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YP iPad 软件设计经验分享

2019-04-09    来源:腾讯CDC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前言:前几天按照习惯对自己以前负责的设计项目做总结,发现AT&T已经把YP iPad版本从Appstore浏览类挪动到旅行类了。公司做出了合理的商业计划改变,让YP能适用到更准确的种类里,赞!同时也意味着这个设计项目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这里想总结一下这个项目,是我第一个上线的iPad设计项目,是我第一个在AT&T的设计项目,也是至今我所有设计项目中在Appstore种类排名第一最长时间的项目:11个月。

这个设计项目非常典型,有设计的纠结,产品的干扰,开发的谈判,老板的干预。以下会纪录设计过程,并总结设计要点。

文章内容all my 2 cents,见谅。

设计经历:

2010年底,雅虎进行了新一轮裁员,新来的非常nice的老板把我带到会议室,想安慰我希望同事的离职不会影响我以后工作的心情。恰好,那天也是我决定提出离职的日子,所以第一次见到新老板的第一次回忆就是谈离职…… 那个时候心情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认识的很多雅虎的同事不能一起共事了,一方面感慨2010年各种理由离开公司的各个同事,一方面又对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然后圣诞节和老婆一起到Vegas休息了一周,放松了工作许久以来积累的压力,也准备好了圣诞节后第一天就去新公司报道的心情。这些大概就是2010年底进入AT&T工作的心情背景。第一天上班的时候,领到iMac,Macbook Pro,iPhone等设备,了解到接下来会负责设计YP的各种平台产品,非常兴奋。有趣的是,第一个项目不是我最熟悉的Mobile Web,iPhone,或者是Android的项目,而是iPad项目。

YP iPad已经上市一段时间,需要重新设计并提高设计质量(和很多产品一样,第一版主要是上功能,抢时间)。所以第二版的设计需求非常开放,产品经理的设计需求只提及了基本功能点,对设计没有做任何限制。其实作为交互设计开始阶段,这样的需求是最难做的。等于是解答一道没有具体描述的题目,设计师需要想到任何一种设计可能。当时我的经理也非常支持我先出几版创意稿,然后再看情况推进。于是我的第一版就出来了,还没有完全了解公司的工作模式,产品的各种局限,就画了一版。基本包裹了我心目好的iPad App的所有优点,简洁,干净,功能特点强,新特性,灵活的交互模式,用户自设定特点,新增的基于用户思考模式的功能点。

当时我交出这版,也觉得要实现起来难度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直觉是对的,所以第一版被打回来要重新想想。这里为了把握大家的思考节奏,我的第二版出的比较快,在一天多的时间内,我又重新架构了一次,做了一版更现实,更可行的版本。设计团队这边感觉好些了,但是产品团队那边还是觉得改动太大,不符合当前的产品进度和开发情况。这里和产品团队交流效率不高,原因是设计团队和部分开发团队在硅谷,而产品团队和部分开发团队在洛杉矶。我开始项目的时候还没有见过电话会议几次的产品经理Sam。所以这个时候我决定一定要尽快去当面交流,确定项目大概思路。一周之内我就订好了机票,从此过上了一日出差的艰苦日子(早上5点多起床,6点出租车准时出发,7点到San Jose机场,9点多到Burbank机场,10点前到Glendale的公司,工作到5点多,7点的飞机回来,晚上9点多到家)。

尽早与产品经理面谈是正确且有效率的。第一次会议我就基本了解了项目背景,现在的问题,项目前景,以及很多有用的数据。Sam是非常典型的硅谷类型PM,Stanford的本科教育让Sam对市场,经济,技术都有非常踏实的了解,UCLA的MBA教育让Sam也对各种产品管理技巧经验丰富,多年的产品经理工作也让后面合作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次出差我对产品的了解更踏实,也对下一版的设计有了新的想法。

第三版也是来的很快,是为了让沟通中的团队都保持对产品思考的节奏。第三版的架构在设计团队和产品团队方面都得到了基本认可。趁热打铁,节奏,节奏,我尽快把之前没有时间确定的细节进行了添加,也让这个版本更成熟,目标是为了让产品和设计两方的更多认可和支持。

第四版在第三版确定后两天已经准备好了,这次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确认。这次的反对声音是来自开发团队。原来开发团队已经对新产品的架构有了技术构思,并认为我这个版本可实现难度过大,资源和时间都有顾虑。在会议争论后,大家都同意考虑下择日再商量。这个时候简单来说,我猜,大家的心态都多少有这样的情况:设计方面觉得开发支持不够不能达到设计预期效果,开发方面觉得设计天马行空不切实际提难题。在美国的IT公司开发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是主导地位(例子:google, apple, yahoo, linkedin, you name it……),但是这个时候不能妥协(第一个iPad项目啊lol),我立马会后联系了各个主要的开发人员,仔细地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对我设计的认可和不认可的地方。因为都是电话会议,我的策略是先多听,听的时候快捷思考,然后他们说完了我就开始说,逐点论证,赢得大部分利益,摆事实讲道理(本科人大校训:实事求是)。

我不是强悍型的设计讨论者(参考我之前文章:发现自己),所以整个交流过程我都是一个诚恳求证的状态。会议结束后,我立马修改了设计,保留我认为最核心的点,调整结构让开发实现更有效,妥协了部分细节(这个时候妥协的少许细节在之后的迭代工作中一一加回……,phew,幸好以前大部分开发同事都不读中文)。

所以有了第五版,大家都比较认可,产品,设计,开发都在一条战线上了。这个时候我奢侈的花了几天来做自我认证。产品几经变革,还保留最初的价值么?还是你心目中的样子么?还能达到你所有的目的么?这个过程只有设计师做,产品经理或多或少都是站在商业的角度来看产品的,虽然他们最喜欢说”from a user’s perspective”,哈哈。经过几天,我做出了第六版,自我认证后加入了很多小思考,小细节,但是我个人认为很重要,因为很多时候用户体验而感动的,就是这些小细节,而不是对一个产品宏观的理解。

这个时候大家都以为方向确定了,就解决了大问题了吧。哈哈,我也这么觉得。第六版后的几个版本小改,所有都进入日程了,老板们华丽出现了。公司大老板和副总裁出差在飞机上看了我的设计,有了新想法。然后某天,在我埋头苦干的时候,副总裁漫漫散步到我的桌子边,微微一笑,说”YoYo, I like your designs, especially your design document style”(夸我麻醉我),”But for this one we have some different thoughts, look at this app”(我最难招架的一招,看看其他app,压力啊)。大概意思是,更喜欢另外一种设计架构。

标签: YP-iPad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朋友网手机客户端下载页面设计分享

下一篇:浅谈iOS和Android的产品交互设计:(三)iPhone和Android的控件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