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习惯性崩坏?微信朋友圈没人发布怎么办
2019-04-09 来源:opinion.haiwainet.cn/
在微博渐渐崩坏,微信大行其道的今天,几许的舆论繁华已经尘归微信朋友圈,大家在不知不觉间把自己的碎片时间更多应用在微信的各类细分功能上,这种转变有点令人惊讶,但也在情理之中。用户习惯的形成并转移,不是凭空而来,也不会无理而去。
惊讶在于互联网用户的习惯转变并非一定需要通过长时间,甚至大量金钱消耗所形成,无数企业把这个用户教育的成本严肃地纳入绩效考核指标,郑重地把产品上线前的教育成本、时间计算出来,这种体系下意味着他们也默认用户习惯与时间金钱成正相关。无数运营推广工作者死无数脑细胞,“怎么把模式介绍于人前,高大上,而又不显山露水”。似乎从来没有人来质疑这种做法。甚至阿里腾讯还以身作则,把打的的习惯完全应用于烧钱的形式上来建立,看来是论据十足。
但这与美国NirANdFar.com所研究的结论则背道而驰。用户习惯与两个要素相关,一是需求出现频率极高;二是解决需求时产生了愉快的情绪。在这种结论下,打的巨头们更应该做好的是应用软件打的过程的愉悦度,而非无止境地拼补贴。有朝一日补贴结束,是否会让用户极度不适应,是否让大家各自尘归尘,土归土?
百度屹立多年依然基本垄断中国大陆的搜索市场,用户一旦产生搜索需求,第一反应想起百度,甚至直接把“百度”替换了“搜索”,“叫兽不知道吗,自己百度吧”。无论央视每年如何攻击百度,在中国大陆人民的习惯上,搜索依旧是百度。
百度培养的这种惊人的用户习惯,除了搜索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需求庞大,百度首先攻占搜索市场等主客观因素外,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百度对于满足用户搜索需求的体验上,往往能让用户满意。用户的搜索动作增加又反向让百度获取更丰富的数据去优化搜索结果,这种良性的循环,使国际巨头谷歌也在中国市场上黯然败退。
要说清理之中,朋友圈也符合用户个人信息积累下的规律。微博走的是QQ空间的老路。社交平台的构建,依赖于用户个人信息的更新发布,随着用户关系的增长,用户的私隐空间也越来越少。而在相同模式的产品,用户又不愿意再运营多一次。因此在QQ空间熟人遍地的情况下,微博作为新兴模式,用户关系空白区间多的存在,接了一次棒。
随着微博粉丝数量日渐成熟,当中不乏自己的各类同学、同事上司甚至爸妈亲戚,发布的每一条内容都得冒着百人检阅团的检阅。不敢发世纪佳缘上新认识的情人,不敢发智在bid得上30元bid取的小米3,甚至不敢发昨晚炉石传说玩到了凌晨2点。一切信息都可能对生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因此不难发现,你的微博已经充满了心灵鸡汤和养生秘方,以及各类高大上的新闻转发。
微信于是又接了一次棒。同样的路,微信接着走了下来。朋友圈大幅弱化了整个信息体系的保存以及交流的保存制度。信息流走的是短平快节奏。这是一种利好。但我现在还没看到微信能确切走出个人信息膨胀后,心灵鸡汤进驻的苗头,甚至鸡汤攻陷朋友圈的速度还比预期的快。竞争对手来往使用了“阅后即焚”,微信呢?
满足用户需求不在于产品的技术能否飞上太空,而是你的产品能否不停解决他的使用需求。如果你的产品真的能不断解决使用需求以及使用过程中不断产生的使用困难,你的产品功能性已经不是重点。
因为生活,已离不开你。
感谢网友丁爷的投稿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