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如何搞定信息存储这件麻烦事?
2019-02-26 来源:多智时代
我到现在也没明白学生生涯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真谛,我认为信息储存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大抵曾经我不是个听话的学生。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代替了书籍、报刊等以纸张为主的信息储存介质,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散、习惯、替代,直至我们几乎厌倦了纸质的信息存储方式,数字信息病毒远比《西游记》、《三国演义》等“高质量”内容容易上瘾的多。
数字时代的信息传播介质是多元化的,智能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Kindle、学习机等,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介质,其传播范围要比纸质书籍更广阔、更快,几乎人手一台电子设备,拥有网络之后,都可以成为传播工具。
数字信息经过传播以后,是需要进行存储的,否则信息就会像高潮后的电流一样,迅速从大脑细胞流失。信息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你甚至记不清三天前是谁上了头条,来来去去的数字信息,让你整天在信息流当中疲于奔命,所以,把信息像钱一样存起来吧。
常见的信息存储工具
PC端的信息存储工具是非常多的,一种是导航类产品,雅虎1.0就是通过UGC模式,以网址导航的形式,将全世界各地的优秀网址进行储存,以供其他用户使用。不过,随着网站的数量越来越多,网址导航的存储功能有些鸡肋,一是网址导航的容量有限,很难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二是网址导航是需要用户记忆或查找的,搜索引擎直接替代了网址导航的功能。
现有的搜索引擎为了满足用户的网址收藏需求,也在首页开通了个人模式,用户可以直接在首页设置自己的个人网址导航,将自己喜欢或常用的网址进行收藏,不再需要进行任何储存。社交工具的收藏夹功能,也可以满足用户储存网址的需求,而包括国内的几款邮箱工具在内,也都推出了记事本工具,来供用户储存信息。
网盘产品则在早期就推出了储存功能,让用户能够将影视、音乐、图片等大型文件可以储存在网盘内,现有的网盘更多的是免费、容量扩大以及功能的完善。
每个浏览器上方都会有收藏夹工具,用户可以选择奖需要存储的网址进行收藏,还可以进行文件夹分类,以便用户能够区分。
QQ、微博等社交网络产品,内部也包含有收藏选项,以供用户在海量的信息流当中将内容收藏。
某些网站站内的文章会有收藏功能,用户可以对喜欢的文章进行收藏,前提是用户得有该网站的个人ID。
移动端的储存工具更加多元化,移动社交工具都有收藏选项,用户可将信息收藏,添加标签等。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是记事本工具,比如印象云笔记,有道云笔记等产品,用户可将文字、图片、网址、视频、音频等内容进行储存。
除去APP外,手机浏览器也拥有信息储存功能,不过其形式还是以网址形式出现。
存储无价
数字信息获取的价格比之纸质介质产品的价格要廉价的多,甚至可以说是免费的,新闻客户端,阅读器、搜索引擎等,都可以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工具,至少在使用上是免费的。肯定有人说,用户想要获取有高质量的信息是天价的,但是,比如我想知道附近电影院的影片放映信息,在传统的信息获取手段中,可能需要亲自到店才可以获取到,用户开车到店或者坐公交到店,获取该条信息都是需要成本的,现在不同,用户仅需通过地图查找或者网络工具,就可以以近乎免费的成本获取到该信息。
在《黑天鹅》一书的第69页这样描述到:
第一个问题是,信息的获取是有代价的。
第二个问题是,信息的储存也是有代价的。
第三个问题是,信息的处理和提取是有代价的。
按照以上的逻辑,存储肯定是有代价的,这个价格是无法通过具体数值来衡量的,所以是无价的,你可以理解为免费,也可以理解为是天价,这个得具体到该信息对于某个人的具体价值,信息对每个人的价值也是不同的。“美国的葡萄5块钱”一斤对你没有任何存储价值,但是对于某些商人而言,这是“瑰宝”。
数字时代的信息流速越来越快,稍不注意,有价值的信息就会随着“过期的日报”而流失,对于每天像河流一样漂浮而过的信息来说,我认为过期的信息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今天你不存储信息,明天有用的信息就将你抛弃。
为何会是无市?
有道云笔记、涂书笔记、收藏夹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随处可见的信息储存工具,看似对我们的各种信息提供了帮助,但是真正的会有用吗?有小用,无大用。
看似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微信、微博、易信、新闻客户端、移动视频等各个产品之间所属公司是不同的,仅是同家公司的产品,都很难让信息实现全部贯通,更何况是不同平台之间的,要想他们能够和睦相处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在微信、新闻客户端、微博、网站等各个平台上对信息进行储存。
多个平台进行信息储存时间久了以后,我们会发现,微博、新闻客户端、微信、收藏夹、浏览器等各个地方都会有自己存储的信息,当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已经分不清哪条信息是哪条,哪些信息是属于谁的,甚至会出现重叠,要想在海量的信息当中找出需要的信息,无异于大海捞针,即使有标签也无法找到,因为平台多,根本分不清是存储在哪个平台上的。
记事本类产品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还能PC端、移动端进行云同步,不过从微博、新闻客户端等产品中扣出有用的信息,存储到记事本类应用上,并不怎么容易,这是记事本类应用的软肋。
现有市场上的产品无法满足用户对数字时代信息存储的需求,我认为数字时代的信息存储首先是跨平台的,PC端和移动端能够实时同步使用,其次应该是跨越厂商的,即无论是社交工具还是网站等,都可以通过信息储存工具进行储存,二者是结合的,而不是分离的,第三个是便于查找,搜索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即使用户无法找到具体的信息,但是可以通过搜索功能顺利查找,可能是跨语音、跨视频的,用户存储的介质是不一样的,所以跨介质也很重要,搜索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才是搜索。
在有限的约1000亿个脑细胞中,要想顺利提取处理和提取到有用的信息,借助工具帮助我们储存是非常有必要的,丢弃常见的、能被数字记忆的信息,保留无法通过数字记忆的信息,对大脑进行减负非常有必要。现有市场上的产品,还需要多努力。
(文/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
在不久的将来,云计算一定会彻底走入我们的生活,有兴趣入行未来前沿产业的朋友,可以收藏云计算,及时获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前沿资讯和基础知识,让我们一起携手,引领人工智能的未来!
标签: 大数据 互联网 互联网平台 搜索 搜索引擎 网络 移动互联 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上一篇:京华时报云周刊正式创刊
下一篇:云计算趋势:看服务器与存储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