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预测人口回流高峰,北上广深、华中三省、成都、西安防疫压力巨大

2020-03-03    来源:raincent

容器云强势上线!快速搭建集群,上万Linux镜像随意使用

来源: 学术头条

鼠年的春节早已步入尾声,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延长的假期,也在愈来愈多的「复工」和「网课」的消息里草草结束。

春节前的人口大迁徙无疑加速了本次疫情的时空传播速率,而春节后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回流仍然会对疫情的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虽然当前在多方防范和应对措施之下,各地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已逐渐放缓,但在春运返程这又一次的人口大迁徙中,病毒是否会迎来新的「作恶」机会?

哪些城市需要严防死守?

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更深刻地认识春节后人口回流的迁徙特征和规律,nCov 疫情地图项目组以百度迁徙数据和通过调查所获得的个别城市的真实人口迁徙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建立了相关的数据模型,并预测了春节后迁徙人口的数量分布特征及迁徙网络结构特征(节前人流推算所用数据时段为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1 月 23 日,而节后人流模拟所用数据时段为 2020 年 1 月 10 日至 1 月 23 日,共计 14 天)。

在通过分析春运前迁入迁出人口得到的空间地理格局的基础上,该团队又对每日所模拟的人口迁徙数据进行时空格局分析和时空演变模式分析。其中,时空格局反映迁徙人口的时空分布特征,而时空演变模式揭示迁徙人口的时空整体变化趋势。

 

 

春节后迁出人口的数量分布地图(来源:nCov 疫情地图项目组)

 

 

春节后迁入人口的数量分布地图(nCov 疫情地图项目组)

通过分析构造的数据模型,可以看出,春节后回流的出发地比较离散,而目的地非常地集中。

具体而言,一级集中区域还是三大城市群,二级集中区域为成都,三级集中区域为华中三省(河南、湖北和湖南,以省会为核心)和西安。

尽管对于一些疫情较为严重的省份或城市,本该回流的人口会因疫情而减少,但本文的目的并不是预测在疫情的影响下实际会有多少人回流,而是潜在的回流人口。

图中所示的一级人口流入城市,也是当前疫情较为严重的城市。人口回流的高密度特征、潜在感染人数的高数量特征告诉我们,往返于这些超级网络节点城市可能会有更大的感染风险。就政府而言,这些超级节点城市的管控工作也将更为艰难。

那么,哪些城市务必要严防死守呢?返程人口集中迁入的地区,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携程的数据显示,广州-深圳、哈尔滨-北京、成都-广州、成都-上海是最热门的返程线路。

这也意味着,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要涌入最多返工人潮,防疫压力最大。机票数据也印证,近阶段前往北上广深四座城市的旅客发送量,占到全国 36% 以上。

此外,东莞、达州、周口、无锡、徐州、毕节、泸州、宜宾、青岛、绵阳、中山、厦门等城市人口流动量均在 300 万以上,同样不容小觑。

返程路上,如何防控?

在日前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运 40 天客流同比下降 45%,「春运返程不会出现传统意义上的高峰」。

从 1 月 25 日到 2 月 14 日,全国共发送旅客 2.83 亿人次,日均 1348 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 82.3%。根据当前情况判断,返程客流将呈现「日均强度显著减弱、客流峰值显著降低、时间跨度显著拉大」的特点。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国铁集团副总经理李文新、国家卫健委疾控局负责人贺青华介绍春运返程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也就是说,今年的春运返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高峰,不会出现往年多重客流叠加的客流高峰现象,峰值大概在 1500 万人次,为日常客运量的 2 成,即五分之一。

所以,虽然统筹好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安全在返工返学潮又迎来了新的挑战,但总的来说,虽然复工复产暂时不会带来客流的高峰。而深刻认识,将对此次疫情的防控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蒋荣猛在央视《新闻 1+1》节目中提示:「后面可能还要出现一个潜伏期,(从 1 月 23 号到 2 月)6 号是第一个潜伏期,再往后算是 20 号。新的潜伏期,加上大规模人员流动,如果防控不当,则会成为 B 类人群 (与患者有接触史的人群)、二代 B 类人群 (被 B 类传染的人群) 迅速增加的时期。」

 

 
(来源:深圳晚报)

 

为了迎接春运返程高峰,目前采取的政策包括

1. 有效控制人员返程时间,争取错开人流,避免高峰出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于节后实施错峰返程,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现在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占预测总客流量 20% 的务工客流,就成了节后返程客流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下一段主要面临的是开学、复工客流,目前学校开学时间仍然未确定,为此,民航局已经针对性的出台了学生旅客免费退票或者改期的政策,引导学生延后返回。

2. 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有效的发热旅客应急处置流程。为应对疫情需要,列车上都预留了一定的席位作为临时隔离区,满足应急需要。在列车上,如果发现发热旅客,列车工作人员将立即对其进行隔离,按照车上发现发热病人处置程序进行处理,及时将发热旅客下交前方有留验站的车站,移交地方防疫部门,进一步开展医学筛查和治疗。对于发热旅客活动区域,进行应急性消毒,列车到达终点后,再进行全面的终末消毒。经过筛查,如果发热旅客为确诊或者疑似病人,我们将第一时间向地方政府防疫部门,通报密切接触者的信息,便于查找。

3. 防控结合。对进出机场、火车站的全部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应查尽查。同时对于发热旅客及时处置。各航空公司也加强国内航班旅客的信息收集,在值机、登机各个环节配备了体温检测和医疗应急设施设备,尽最大努力避免把病毒带进机场、带上飞机、高铁。另一方面做到「精细控」。各公共区域加强通风消毒,结合结构、布局和当地的气候,采取切实可行的通风、通气措施,做好空调系统的检测和清洁,加强检测的频次,及时更换关键部件,确保客舱的空气清洁。同时,飞机在客舱里设置相对独立的「留观区」,分散安排旅客座位等精细化措施,不让机场和飞机客舱作为病毒传播的渠道。

4. 运输中采取针对性个人防护。做好交通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的消毒、通风、卫生清洁工作,加强乘客的体温检测。同时严格控制交通运输工具客座率。春运期间,长途客运班车、班轮和农民工包车客座率原则上不超过 50%,为乘客隔位、分散就座以及在交通工具的后排区域设置途中留观区域创造条件。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地区开展了农民工返岗包车运输。对劳务输出大省和外地人员聚集的地区,加强运输组织,错峰返程,发送「点对点」直达包车,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并保障优先便捷出行,从而实现出发有组织、健康有监测,运输有保障、运达有交接、全程可追溯。

 

(来源:深圳晚报)

 

2020 年的中国春运返程,注定是一个挑战。既要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又要维持社会正常运行,平衡这其中的「动」与「不动」,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难题。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过程中,一边要把返程大军平安送到,一边要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而随着企业的复工,大量返程的员工会密集集中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这样会造成不可避免的亲密接触。我们作为其中的一员,如何做到有效的防控?

对此,贺青华在上海召开的记者发布会上表示:

大家通过铁路、公路、飞机返回各自的学校、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前,首先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判断,是不是感冒发烧,有没有健康上的不允许。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戴口罩,要注意个人卫生,比如手卫生,另外咳嗽时要适当地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不要随地吐痰。

一旦在交通旅行过程中发现有其他乘客发生了咳嗽或其他症状的时候,要密切配合司乘人员做好登记,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一旦这个旅客被确诊了,你作为密切接触者应当马上进行 14 天隔离,全力配合有关部门的防护工作。

与此同时,司乘人员,也要做好健康保护,需要戴上口罩,无论乘客也好,乘务人员也好,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戴 N95 口罩。同时戴上手套,因为要经常做擦洗的工作,戴上手套,定期进行消毒。发现乘客留下了一些痰液、卫生间的污物等,要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通过这些工作可以有效防止病毒通过交通工具造成传播。

参考文献:

春运返程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n.d.). Retrieved February 17, 2020, from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2311/42521/index.htm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难现返程高峰 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新华网. (n.d.). Retrieved February 17, 2020, from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2/15/c_1125579552.htm

返程高峰:大数据给出战「疫」路线图. (n.d.). Retrieved February 17, 2020, from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zw/sh/2020/02-09/9084663.shtml

疫情之下春运人口回流「硬核」预测:往返这些超级网络节点城市有更大感染风险. (n.d.). 知乎专栏. Retrieved February 17, 2020, fr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5397148

标签: 大数据预测人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钟南山、李兰娟团队从粪便中分离出新冠活病毒,到底还有多少潜在传播途径?

下一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战“疫”应用及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