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i为何将重点由智能自行车转向骑行社区?
2019-04-09 来源:雷锋网
2014年3月,BiCi宣布要打造一款全新的自行车,并在此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埋头研发硬件和软件。去年11月BiCi在上海发布BiCi启孜,可以说这是国内最早面世的智能自行车。
与此同时,国内做整车或智能自行车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与骑行相关的手机APP也是层出不穷。不过当各个初创公司还在忙于造车、不断修改硬件方案的时候,BiCi已经开始在思考另一个层面的发展方向了。“在收购行者后,我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蒋旻晨告诉雷锋网记者。
BiCi于今年1月正式收购骑行社区行者,在采访中蒋旻宸向雷锋网表示,今年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打造行者社区上面。从一开始闷头造车到现在改变思路去运营社区,这当中的转变还是有一些微妙的。
放眼望去,现在造自行车的初创公司,他们的标准配置是硬件+软件,如BiCi+行者;小米收购的骑记将来也会用于小米旗下的自行车;斑马自行车目前也在开发自家的APP;Begin One也表示将在下一代开发配套的APP;做自行车零配件的初创公司如Livall则早已经完成了APP来啊的开发、马蹄铁也有自己的APP、炫轮也是如此。
从以上公司我们会发现,他们想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增加用户粘性,或者说是把用户和内容沉淀在社区。不过对于是否应该着力做社区,各家的看法也都不统一。
斑马自行车的霍俊告诉雷锋网记者:“我们也会做自己的社区,不过重点还是在车上。”而Begin One的尹响林认为,纯粹做社区的粘性很差,这一点被很多公司验证过。此外骑行APP有很多,但是活跃度并不高。记者随后也通过微信的方式采访了ifreway的黄涛,在他看来社区或约骑并不是他们的重点,他们的方向是让用户的自行车更懂用户。清客的陈腾蛟告诉雷锋网,APP只能是服务于已有用户的增值项目,而社区之类的属性必须依托硬件的数量才能发挥作用。
我们通常有这么一个惯性的思维:先到先得。BiCi是国内最早发布智能自行车成品的初创公司,按理来说已经抢占先机,那么为什么突然BiCi会认为社区是重点,而放缓了卖车的步伐呢?
雷锋网记者从蒋旻宸那里得知,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已经开启的第三批线上预售,销量并不是太多。一方面是由于供应商的问题(比如跳票),一方面也是因为品控的问题。因而我们可以看到BiCi在线上的订购依然是严格控制的。
关于供应链这一块,雷锋网记者从清客、ifreway、Begin One那里得知,产能是多多少少共同面对的问题。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公司在初期造车的时候也会在零配件、电路板供应或车架开模方面遭遇困难。
虽然在自行车发布上BiCi夺得先机,但此时放慢脚步,给人的感觉是他们也在观望。因为像百度、小米、乐视的产品还没有发布出来,现在摸不清楚他们到时候会怎么玩。
而这时候发展社区,相较于其他做自行车的初创公司而言,BiCi又一次抢先了一步,他们在这个时间差里,有足够的时间把行者社区培育起来。蒋旻宸告诉雷锋网,行者被收购前的用户数量是120万,而如今已经发展到200万的用户。
蒋旻宸表示,他们要把行者打造成一个有特色、有号召力的社群。如果所有的骑行活动发生在一个平台上的话,那么后续控制流量或导入流量都会相对容易,最终通过这种方式来做一系列的增值服务。
尽管如此,但蒋旻宸告诉雷锋网,做自行车仍是BiCi未来发展的重点。在BiCi、Begin One、Zebra之后,今年夏天还会有更多的自行车到来。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