发生变革……网络上的阅读到底是什么模样?能否和纸书一样让人沉静下来,就像享受午后的阳光一样悠然自得?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在线的阅读模式!
先让我们来了解两 个词 :情报狂和美食家
情报狂:情报狂的基本属性是传递性、价值性、情报是针对特定需要而提供的、在科学研究和各种活动中起继承、借鉴和参考作用的信息和知识。
美食家:美食家是以快乐的人生态度对食品进行艺术赏析、美学品味,并从事理想食事探究的人。即有丰富生动的美食实践和物质享受,又有深刻独到的经验与艺术觉悟,是物质与精神谐调、生理和心理融洽的食生活美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阅读现状
上线时间久,我们都会感觉疲惫。那是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在做脑力运算(大量的选择、判断、归档……),同时也包括焦虑机制所帶來的精神压力。
为什么会有焦虑?
这得从我们原始祖先说起,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生活的,采集、狩猎、获取资源便于生存,这种狩猎不同于现在打猎的性质,现在的打猎更多的是一种娱乐,顶多也只是少了一顿美食而已。然而原始的狩猎者同时也是被狩猎,所以他们要眼观四面,耳听八方,鼻闻气息,脚感震动,但只有这样还不够 ,如果你太专注某一线索而忽略其它的话,很有可能成为其它猛兽的袭击目标。
所以网络上的我们 ,学会快速扫读,讯速判断文章有无归档价值 ,努力把自己上网的首页打造成信息集中地,大量实时标题供我们过滤选择,各种书签网站,推荐网站,信息整合网站,一到网络上我们再也静不下来任何长时间思索、辩证的难题 ,我们彻底成为屏幕的情报狂!
真正的阅读情景莫过于对书籍的情感
没有QQ、MSN、@微博、邮件提醒、内容更新……我们的形式变成单一,单一让我们有控制感、有安全感!自然就放松了,放松让人容易专心,专心让我们体验到沉醉的喜悦,真正做到与书内容的互动,所想、所思、所陶醉,我们享受情节,有时哭、有时笑……读书让我们享受知识与剧情构建的精神世界,比如成美食家!
气味、质感、重量、厚度、触摸感
手拿一本书,一本固体的书,可以想像你对它的掌控是随时随地的,这里说的掌控不仅是物理的,也是虚拟的,包括进度记录!这里的进度记录并非简单的书签功能。印刷书籍通过页面、段落、章节、页数和书签,构成了千年来人们习惯的阅读进度记录。这些记录在心理上提高了读者的安全感、成就感和方便度。
探索阅读心理
1、应避免内容的长度令读者感觉到压力
2、要让读者对阅读的进展和目标有明确的了解(进度把握)
3、要给读者不断提供暂停的机会和阅读成就的满足感(书签、记住页码)
4、要使多次阅读和检索变得容易(关键章节、页码检索及全文检索)
案例分析
1、 www.amazon.com ,美国最大的一家网络电子商务公司,是网络上最早开始经营电子商务的公司之一,而且一开始只经营网络书籍销售业务。
2、 www.barnesnoble.com ,美国最大连锁书店的在线零售网站,实体书店含电子版。
3、 www.kobo.ocm 加拿大公司,直销电子书。
从使最早且最大的书籍(含电子版)大型公司都不约而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他们的首页一屏最重要的位置放自己品牌的阅读硬件设备。
最直接简单的原因是:他们知道真正适合阅读的不是电脑、ipad……而是专注于阅读的硬件设备。
阅读模式的转化
完整精确地复制纸书的內容与版式,把纸书数字化到网络上的电子书模式,不算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因为“情报狂”的“快”习惯已经使他门难以减速下来,耐住性子享受“美食家”的“慢”生活。
把现有的书“重构”为情报者乐于追索的资讯,那么那些书会更适合在线阅读。(在美国一项调研中得到结论:购买书的人基数是没有变的,购买纸书的人不会买同一本电子书,购买了电子书的人一般不会再购买相同的纸书)
多功能机器、多功能环境、多功能程式、多功能格式……它们能夠带给我们各种便利,就像ipad。可唯一沒有辦法给我们的,就是专心!而专心需要更简单的机制,通过提供功能相对单一的载体,提供一种端对端的阅读服务。
所以网络上的阅读实际是一种更快速更资讯的情报者方式!(符合情报狂心理)。
而通过阅读器硬件载体是一种更慢更沉静的美食家方式,是适合电子书阅读的。
怎么从情报狂转化为美食家?将是未来预测阅读产业的最大帮助!
文章来源:百度XDC
参考文献:http://www.contnt.net/2010/03/infomania-and-gourmet.html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用户需求胜于一切
下一篇:个性化营销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