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吃货”设计一款手机?
2019-04-09 来源:信海光的博客
自从小米手机通过互联网营销异军突起之后,各类国产手机品牌都试图通过互联网个性手机这条路实现突围。用微天下前一期关注金立“最拍照”个性手机时所引用金立CEO卢伟冰所说,这些手机的基本手段就是“学小米,反小米”,既学习小米在营销与市场定位上的长处,又在定位上与小米有所差异。比如金立E7,就在价格定位(比小米高端,避开小米的2000元和三星苹果的4000元以上,主打2000-4000元的品牌真空区间),功能定位(更强大的拍照功能)上与小米刻意实现差异化。
这两天,“学小米”阵营里又添一员新军,就是所谓的“吃货手机”,也是主打网络营销,个性化定位。
网络营销,第一步自然是吸引眼球。12月9日上午9:43分,微博红人“happy张江”在微博上以漫画的形式表示,希望能有一款专门为吃货量身打造的专属手机。在漫画中,“happy张江”创想如果能有一款包含“答题免话费流量”、“自动检测提醒每日吃食物的量”、“超强抗损”、“自动探测美食位置”、“远程遥控煮饭”、“食物有毒成分分析报警”等功能的“吃货手机”。
客观说,这条微博创意确实不错,挠中不少网友的痒点,“相信每个人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不折不扣的吃货”、“作为一个吃货很担心地沟油有了这个是不是就不用愁了”、“这是吃货神器”,感叹之余,网友纷纷转发,短时间就转发数超过几千条,“吃货手机”这一概念被顺利送上了头条。
没过多久,就有一个叫“语信小辣椒手机官博”的账号转发了这条微博,并透露说,小辣椒已联手大众点评网马上就要推出这么一款吃货手机,敬请期待!
你说这是巧合,反正我不信。
百度了一下,发现果然网上已经出现“团购分享一条龙吃货定位小辣椒3S”的新闻(图见本文封面),称小辣椒3S也即将上市,定位“吃货手机”,集搜索、拍照、分享于一体,“是又一次市场细分与精准定位的必然结果”。知名IT评论员刘兴亮认为:“差异化的发展可以成为手机厂商的卖点,帮助手机厂商明确目标用户群体。”
目前这一款所谓“吃货手机”的具体特点功能还不清楚,但有三点判断可以先行得出。
其一,国产手机细化市场大有潜力可挖。中国依然有着7亿功能手机等着去被改变为“智能”,百度发布的《2013Q3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报告显示,Android用户中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用户的比例总计达45%,而去年同期仅为35%,这表明,今年以来新增用户大部分来自这些地区。未来这些地区将成为互联网及移动互联产业新的增长点。
不过,同质化是手机厂商面临的问题,依然没有跳出拼硬件性能、拼规模、拼价格的模式。为了走出同质化迷局,一些手机厂商开始寻求个性化之路,在细分化领域开拓产品线。目前三防手机、女性手机、美颜手机、老人手机、明星定制手机、音乐手机等主打特色的概念手机也日渐走红,也从侧面印证了长尾市场潜力。
山寨厂商无法做到让细分用户真正满意的手机;而大的手机厂商如华为、中兴,由于其内部运作流程更多是面向可大规模销售的手机,小规模的细分市场手机很难进入其产品研发环节。这给新晋厂商带来新机会。
其二,在中国这个吃货大国,为吃货们专门设计一款手机,这个创意还是挺有想象力的,其中也蕴藏着不小的商机。中国人爱吃,更爱分享拉仇恨,现在已经根本不需要论证,小白领外出就餐,只要稍微讲究点,哪个不是先啪啪一阵拍,然后分享到朋友圈。那个段子怎么说的:
晚饭前突然有人敲门,我打开门一看,一个送外卖的小伙子,拎了很多大闸蟹站在门外。 我说:“你一定是弄错了,我并没有叫外卖。”“这我知道。” 小伙子说。“这是你的微信好友让我拿给你看一眼的,这是她今天晚上要吃的美食,她手机坏了,发不了朋友圈。快点看我他妈的还得跑十几家。
记得新浪微博数据统计曾提到,中国消费者在餐厅的签到超过6亿次,其中大部分签到都是在餐厅完成的。如果有一款手机能绑定吃货,单从餐饮O2O上就潜力无限。
其三,吃货手机虽然听起来很美,但真正能够吸引吃货,成为餐桌神器,却又没那么简单,因为吃货绝不会为了你一个名字上的噱头就掏腰包,归根结底还要看设计。
从这点上说,“happy张江”漫画畅想的一些内容倒还算有道理,比如“自动检测提醒每日吃食物的量”、“防水防油掉火锅里也不怕”、“远程遥控煮饭”、“食物有毒成分分析报警”等,但这些估计现阶段并不好实现。
我能想到的几点是:
1、拍照功能必须强大,这是晚餐拉仇恨必备;
2、应该配备一款能自动修图的美食APP,能把拍出的食品自动PS的外焦里嫩,色泽鲜艳,令观者垂涎;
3、与大众点评等吃货网站深度合作而不是拉大旗作虎皮;
4、有大量的餐馆有深度合作,一亮手机或一扫二维码就能像享真正实惠;
5、具备某些健康警告功能......
还有其他吗?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从苹果实体店身上学到的五个经验
下一篇:见证一个新行业网络营销普及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