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个人完整知识体系,看这份知识指南就够了!
2018-07-10 来源:运营学堂
如何建立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是个很庞大的问题,如果要彻底讲透,那得写一整本书来说。
所以,我尝试用尽量简洁的篇幅,将这个问题说清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通识知识体系的根基,是“大量的知识点”。缺乏这一点,就不成其为体系。没有量的支撑,再精巧、复杂的结构,也是无意义的。
所以,建立知识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足够的基础知识 —— 我将其称为“通识”。
这一点至关重要,但许多人却往往在这一步就走错了路。
举个例子:
学哲学,去看心灵鸡汤、人生哲理;
学心理学,去看微表情、性格分析、《梦的解析》;
学社会学,去看《乌合之众》;
学经济学,去看《国富论》、《资本论》……
这些,都是不恰当的例子。
以及知乎著名的三大流派:Legal High法学,三体政治学,货币战争经济学。
为什么呢?很简单。好的通识,必须具备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范式。
这门学科是研究什么的?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目前有哪些普遍认可的原理?
这就是范式,亦即一个领域的“话语体系”。
它可以将你的思维方式,调整到这个领域的“公认模式”。
好的通识教材,必须是具备专业范式的。它未必一定要“严肃”,但必须足够“专业”。
譬如某些艺术史,从艳情、宫闱等角度去解读名画,这就不是一个好的范式 —— 它会将你带偏。
二是广博。
任何领域在发展中,必然都会不断经历“正-反-合”的过程。
在入门初期,过多接触某个人、某个流派的观点,乃至于拥有立场,不是一个好的做法。这会束缚你的视野,让你先入为主,再也难以看到整个领域的全景。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不断地去追求“合”,寻求最新、最广博的成果。
比如,比起读《国富论》《资本论》,读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后者会站在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前者有更准确、更深入的理解。
你会知道哪些是可以吸收的,哪些是可以扬弃的。
三是客观。
不用多解释了。带着立场和倾向的内容,会导致许多恶果 —— 譬如故意选择有利论据,丑化和批判对立流派,以偏概全,等等。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煌煌巨著,但就是在这一点上广受诟病。
包括某些教科书,也多少有不够客观的嫌疑。不展开讲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
通识是入门的必要条件,但尚未入门的人,哪里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分辨?
这确实是一个悖论。不用急,我们后面会聊。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层次:应用。
应用如果说通识是构成知识体系的原料,那么,应用,就是让这些原料发光发热、建立有序结构的方式。
人类是由意义驱动的族群。
你会发现,我们所有的知识,本质上,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存在的:
艺术是为了表达,哲学是为了探索自然,历史是为了认识自己,等等。不存在没有源头、没有意义的“知识”。
在研究和学习上,也是一样的。我们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是问题驱动。
一定是你先有了一个问题,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你再去探索它,去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试着解决问题。
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所以,从应用层面上来说,同样有3个层次:
使命:这个领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
大问题: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哪些推动领域发展的「大问题」?前人们是如何思考、回答的?
小问题: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对哪些方面有兴趣?我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如何组织和思考这些问题?
大问题是就某个领域的发展和演化而言。
举个例子:
以心理学来说,情绪是什么?意识是什么?大脑的机制是什么?这些,就是心理学家所面临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的“大问题”。
哲学的入门书,我一直推荐《大问题》和《哲学的门槛》,就是因为它们采用了这样的结构 —— 不是照搬流派和历史,而是告诉你:
哲学的发展是要回答什么问题?关于这些问题,历来的哲学家们做出过什么努力?分别有了哪些进展?
这是非常好的入门方式,也是将通识“点石成金”的方法。
小问题,则是针对个人的学习而言。学习这个领域,是为了回答自己哪方面的疑问?解答哪些实际问题?
只有采取问题导向,用这种方式去思考,才能更好地激发和活化你所学到的知识。
举个例子:
时间管理有大量的基础知识、工具和方法论,学完这些之后呢?不是照搬,而是看你的背景和需求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然后,再从这些大量的方法论中,抽离出它们的精髓和骨架,重新进行组织结合,演化出一套最适合个人的管理法。
这就是一种“有序的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你才能对学到的知识赋予意义和价值,让它们体系化。
一张地图画出来,不是放在那里积灰,而是要用来指引道路的。
知识也是如此。
资讯前面两点,通识和应用,共同构造了知识体系的绝大部分。
剩下的一部分,就是资讯。
什么是资讯?
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前两者的更新 —— 亦即一个个小的更新包。
任何一个领域都在发展之中,不断地修正之前的小错误、在某些方向进行探索。
它们的形式,可能是论文,杂志,网络文章,书籍,等等。
重点是什么呢?知识体系不是一个静止的东西,而是需要不断迭代和完善的。必须有新的水流进来,再将沉渣冲洗掉,才能不断维持它的生机。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上个世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短时记忆可以保持7个单位左右”,这就是经典的“神奇数字7”。它是一个“通识”。
但21世纪初的最新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其实只有 4 ,不是 7 —— 这就是一个“更新包”。那么你就会知道:喔,我的知识需要更新了。
现在,你去看近几年出版的心理学科普书,基本全都改过来了 —— 这就是“资讯”经过时间检验,变成了新的“通识”。
如果你不关注这些前沿成果,不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你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你的知识已经变得陈旧,已经无法跟上时代,也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了。
所以,求知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知识不是终点,而是在路上。
二、我们从哪里学:三种方式
联系我在学习任何一个知识点时,必然会问三个问题:
它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不要笑,这是严肃的。
第一个问题,我会去找「同类项」。
亦即,从记忆里找到与其相似的概念,弄清楚,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点;这个新的知识点属于什么,不属于什么;是什么,不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我会去往上溯源,找到这个知识点的来源:谁提出的?怎么来的?原本是为了解决/解释什么的?造成它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我会不断地问“为什么”,来逼近整个逻辑链条的起源。
第三个问题,我会去往下拓展,去找这个知识点的应用情景。
我会去思考,把它放到这个场合下,会怎么样;把它放到那个语境下,又会怎么样。
这就是我的“包围式学习”。
你会看到,包围式学习的核心,就是“联系”:尽可能找到并建立起,这个新的知识点,和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孤立地去理解一个知识点,是没有意义的,你记不住它,也无法将它纳入体系中。只有不断去寻求联系,去建立接点和连线,才能将这个知识点,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里面。
这才是学习的本质。
系统系统和联系,非常像,但又有不同之处。
联系是以新的知识点为核心,对其进行发散关联。而系统的思维方式,则是“拔高一个层次”,从更高的维度,去看待眼前的“整张网络”,关注它本身的结构、所在的位置和接触点。
这说起来有点玄,我举个例子:
打开你手边的一本书,翻到42页,你会看到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它们构成了某种表达。
现在翻到目录,你会发现,整个42页的内容,都浓缩成了目录上的一句话。
看到这句话,你就会在脑海里将其“展开”,恢复成原本的内容,你会知道,它大概是讲什么的,提供了什么信息。
现在,将这本书放到书架上,再退后两步,看着你的整个书架。
于是,这条目录又跟其他的目录一起,隐藏到整面书架当中,就像一滴水汇入一片海域。
但你会知道,当你要找某个内容时,你可以打开哪本书,找到哪条目录,翻到哪一页,将你要的信息找出来。
这就是一个最最简单的“系统”。
上面所说的,是这个系统中的不同层级。
具体内容是一个层级,目录是一个层级,书是一个层级。
再往上延伸,书架、各种知识载体,等等,又是整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层级。
每一个层级,就是一个子系统,也是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当你的视野拔高时,你会发现,你看到的东西会完全不一样,你的思维方式,也会完全不一样。
某个局部战役可能输了,但从整体战略来看,却赢了 —— 就是这个道理。
下围棋,连续三四步无理手,走到后面,却连成了一整片大势,也是一样的道理。
时刻注意“系统”,将自己的思维和视角不断拔高,能有助于你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知识体系。
开放最后一个至关重要的心态,是开放。
前面讲过,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必然不断重复“正-反-合”的过程 —— 旧的“合”,会成为新的“正”,再进行循环,不断螺旋上升。
这就是一次“迭代”。
许多人的弱点就在这里:
笃信自己的“正”,却不敢直视“反”,更不敢推翻自己。
这就无异于断绝了知识的来源,只会一直抱残守缺。
所以,我们说“科学精神”是什么?不是追捧某个理论,认为某个理论“永远正确”,而是求证、探索和质疑。
当一个人坚定自己代表真理时,真理就已经离他而去了。
最后,我们再看这个“知识体系矩阵”。
你会发现,纵向看,它们也是一一对应的:
学什么?通识。怎么学?通过导师。什么心态?联系。
学什么?应用。怎么学?输出。什么心态?系统思维。
学什么?资讯。怎么学?信息渠道。什么心态?开放。
知识体系的本质,就在这里。
当然,从这里开始,到真正掌握和理解一个领域,还有着遥远的道路要走。
一起死磕深度思考和终身学习吧。
知识永远不在某处,知识是在路上。
作者:?Lachel,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标签: 网络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