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决策更"智慧" 江苏建成国内最先进环保云平台
2019-02-26 来源:多智时代
公众只要打开江苏环保网,便可以看到每天更新的“全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异常情况明细表”。
836家重点污染企业,每两小时更新一次的实时数据,异常情况每日汇总公布……这一切,离不开代号“1831”的江苏环保云平台的支持。作为国内最先进的环保云平台,“1831”不仅是观照江苏生态环保的“睛雨表”,更是江苏环境智慧决策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介绍,所谓“1831”是指建设一个全省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控系统;集成饮用水水源地、流域水环境、大气环境、重点污染源(包括污水处理厂)、机动车尾气、辐射环境、危险废物、应急风险源等8个子监控系统;组建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环境监控运行机制。
那么,“1831”里到底有哪些信息可查?这些数据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走进设在省环保厅二楼的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个大屏和一个技术工作室。中心主任何春银打开大屏给记者展示了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流域水质自动监控等实时的数据。
事实上,云平台云集的数据远不止于此。除了环境质量数据外,环保部门的作为情况、12369的举报信息、环境创建情况等均以数据形式集入了平台,每天平台集纳数据超过300万条。
“我们可以说是全国最先进、集纳环境信息最多的一个数字平台。”何春银介绍,云平台采用国际先进的物联网传感器以及信息分析云技术,能够实时感知全省4万亿经济总量下10.26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安全与健康程度,并将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进行整合,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与决策的智慧化。
为何要开发这个云平台?还得从太湖水危机说起。
2007年太湖水污染事件发生后,省环保部门发现,太湖流域多个地区、多个部门围绕太湖水环境开展了污染源、环境质量、生态背景、水文、气象等方方面面的信息监控。但由于缺乏在政府综合管理与决策层面的信息集成、集中管理与统一发布机制,因此难以为太湖治理与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当时仅省环保厅就有36个信息系统。由于系统开发各自为政、业务数据自成体系,大都无法实现集成共享。
2008年7月,我省按照“太湖平台、数据环保、信息共享、科学管理”的理念,启动太湖平台建设。短短48天后,覆盖太湖全流域的125个水环境自动监测站、蓝藻预警监测系统以及50个省、市、县和区域4级重点污染源监控中心涉及十多个方面的环境信息实现联网。
太湖平台的建设,为全省范围搭建统一的环境共享平台提供了样板。随后,以太湖平台为蓝本的“1831”逐步浮出水面。“如今,全省环保系统都共用我们这一个平台。它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何春银说。
有了这片“云”,无论是公众还是环保工作者,都可以了解到更为透明、准确的环境信息。
前不久那场雾霾天气中,很多人都开始江苏环保网上的“空气质量发布平台”。每两小时实时更新的自动采集数据、一目了然的色彩显示不同污染程度、历史数据的曲线图……对公众及时了解空气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它的背后,也是“1831”在支持。
这片“云”,对环保工作者而言,更是科学决策的好帮手。省环境监察局局长杨伟告诉记者,用上“1831”,他们不仅可以随时掌握每一个重点污染源的基本信息、生产工艺、污染治理设施、排污状况、排污数据,还能看到立体模型、全景照片和全景实时视频,从而能够对污染源实行全周期管理。“一旦出现问题,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环保人员可以及时作出应对。”
每天打开云平台,已成为省环保厅环评处工作人员钱杨的习惯,说起它的好处她一口气报出一堆:“做环评之前,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通过视频了解具体位置、周围有没有敏感物;审批的每个流程,都在这个平台上一一呈现;审批完成后,项目立刻落实到平台地图上,只要点开,就可随时了解它所有的环境信息,包括环评意见。另外,平台上还集成了省市区三级审批模块,下面批的项目,省里可以随时点开,抽查有没有违规审批情况;你还随时可以统计某个时段某个地区的项目审批情况,作出宏观判断与决策……”(杭春燕)
在不久的将来,云计算一定会彻底走入我们的生活,有兴趣入行未来前沿产业的朋友,可以收藏云计算,及时获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前沿资讯和基础知识,让我们一起携手,引领人工智能的未来!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