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美国“大众点评网”Yelp与开发者的“刺猬效应”
2019-04-09 来源:产品中国
看到国内大众点评网的开放平台战略掀起轩然大波,尤其看到大众点评产品与运营副总裁姜跃平的一声叹息:“国外生活服务类企业Yelp虽已开放平台,但国内外环境不同,实际除技术层面可借鉴外,其它可借鉴的方面也不多”,我不禁想研究一下美国点评网站Yelp和开发者们的君子协议。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10年前创办于上海的大众点评比Yelp早了一年;其次由于中美产业环境差异,大众点评虽在市占率和品牌知名度上与第二名拉出很大距离,但Yelp面临的直接竞争对手仍少于大众点评;再次,大众点评魔爪已伸向团购(Groupon)和移动(Foursquare),而Yelp截至目前核心业务仍主要集中在用户对商户的评论和信息搜索。
接下来我发现,Yelp与美国开发者们的关系几乎雷同大众点评与国内开发者们的关系,都可以用“刺猬效应”来形容。所谓“刺猬效应”是说,当一群刺猬处在一个寒冷的环境,彼此必须簇成一团才能得以取暖,但是如果靠的太近,则又会被扎到。它形容的是一种“有距离的合作”。
很显然,在美国市场其他竞争者或多或少都在带给Yelp一丝寒冷。而无论是大众点评网还是Yelp,他们在目前互联网移动化的背景下都意识到一个现象,即来自移动端流量高于PC端,这同样对Yelp来说,挑战多过拥抱。因为移动的最大功能本质上是社交,而社交从来不是Yelp类网站的强项,在美国Yelp一直试图推广社交功能,比如你可以只筛选关注人的评论,可以在Yelp结识朋友,但是除了讨论饭馆外,几乎没有人会主要用Yelp来联络感情。
这也就是为何月初Facebook推出社交图谱搜索工具Graph Search会导致Yelp股价下跌7%的原因。相比之下,Foursquare在2012年11月推出的评分系统,已经由“看用户到了哪”变成“建议用户可以去哪儿”。换句话说,Foursquare的社交和移动化特色使它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评分系统为1-10,对此它的描述是,“比别的网站里每个地方评分都是3.5星更加有用。”
也正是基于上述,我觉得国内开发者可能有点过于悲愤了:事实上,Yelp的应用开发者使用协议对自身内容的保护也慎之又慎。
与大众点评一样,依靠用户长久累积的各商户庞大信息库是Yelp的“镇宅之宝”。作为一个信息平台,Yelp的API(应用编程接口)已较为成熟,现在发展到2.0版本,提供诸如获取以地理位置为准的40个最佳结果,结果排序只显示提供“Yelp Deal”打折活动的商户结果等API。而它对自身内容的保护最具代表性的是这句话:
“不要只是把Yelp的网站或者手机应用的功能再重新做一遍,如果你在考虑用我们的API建一个用户可以评论本地商户的网站,这样的网站已经有一个了!”
除此之外,Yelp对整个开发流程进行了诸多限制。应用开发者首先要注册申请API key,之后会获得一个制作应用“原型”的权限,在这个“原型”制作妥当后,要发链接及截图到Yelp负责API的邮箱,获得Yelp审核通过后才能更好的使用API。
这里的“更好”意味着,在制作原型通过审核前,一个应用每天只能call 100次API。即使通过,每天最多也只有10,000次API call。如果还想要更多,Yelp会根据邮件申请以更高标准审核网站的初衷和对API需求的理由。
这一点使Yelp能够有效地控制连接其平台的应用,Yelp对各应用的要求是,该应用和Yelp网站成为互补关系,而一旦Yelp认为某项应用的本质是与它存在竞争关系,该应用会在接到通知的10天内必须去除API。
为确保不会有人复制Yelp,它还特别明确规定:必须直接导入并显示Yelp数据,不能修改和保存、进行除商户ID外的大量下载等。应用永远可以使用Yelp的点评数据,但Yelp的点评数据永远是“借来的”。
Yelp很清楚自己在点评行业地位。有一条条款规定是:如果应用需要显示来自多个点评源(包括Yelp竞争对手)提供的评论,必须按照时间排序,最新评论排在最前,否则必须是来自Yelp的排在第一个。这说明Yelp很清楚自我高更新量的价值,它目前的评论又多又新,所以基本会suppress其他评论。
但与目前大众点评网的开放战略不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除依靠自身资源来招徕开发者使用其API外,Yelp和开发者还有一个收入分享条款。
如Yelp和一个Affiliate Marketing网站 Commission Junction合作,应用开发者在其网站CJ.com注册后,在自己应用内附上商户活动的链接,如果用户在这个应用内点击链接,CJ能追踪到应用信息,在者期间如果用户购买了该商品,Yelp会付给应用开发者一定的佣金。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移动设备上的劝导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