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O2O背景下区域性论坛的运营
2019-04-09 来源:郑思敏
从2000年以后,论坛作为一种上网形态,就承载着中国各地互联网网民获取相应网络信息、发布信息、进行信息互换交流等动作,其发展到如今,虽然中国互联网论坛从整体用户和活跃度角度而言都大不如前,但是国内仍然有发展不错的区域性论坛。而随着2013年O2O时代热点背景的出现,区域性论坛作为比门户与行业网站等更为接近本地潜在消费者的站点,必然要随着O2O大潮进行论坛运营方面的转变,才有较大的机会进行盈利实践。下面笔者就O2O背景下区域性论坛的运营阐述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 聚焦本地网民需求
作为区域性论坛,要想在O2O热潮中更快找到盈利机会,从属性上而言,就应该聚焦本地网民需求。何为聚焦本地网民需求?举例来说:本地区域内有某部分网民想知道“我”所在的地区有哪些可口美味又优惠的小饭馆,但是在诸如大众点评或者其他平台网站上却找不到,而你论坛上面却有这些信息满足了这部分网民的需求,这就是做到了论坛聚焦本地网民需求。
本地网民需求是在如今O2O热点背景里,是最容易刺激扩大其消费欲望的点之一,只要你的区域性论坛提供了对应的信息或服务,同时得益于区域属性及距离等因素的优势,从这些角度而言,网民也会选择在区域性论坛获取相关信息或服务。
那么,如何清楚了解本地网民需求以便做到聚焦,从而提供相应服务?笔者在此可提供一些思路:
(1)花费一个半月以上的时间,带团队走访本地流量较高地段的餐馆,多次询问当地用餐者所关心的需求,从中统计得出。
(2)找出大平台没有提供的需求信息,而这些又是本地网民想要的。
二 手机网民的进一步聚拢
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数据显示:截止14年6月,中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首次超越传统PC使用率,为83.4%VS80.9%,同时手机电子商务类、休闲娱乐类、信息获取类、交通沟流类等应用的使用率都在快速增长。
而在O2O热点里,手机这一移动上网设备对线上线下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则成了区域性论坛必需聚拢的潜在用户。由此可知,手机网民的进一步聚拢有助区域性论坛在O2O方面的流量变现,因为休闲娱乐类、信息获取类、交通沟流类上网行为或者信息,本地网民有部分消费行为完全可在区域性论坛上获得信息,再到本地相应商家中取得服务,完成整个消费过程。
那么,如何获得本地区域内这一部分手机网民?线下商家的合作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论坛运营者可选取适合相互合作的线下商家,制作好相应的印有论坛如二维码等相关信息的宣传海报贴在线下商家门店里,而论坛则在站点内或推广中适当展示线下商家的信息,这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完全可以带来一批手机网民用户。
三 高质量内容的产生和受众碎片化阅读的社交媒体传播
在现如今,不论是门户网站还是区域性论坛,高质量内容的产生都是支撑流量的基础,因为只有高质量的内容产生了,论坛运营者才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分享工具,将相应高质量内容分享到如微博、QQ空间等社交媒体上进行传播,让潜在受众展开碎片化阅读,从而实现引流。
高质量内容的产生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在本地找到所在行业中的佼佼者或商家(例如本地区里有钓鱼高手的,可找其到论坛进行一系列的基础钓鱼教程来传授)。
受众碎片化阅读的社交媒体传播其实与互联网网民阅读现状有关,因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及网民的现实生活状态,碎片化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几成必然。而为了让内容更符合受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有很大部分网民碎片化阅读时间集中在以下时间段:早上八九点上班时,中午午饭休息时间,下班回家路上,晚上睡觉前),论坛运营者需要选准时段将论坛高质量内容通过工具分享到社交媒体上传播,这样才有利于把高质量内容引流的作用最大化。
四 移动用户的持续服务、问题反馈、粘性的产生
在O2O热点背景下,要想将区域性论坛与其结合的更好,使用移动社交工具进行论坛用户关系的维护与服务,可做到收集用户问题反馈的同时,刺激移动用户粘性的产生。
持续性服务除了长久提供相应信息或服务外,还应让论坛运营者在常规时间里对论坛用户进行跟踪,以便清楚快速了解用户的需求及反应;而问题反馈的收集则有助于我们改进论坛,提高运营效率;至于移动用户粘性的产生(为什么说移动用户而不是指其他,是因为中国互联网网民的组成最大部分在于移动用户),则是在以上提到的两个点的基础上,让用户在满意我们论坛用户体验的同时,一点点增加对论坛的依赖度,从而加深移动用户的粘性。
社交工具用来维护论坛用户关系可选择的有QQ、微信等,使用这些工具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来维护用户关系与服务,我们都有可能做到在为用户解决问题的同时,利用技巧慢慢增加移动用户的粘性,提高用户进入论坛和使用论坛相关功能的频率,进而为论坛的口碑传播打下一定底子。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如何做好移动互联网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