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疗如何把握云机遇
2019-02-26 来源:多智时代
不同于传统医疗机构自建数据中心的形式,江西省将其医疗信息系统搭建于江苏无锡城市云计算中心。该项由曙光公司其为其实施的医疗云平台实现了各个层面的信息共享,于近期正式上线运营。
据了解,江西医疗云项目目前覆盖了江西省宜春、赣州、南昌和九江等四个市及县的一级医院,共计4000多个终端。该云中心的数据同时融合了下属市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以及卫生所及保险单位等信息,并提供了异地灾难备份中心,可有效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云计算在医疗IT行应用中的逐步兴起,目前已有两种云计算应用模式渐成主流。其一是各家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自建云计算数据中心,其二是借助政府公有云平台来构建其云服务应用。江西医疗云项目即属于后者。
可以看到,部署于无锡城市云计算中心的江西医疗云,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是数据安全。利用中心的网络安全措施,杜绝了数据被盗风险;利用存储安全措施,使得医疗信息数据定期的本地及异地备份,提高了数据的冗余度,使得数据的安全性大幅提升。
其次是数据共享。将多个县市的信息整合到一个环境中,有利于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提升服务质量。其三是动态扩展。利用无锡云计算中心的云环境,可使医疗云系统的访问性能、存储性能、灾备性能等进行无缝扩展升级。其四是整体部局。借助曙光在全国各地的云计算中心,可使各区域的一朵朵小云最终连片,形成覆盖全国的医疗云,医疗信息在整个云内共享,惠及更多医院与患者。“云医疗是我们下一步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徐峰说。
顺应这一趋势,各大方案商近两年来纷纷加快了在医疗行业云计算业务上的部署步伐。以东软为例,此前不久,以“熙康”品牌为主导,东软发布了“健康云”战略。作为东软面向B2C市场的业务发展方向,熙康产品与服务整合了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技术以及医疗领域的专业资源,通过创建一个开放的健康管理与服务平台,动态收集、系统跟踪、全面干预和管理个人健康信息。
卢朝霞表示,东软熙康业务核心内涵是将丰富的医疗资源、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法与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通过对个人健康数据的获取、健康状态的评估、健康行为的促进、健康知识的传播来完成对公众健康的良性干预,形成一个面向家庭、个人、社区、医院的健康平台和网络。
在区域医疗云推广中,天健科技是国内方案商中的先行者之一。两年前,天健即与IBM联合发布了区域医疗云架构战略合作计划。“每一个软件、每一个应用都是一种思想或者一种业务观念的表现。云计算在区域医疗中的推广,就是承载了行业对医疗资源的配置、生产力方式优化的应用需求。”在当时的发布会上,IBM中国区医疗与社保部门总经理刘洪曾如是表述。
根据双方这一战略合作,IBM与天健联手打造基于IBM云计算架构的区域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低成本、易管理且可以按需灵活扩展的信息共享平台,共同致力于区域医疗数据中心新模式的开发与探索,为新医改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作为全球IT的前沿技术,正在给企业IT应用带来一次巨大的变革。此次与IBM合作创新,把天健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相关产品构架在IBM云计算基础上,针对新医改环境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需求及现状,推出相应解决方案,将重点解决基层卫生机构分散式系统建设模式造成的重复投资大、多点成本维护高、建设周期长以及信息共享的准确、可靠性低等一系列问题。”天健公司执行副总裁赵颖实表示。
在与IBM联合成立云计算实验室后,用友又和IBM共同创建了医疗卫生解决方案联合实验室,以实现本土云计算研发应用创新。前者将充分利用双方在软件领域领先的技术和方案优势,致力打造中国云计算领域领先的IT应用解决方案;后者则重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及云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毕竟中小规模医院在信息化投入上比较少,又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如何为他们做一些应用,来解决目前的现状,这也是我们希望通过云计算方式以及SaaS服务方式为中小客户解决医院信息化问题的初衷所在。”谈到医疗云的未来发展,姜勇表示公司将考虑与运营商的合作。
不难预见,随着云计算等更多新的业务模式的出现,其不仅能够满足新医改环境下区域医疗系统的新需求,帮助区域医疗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同时也为方案商打在业务创建和发展上打开了更多的机会之门。
在不久的将来,云计算一定会彻底走入我们的生活,有兴趣入行未来前沿产业的朋友,可以收藏云计算,及时获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前沿资讯和基础知识,让我们一起携手,引领人工智能的未来!
标签: b2c 安全 大数据 公有云 互联网 通信 推广 网络 网络安全 信息化 云服务 云计算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架构 云计算数据 云计算数据中心 云计算业务 云计算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分析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