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最怕什么?

2019-04-09    来源:马虎眼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看到这个标题或许你第一想到的最怕产品失败,产品失败自然是产品经理不愿看到的,但作为产品经理如果一味担心产品失败恐怕也会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影响到工作,这篇文章跟大家说一下我认为做产品经理最怕的两点。

1)自己的主观意见对产品有很大的影响

在生活中可能你会有这样的感触,如果你每次经过一家店铺看到门庭冷落或许你就会认为这家店的生意很差,但其实或许人家的生意很好,只是因为顾客都是买东西外带或是恰巧你经过的时候没有顾客而已,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看到你所处的环境很干净你就认为这个城市很干净,这个城市跟你接触的人是怎样的,你就会认为这个城市的人如何,很多看法都是由自己的主观意愿做出的。产品经理在工作中往往会将自己的需求体现在产品设计之上,而如果产品经理自己不是产品的目标用户,很容易在对需求理解不够的前提下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到产品上。

其实本身依据个人需求来设计产品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就害怕过分的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到产品上而忽视了用户的需求,影响的不仅是产品功能还包括产品形态。我一直认为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最好的选择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产品,对于产品自己本身就是有需求的,可现实与理想难免有些差距,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工作固然理想,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产品经理所做的产品自己可能都不是目标用户。如果你没有某一领域的专业背景又没有说对某一个方向的产品感兴趣的话,我劝你尽量去做一款大众化的产品,例如旅游、社交,至少自己有很大的使用产品的可能性。这样使得自己更易换位思考,避免犯主观性错误。

平时我们在讲听从用户需求,很多时候我们听从用户的意见反而会出错,因为用户所告诉你的只是他自己的主观感受,一家之言,例如一款产品改版之后总是会遭受用户的批评,要求改回原版,这时候如果你听从用户的话,那恐怕产品永远都不用迭代了,无法进步,所以我们讲产品经理又要有自己的主见。做产品时间久了,产品经理都会有些自信,看待一个产品的某个行为我们比普通用户要看得更深,更懂。但这种懂,会造成的另一个结果就是狂妄自大,对自己的主观判断过于自信甚至忽视了用户的声音。一方面是不要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一方面又不能过于主观,着实纠结,也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用户的反馈与自己的主观判断相结合做决定。

2)无法理解用户需求

产品经理在工作中会总结一套分析用户需求的方式和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理解了用户需求,你或许有这样的感触即便是产品经理也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产品会那么受欢迎。至于说到无法理解用户需求的原因,可能跟年龄、环境和兴趣等因素有关。如果是工具类产品的话或许还好一些,可以换位思考,但是如果产品满足的是用户精神层面的需求那就更难了。

前几天在跟朋友的聊天中谈到了弹幕网站的兴起,朋友就很不理解,认为加上弹幕之后会极大影响看视频的效果,用户对视频有想法可以发表评论,为啥要使用弹幕这种非常损害看视频观看体验的方式呢。看待某款UGC产品你认为那样的产品设计会导致内容收集门槛太高,殊不知对于目标用户而言他们并没有觉得高,而且那样的设计会过滤掉一些质量不高的内容。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思考问题的层次和关注的信息都是不同的,你小时候喜欢看动画片,但是长大后就不喜欢看了,这种变化的发生非常自然,原因也只能归纳于是年龄和兴趣了。在行业内我也知道有些产品经理之所以不为某些公司的诱惑所吸引就是因为自己无法理解人家产品的需求。

当然并不是说对某款产品的需求不理解,就不能做那款产品了。无法理解用户需求最大的影响就是限制住你的想法,影响你对产品的判断。实际工作中你也会发现自己对产品设计的工作力不从心,大多时候都是听从别人的建议,而少有自己的想法。

虽然有工作经验会提高自己的产品技能,但对产品经理这个工作感触深了,发现自己也有一些焦虑,这种焦虑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自身。谈到产品经理怕什么,或许你会说产品经理怕的还远不止这些,还有对产品缺乏热情,自己的逻辑思维差等,其实还有一点也是我个人害怕的,就是对一个产品考虑不周,有时候你想到一个不错的产品想法,可能自认为已经非常完善,没有什么不足之处,但是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往往会因别人的一个问题而致命,这往往是由自己的思维局限和对产品的业务不了解所造成的。产品经理所需要的能力有很多,但是只要一个产品经理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通过学到的。而我所说的产品经理的怕不是指缺乏某一项能力,而是指那些通过学习也无法获得的。

欢迎转载,但必须附上原文链接!在微信上关注马虎眼(微信账号:mahuyan),第一时间收听来自马虎眼的文章

标签: 产品经理 产品运营 产品设计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苏宁线上线下的目标只有一个:获取用户

下一篇:魅族PK小米 各方大佬激辩2015智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