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趋势:品质升级,助力广电开启新篇章[图]
2019-06-04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9年3月1日,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印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后文简称为《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是在超高清视频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推动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各环节变革发展,建设完善产业生态体系的指导性文件。
到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有条件的地方电视台开办4K频道,不少于5个省市的有线电视网络和IPTV平台开展4K直播频道传输业务和点播业务,实现超高清节目年制作能力超过1万小时;到2022年,4K频道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和监测监管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实现超高清节目年制作能力超过3万小时,开展北京冬奥会赛事节目8K制播试验。
不仅对硬件、基础网络的研发和建设进行了规划,也对文化传媒行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内容端,不断提升超高清视频制作能力,丰富各类超高清电视节目供给量,利好产业上游内容制作公司;广播电视领域,对电视台超高清频道数量、播放时数做出了要求,积极推动超高清视频服务平台和各类播出渠道的建设;文教娱乐领域,促进超高清视频与各类应用场景的融合,并对超高清视频的应用方向给予指导。
核心层是超高清视频产业的根本,贯穿超高清视频生产、传输到最终呈现的全过程,核心元器件为各个阶段的设备提供支持。服务层为超高清视频提供平台服务。应用层将超高清视频技术与各个行业相融合,探索形成新的业态模式。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发展将带动上游硬件产业发展,推动下游应用场景创新与产品更新换代,并促进网络进一步建设。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可划分为包含核心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
超高清视频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将核心芯片提到了较高的战略地位上,格外强调核心元器件中核心芯片的研发与突破——到2022年,CMOS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专业视频处理芯片、编解码芯片等核心元器件取得突,这一发展目标体现了加强核心支柱产业,促进上游核心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性,即只有在核心元件上取得突破,才能实现产业链上硬件设备的整体提升,为软服务发展奠定基础。中国在显示面板及超高清解码芯片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CMOS图像传感器、超高清视频处理及超高清编解码芯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在视频采集端,超高清视频采集产生的数据量约为高清视频数据量的2~4倍,在图像的性能指标上也有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提升CMOS图像传感器的技术水平,来支持超高清视频采集设备的的发展;同时由于超高清视频的数据量巨大,对存储芯片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现存储芯片技术的突破成为超高清视频发展的又一前提。
指出要大力推进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加大设备研发力度,推动视频制播设备、采集设备、存储系统、终端显示设备等行业的技术提高;同时要将技术的进步落实到显示终端的应用上,支持重点应用设备的产业化,丰富设备供给,加快超高清行业整体的更新换代。
在视频传输方面,由于超高清视频具有数据量大、性能高等特征,对网络接入速率、服务质量、承载能力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为实现《行动计划》目标,就必须积极推进传输技术升级、提升传输设备承载能力、实现传输设备硬件能力与网络服务升级扩容的良好对接。
超高清视频传输方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超高清视频产业链涵盖了服务层的内容服务、分发服务,以及应用层的广播电视和文教娱乐。文化娱乐内容生产与消费场景成为重要产业落脚点。
一、服务层
1)内容服务包含了针对超高清视频提供的内容聚合、储存、播放、搜索、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超高清视频技术的发展将促进视频网站、运营商等平台完善超高清视频的相关服务、储备4K节目内容、推出4K节目频道等,加快建设超高清视频内容与终端用户间的桥梁。
2)分发服务通过内容集成平台向用户分发超高清视频数据,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以及与5G的高效协同发展。
二、应用层
1)在广播电视方面,超高清视频的推广使广电行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内容服务,比如4K机顶盒带来的内容交互性和互动能给客户带来强烈的观感体验,还能够推动4K在内容端的建设,给丰富的4K资源带来极大增长空间;同时随着5G网络的建设,广电行业可以将两者相结合,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空间,摆脱传统业务的约束。
2)在文教娱乐方面,超高清视频的应用和推广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文化娱乐方式,例如4K电影、4K游戏、4K动漫则会给受众带来更好的视觉感受。
三、视频显示技术
视频显示技术的出现和不断更新使电视媒体拥有了传统印刷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视频既具备报纸、杂志的视觉信息,又具备广播的听觉信息,可以呈现出
直观动态的效果。消费者对视频内容丰富度的追求也对视频显示技术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显示技术的四个阶段
- | 黑白电视 | 彩色标清 | 彩色高清 | 超高清 |
显示设备 | 黑白CRT显像管 | 彩色CRT显像管 | 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 | OLED电视 |
显示技术 | CRT显示技术 (阴极射像管技术) | CRT彩色显示技术 | 等离子显示技术 液晶平板显示技术 | 有机发光二极管 |
视频制式 | A、B、C、D、E、G、H、I、K、K1、L、 M、N等,共计13种(其中A、C、E已 不采用) | NTSC、SECAM、PAL | NTSC、SECAM、PAL | NTSC、SECAM、PAL |
娱乐方式 | 广播电视节目 | 广播电视节目, VCD、DVD光盘 | 在线点播 | 如投屏、打游戏、与AR/VR同用等 |
优缺点 | 对比度高,色彩明亮,价格低廉;清晰度 低,体积大,辐射强,屏幕小而厚 | 成本低 | 等离子电视:画面清晰,; 耗电量大,存在烧屏问题。 液晶电视:功耗低; 有轻微拖尾情况 | 厚度小、色彩表现力强、可视角度大、 功耗低;价格高,寿命短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文娱内容升级
超高清视频的生产和传输技术可为包括电视剧、电影、游戏等在内的各个细分文娱产业带来更优质的内容消费体验。
电影:贯穿电影制作全过程,打造更优观影体验。相比于其他视频内容,电影本身对于画面清晰度、保真度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超高清视频技术在电影产业的应用,能够通过拍摄设备从源头提升影片画质,结合中间制作流程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终端显示设备的进步,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体验。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够帮助电影产业克服画面传输对影片质量的影响,向优质电影迈进。
游戏:推进内容创新,提升玩家互动体验。近年来由于用户数量较大、游戏创新不足,产业增长速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超高清技术与游戏产业的结合有望为游戏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方面,严格意义上的超高清游戏资源尚属稀缺,超高清显示技术对游戏画面质量的高要求,可以拉动产业链上游游戏内容的创新和制作,另一方面超高清的画质能够带动游戏相关设备更新换代、带给玩家视觉上的享受。
建设高清电视节目系统,探索电视节目优质发展路线。电视节目是《行动计划》的重要落脚点之一。在超高清视频技术的推动下,电视节目生产流程将逐渐向超高清视频靠近更新节目制作设备,提高视频制作技术,建设视频分发、传输平台,最终实现超高清视频内容的播出,以提升电视节目画面质量为入口,为
中国制作优质电视节目的进程注入活力。
网络电视迅速发展,传统广电业务持续下滑。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IPTV和OTTTV快速发展,其更为灵活的电视观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用户的收视习惯。受IPTVOTTTV等业务的挤压,传统广电业务所占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有线电视用户数量持续下降。截至2018年,有线电视用户所占比重仅为32.8%。
2013-2018年中国有线电视用户数量与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2018年中国电视用户分类比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过去中国的电视节目制作属于国家管制行业,由广播电视台负责视频内容的制作。随着视频制作产业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市场上出现了多家专业节目制作公司,视频内容的种类日益丰富,市场竞争强度随之加剧,对传统广电内容制作的业务产生了冲击。
2010-2018年《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持证机构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超高清视频与广电传统服务的结合,为传统广电迎合新时期受众需求提供了方向:超高清视频在视觉技术上的突破,能够提升收视群体的视觉体验,符合现下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超高清视频产业链的发展,能够从上游拉动视频质量的优化,丰富节目内容,这也是维持和吸引客户的关键点之一。
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走向融合实现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打破了广电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长期以来的恶性竞争状态。从广电系的角度出发,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积极搭建业务融合平台,搭建面向移动人群的新型广电网络,利用在视频业务内容方面的优势,获取新的消费群体,实现产业规模的扩大。同时,广电系统入局5G,加快建立面向5G的移动交互广播电视技术体系。5G网络与广电网络的结合,既能够大幅推动广电视频内容业务和分发服务的发展,又能深入利用5G网络带来的数据入口,实现网络与终端设备的连接,加快培育和建立“智慧广电”新生态。
2019年3月21日,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融合发展战略合作签约活动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国网公司与中信集团及阿里巴巴集团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中国有线网络整合进行合作。此次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有线电视网络“全国一网”融发展迈出重要一步。当前有线电视网络受到了自身服务方式局限、商业模式单一、市场竞争激烈的多重压力,“全国一网”提出的对网络进行整合优化,利用新兴技术与既有资源开拓创新,成为了有线电视网络前进的必由之路。“全国一网”更进一步,广电翻开新篇章。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超高清视频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标签: [db:TAGG]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west999com@outlook.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所提供的图片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